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走向
本文关键词: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使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其中最为突出的,一是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二是企业文化热潮的兴起;三是正在发展中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影响。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依存的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人性化、企业管理文化化、企业运行信息化,企业发展现代化。这些重大变化,直接影响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走向。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融入管理发展的新趋势,,逐步走向人性化、文化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一、人性化趋势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知识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以人的能力为本的管理(能本管理)的人性化管理首先在西方企业实现并日趋强化。以“能力人”假设为基础和前提的能本管理既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也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加入WTO以后,实现了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直接交流,大众所接受的先进理念也日趋广泛,使人性化管理成为我国当前企业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融入人性化管理趋势,坚持人性化理念,按“经济人”规范员工,按“社会人”关心员工,按“文化人”培养员工,按“能力人”成就员工,不断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一)尊重员工,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遵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尊重的需求、人际交往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递增规律。当员工由低层次的需求到高层次的需求依次得到满足后,才可以安心工作、全心付出、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大多数员工低层次的需求已基本满足,但是,许多员工渴望被尊重、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的需求强烈。尤其是许多知识型员工,他们喜欢自己对工作能有更多的主动权,希望自己的个人身份受到尊重。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合理需要,尊重员工的个性化特点。要通过多种形式,公布企业的管理、供求等方面的信息,真正实行企务公开,请员工就企业的方方面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领导和员工能及时沟通,有价值的意见要及时采纳,对员工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使员工做任何工作都会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
(二)关心员工,解决好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关心员工生活,维护员工利益,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扎扎实实为员工特别是困难员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在实现企业稳定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要关心员工和家庭成员,有病主动探视,有困难主动解决,有矛盾主动调解。要主动关心一线员工,遇有重大节日应及时看望,有条件的企业要每年安排生产骨干和一线员工到外地荣誉疗养,为一线员工检查身体,慰问病困员工,为员工送去源源不断的关爱、亲情、温暖和感动。
(三)成就员工,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企业要努力确立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三条成长路径,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人员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通过竞争上岗,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学习培训,为员工创造成长条件。鼓励管理干部不断提高专业管理水平,通过学习进修,不定期邀请专家讲座,开通远程教育网等多种形式,促进管理人员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对专业技术人员,要通过优化职业通道,开展各种在职学历培训,为员工学习进修提供支持服务。对普通员工,要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形成学技术、钻业务、比贡献的良好氛围。
二、文化化趋势
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企业文化热潮,方兴未艾。
当今,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企业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文化化新趋势。
所谓文化化,就是让企业文化落地,文化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与作用。
从国有企业文化发展的现状看,还处于较低层次。多数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仍然迷惑不解或一知半解,认识上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错误。具体表现为: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创造性和个性化;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或缺少内涵;企业文化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需要正确认识,统一思想,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落地、生根、开花和结果。
(一)建立适应于企业文化管理的组织体系。企业文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涉及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统一领导,互相配合,协调行动。国有企业中的党政分工体制,从最高管理层人为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隔离开来,难以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如果说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经营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党政分工组织结构是一个成功范例的话,在以企业文化统辖经营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型管理模式下,无论把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分割开来,或是统一划归党务部门负责都是一种不恰当的安排。在管理发展的新趋势下,企业总经理必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第一责任人。否则,企业文化难以真正对经营管理发挥导向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也会随着企业文化的“架空”难以有所作为。
(二)以思想政治工作落地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目前,国有企业中企业文化落地难的问题相当普遍,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企业文化难以落地的原因,除体制改革滞后、不能真正激发人们的责任心外,低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难辞其咎。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种以企业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了思想政治工作,再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没有什么意义。然而,从企业文化建设成功的典范中不难看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是画蛇添足,而是锦上添花。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变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正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用武之地。
(三)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改变”。第一,改变思想政治工作仅仅是党务工作的认识,把各级各类管理者都纳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要求各级管理者首先完成自我教育,然后身体力行,要认识到领导者的示范和带头行为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领导人不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企业价值观的实践者,其行为要符合企业的核心理念要求,否则再多的说教也无济于事。第二,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说教的“形式主义”工作方法。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要选择员工乐于接受的工作方法,使员工在寓教于乐的专门训练中体验思想政治工作的用意,认同和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经营管理实际了解情况,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就员工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才能感觉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信息化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浪潮席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领域,它具有科技含量高、传播速度快、自由性明显等特点,不仅将从根本上冲击传统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改变社会经济运行模式,而且给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变革性的新趋势。
(一)信息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要求。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全部或大部分数码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政务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和穿透力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是生存方式,而且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更高要求。如:工作对象所处的信息环境、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与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发挥。
(二)信息化是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杠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紧密结合起来。其次,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撑。如:可用电视、广播、电讯等大众传播媒介,广泛收集思想政治信息,开展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教育;可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作为管理、政治势力统计分析、政工文书生成、思想情况收集等,实现业务处理自动化;可用计算机所具有的存储资料、收集信息、处理数据、优选方案等功能,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助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可用与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丰富充实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体系的具体内容,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等。反之,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同时又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发展,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进步。
(三)信息化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环境的必然选择。当今社会,正如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据报载,早在1996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他们就已达成共识:利用因特网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宣传和文化渗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目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和依仗其在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千方百计地向红色中国推销他们所认可的“西化”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等,企图实现他们“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我们必须树立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牢牢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四、现代化趋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指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员工思想变化的新情况和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思维方式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现代化。
(一)企业员工思想观念与意识的现代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关键在于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六种观念、五种意识和一种思维方式。即:整体观念、信息观念、运筹观念、人才观念、效益观念和自立观念,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立体思维方式。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与形式的现代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及时反映企业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把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对企业可能面临或员工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和问题进行预见和推断,把工作做在前面。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一方面,要建立并不断发展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使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和科学体系,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的载体。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党组织为主体,党政工共同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政工人员为基本骨干,员工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科学运行机制,使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始终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其在运行中的科学与高效;要建立科学、严密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保证体系,在体系中实行岗位责任制、工作程序化。
(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的
现代化是指系统化、正规化和社会化。所谓系统化,就是建立由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设立分层次进行系统教育的内容,使员工的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逐步提高。所谓正规化教育,就是建立正规化的培训机构、培训教材和培训制度,有领导有计划分期分批对党员干部和员工进行培训。所谓社会化教育,就是重视在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中对人们进行教育,同时还包括利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和资源进行教育,特别是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出版战线和各类学校的教育功能,从而,形成一个社会化教育网络。只有以上各项工作抓好了,提高企业员工的现代化素质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五)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现代化。一是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二是吸收和应用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走向多学科的整合教育。跨学科整合是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使之有机结合起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提供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单一性。
参考文献:
李 旸:《工商管理学科应试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齐善鸿等:《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J]:科技管理到研究,2007(4)
古南全:《人本管理与能本管理之质的区别》[J].中国培训,2006(11)
李广龙:《现代企业管理快易通》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
(美)赫伯特A.西蒙:《管理行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斯蒂芬·P·罗宾斯等:《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肖峰编著:《企业文化》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年9月
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6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年9月
翁培炳:《信息化社会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2006年政工
作者:敖火庚、厦门水务中环制水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硕士、高级政工师(中华企业文化网)
本文关键词:管理中人性思想的演变与精神管理的导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4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