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危机信息传播有效性的模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Abstract]:How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risis management research, bu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cientific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fuzz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 i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sis information and the mode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fuzziness of evaluation index, the theory of fuzz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learning and nonlinear dynamic processing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 fuzzy evaluation model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s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to study the uncertainty, fuzziness and dynamic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evalu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voids the difficulty of establishing complex mathematical models to describe nonlinear relations. This paper is an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provides a way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risi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201005)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CET-05-0352) 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70213615)
【分类号】:C931.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劲松;张仁忠;张妤;;基于粗糙集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年04期
2 林孝工,付明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水下潜器多变量解耦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刘胜;赵红;;遗传算法—模糊聚类动态模糊神经网络辨识[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4 孙华程;;公共危机信息传播系统的网络结构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09年04期
5 刘拓;傅毓维;;危机情报可靠性对公共危机伪信息管理绩效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6 傅毓维;刘拓;朱发根;;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的混沌情景仿真研究[J];情报杂志;2007年12期
7 邓忆瑞;徐小峰;赵金楼;;网络环境下信息扩散的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年04期
8 胡文静;王怀诗;;公共危机中的信息公开问题初探——基于对2008年南方雪灾事件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8年11期
9 王志刚;徐小增;胥布工;;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的数字化软开关电源[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仲夏;;危机传播中的信息控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徐永兵;;西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机制简论[J];今传媒;2009年11期
3 关家麟;张庆来;;基于危机管理的图书馆联盟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9年03期
4 叶奕;;从新闻舆论监督的现实困境看公务人员的媒介素养[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冯强;;基于信息传播的品牌危机沟通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2期
6 魏海岩;;社会危机中舆论生成机制的特点——对毒奶粉事件相关评论文章的分析[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7 林丹燕;任雯;;噪音流:网络传播时代危机演化的助推器——以2008年中国主要危机事件为例[J];当代小说(下半月);2009年04期
8 王凯锋;;公共突发事件中媒体舆情作用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肖璐;姜鸿远;;企业危机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万科集团的“捐款门”事件处理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07期
10 蒋蓉;;近年来我国危机传播的研究及其反思[J];东南传播;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蓉英;刘永;;安全新闻报道的“危机再现”研究[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附录:回首“2009城市国际化论坛”[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3 常姝;;危机管理视域下高校危机传播管理探析[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5 张玉波;;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应对——从杭州“5·7”交通肇事案谈起[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亚慧;夏大桥;王文周;王南;王健;赵亚丹;;基于控制论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平战结合模式探讨[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远萍;闫强;舒华英;;公共危机伪信息扩散模型及仿真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卞清;;修正“成见” 建构“象征”——文化社会学视野下危机传播研究的想象和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红;吴玉如;;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公共危机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丽萍;;新媒介环境下危机传播特性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晚龙;六自由度Stewart平台分散智能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秦美婷;台湾健康传播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王伟;公共危机信息管理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红梅;公共危机的应对与中国政府的理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5 韦伟强;中国危机管理法制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炜;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景象:从政治问责性到公众问责性[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刘鹏;我国省域中心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柳锦铭;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品牌危机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陈世瑞;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钊;体育组织在危机公关中的媒体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傅小兵;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公开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龚怡;高校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袁伟;我国公共危机中媒体管理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盈盈;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分布式运动控制系统算法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欧阳小婷;企业危机中的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雷婉霞;中美报纸对我国汶川地震报道的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桂秀;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文静;地方电视台危机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京慧,李宏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柳朝军,廖晓钟,张宇河;一种新型的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赵志立;新闻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当代传播;2005年02期
4 曹杰;杨晓光;汪寿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02期
5 徐建新,张亮,邱林,石兆英;用改进的BP算法预报灌区地下水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周一鹿;钟剑;刘林森;;自组网中节点分布对网络连通度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科学;2006年12期
7 宋宜斌,王培进;多层前馈神经网络改进算法及其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14期
8 谢力;从信息处理角度看应对危机[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年06期
9 王伟,张晶涛,柴天佑;PID参数先进整定方法综述[J];自动化学报;2000年03期
10 李少远,王群仙,李焕芝,陈增强,袁著祉;Sugeno模糊模型的辨识与控制[J];自动化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振雷;模糊神经网络理论及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娟;基于Internet的网络信息传播自由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红;;领导决策评估标准与模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2 周超纲;;土地政策评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唐振达;;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8年11期
4 宋玉卿;王雨萌;;采购管理工具研究[J];物流技术;2010年12期
5 ;吉联顺利通过CMMI4评估[J];中国储运;2010年10期
6 杨蕾;;语料库与机器翻译的译文质量评估[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3期
7 李庆浩;苏建宁;;论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8 ;如何让公司战略发挥实效[J];中外管理;2002年11期
9 唐炎钊;;国外风险投资综合评估理论和方法概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期
10 ;媒体观察[J];中国信息界;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玲;孟丽;;国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中的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傅文奇;;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评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海蛟;;英语教材评估标准述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晓东;宋培元;曾建勋;;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A];第五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于瀛;胡天洁;;北京市基本基准站自动气象站资料质量评估[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徐凤艳;;沈阳市临床营养专业技术水平评估标准[A];中国营养学会第九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季能平;姜文源;;有关湿式报警阀组误报警问题的解决方案[A];2007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成立三十五周年纪念专集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泽炎;;关于会展项目评估的若干问题[A];2007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吴文昌;;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行政问责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7·理论专刊)[C];2007年
10 项燕;;县级供电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嘉璐;《政府绩效评估导论》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承销商的评估标准[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伍香平 湖北省教研室幼教室主任;评出特色 评出水平[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北京林业大学 张清泉;探索校务公开评估标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孙燕飚;国标委加紧制定手机电视国标评估标准[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记者 林赛君;温州顺利通过“语文考试”[N];温州日报;2007年
7 ;GSM与CDMA无线网络评估标准探讨[N];人民邮电;2004年
8 记者 孙刚邋通讯员 宋国梵;医院满意度测评低于85%,一票否决[N];解放日报;2008年
9 美国评估促进会前任主席 李·哈克;美国的评估准则体系[N];中国财经报;2007年
10 关红文;评估标准:明确文化馆该干些什么[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庆蓬;教育政策评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云梅;中国大学外语课堂学习者社会心理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石智文;风险投资家投资评估标准的选用顺序与投资绩效之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5 肖宏飞;输电阻塞成本分摊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曲福恒;一类模糊聚类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周成;电力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及参数有效性评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8 陆浪如;信息安全评估标准的研究与信息安全系统的设计[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1年
9 胡雅婷;可能性聚类方法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2年
10 陈黎飞;高维数据的聚类方法研究与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晴;忠实性原则在商务口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孙文娟;基于McDonough & Shaw评估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廖建国;网络安全测评系统设计实现与标准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4 汪乔山;计算机英语教材评估[D];西南大学;2008年
5 张泽梅;我国高校图书馆评估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洪宏;CC标准及相关风险评估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古明生;优卡的可信计算基与安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付饶;硬地女子双打比赛的技术统计与制胜评估标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9 刘芳核;行政立法评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冯光;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37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