论“三维教学模式”的运作
[Abstract]:Knowledge is the author's interpretation of things at that time and the language construction of thinking mode. Withou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nking mode, questioning and constru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systematically teach and train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heuristic discovery learning, process teaching heuristic research learning, case teaching heuristic creative learning, and ultimat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creative thinking mode, fundamentally improve creativity.
【作者单位】: 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法律系;湖南师范大学;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院(系)教学质量即时监控和教研互动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批准文号XJK06CGD035
【分类号】:G652;C9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沙琦,冯建军;论主体间性及其教育[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志定;;IT环境下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5 王骥;课程评价改革趋势探微[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6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严仲连;德育课程及其特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龙宝新;从理性观的变迁看教育精神的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李长伟;批判与反思:教育学的生命之维——与李政涛同志商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苏静;论课程观的主体间性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3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云奔;教学公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6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杨兴玉;历史反思与生态建构—当代语感理论的认知基础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世凤;小学德育新课程生活化取向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秀玲;论教学中的动态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黎明;基础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春花;高瑛;尤小红;何龙山;;浅谈“多元化、全方位”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9期
2 李江涛;孙伟丽;;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什么[J];成才之路;2011年22期
3 钟杰;;专业写作让教育回归理性[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年Z1期
4 刘艳;李艳;;如何全面提升大学生思维能力[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5 王洋;何龙山;;做好人职合理匹配 实现全方位人才培养——专访常熟理工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时薇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4期
6 张知慧;;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科学思维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黄狸,
本文编号:2225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22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