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点思考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public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but also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Referring to the analysis tools used in the field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o analyze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barriers and profit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situation of the subject system of public management. It shows that the subject of public management is in the awkward position of low barriers to entry and high barriers to exit. To perfect the discipline system of public management requires not only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and strength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 circles and practice departments but also the practical departments to give substantive response and support.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分类号】:C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乐夫,李珍刚;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内涵比较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2 卓越;试论公共管理学科体系的构架基石[J];新视野;2005年03期
3 陈振明;21世纪中国政策科学的研究方向[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康之;;发展行政学要重视加强行政哲学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磊;于春江;;近年来国内清末新政研究概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朱士群;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彭宇;;行政绩效管理的实用主义倾向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章建;;中小型大学出版社改制后的发展路径选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宣扬;李乐;;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功的关键:坚持党的建设与发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刘洪玲;;困境与出路:新时期农民工政治参与探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10 关海宽;闫丽娟;;农村教育对扩大农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影响地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玲;珠江三角洲运动服装业市场营销环境与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许方球;中药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大良;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渔业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武建龙;企业综合优势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周雄志;我国人造板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王佳佳;双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规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陈丰;信访制度成本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季明明;当代公共行政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2 陈振明;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与特征[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 陈庆云;公共管理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4 张梦中;美国公共行政(管理)历史渊源与重要价值取向——麦克斯韦尔学院副院长梅戈特博士访谈录[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11期
5 陈振明;什么是公共管理(学)——相关概念辨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怿;王群;;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学科的初步认知[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1年01期
2 武丽萍;;红色边疆农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公共管理模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3 侯青蜓;;我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市场结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4 诸大建;刘冬华;许洁;;城市管理:从经营导向向服务导向的变革[J];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01期
5 李燕飞;;跨国公司的市场进入行为分析——基于广东省外资利用的实证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12期
6 赵星;董晓松;;我国民营资本嵌入创新孵化的壁垒、模式与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5期
7 邓华;;关注产业链营销——农行营销改进方向之一[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8 张国良;;市场经济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罗来春;;从多元化的风险角度分析盛大多元化战略的成效[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4期
10 马春颖;;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产业环境财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自兴;;智能控制学科体系的初步框架[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2 秦亚平;;试论普通心理学新学科体系的构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锦高;;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我校构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体系[A];科学发展观与地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朱长征;;《自我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与建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永文;;关于旅游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傅绪哲;王守兰;;关于商品学的思考[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曹堂哲;;公共领域中行政的性质——兼论公共管理学科的一种新构想[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肖勇;;关于信息经济学的学科存在及其内容体系[A];信息资源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2009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9 金凤君;王成金;;新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的发展与贡献[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建设;施芳芳;;《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刍议[A];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静;李源潮:加强人才学科体系建设[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2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 刘吉臻;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 服务能源发展战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陆军导弹学院院长 侯云礼;着力构建“金三角”学科体系[N];解放军报;2001年
4 王爱华;北京自考形成完整学科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彭吉象;创建学科体系 推动中国艺术走向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记者 司华;中国人才学研究学科体系初步形成[N];中国人事报;2009年
7 陈佳贵;工业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开拓性探索[N];人民日报;2005年
8 孙帅 邹艳艳;“大电力”开拓华北电力大学新未来[N];中国电力报;2008年
9 胡富利;西宁指挥学院 构建高原特色学科体系[N];人民武警;2009年
10 辛经济;企业如何构建“进入壁垒”[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世新;中国发电市场的内生性进入壁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黄凌;战略性进入壁垒视角下我国投资银行业竞争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陈天慈;中国产业壁垒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王健;我国教师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及学科体系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琳;中国银行业市场化与监管政策: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德钦;施工工效学原理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7 吴正荆;信息社会学研究内容、理论范式与学科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马勇;证券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范道津;公共管理视角下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绩效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婷;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2 严帅;中国汽车产业集中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唐吉洪;基于企业竞争性策略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许港;对垄断条件下企业产业链组织模式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5 刘国鹏;中国制造业进入和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6 张贺;跨国公司进入对我国市场结构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7 王承军;中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与市场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王亮;陕西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孙超;上海房地产市场价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磊;医疗产业进入壁垒、进入管制与竞争机制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73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373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