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网络的结构及治理
[Abstract]:......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战略性R&D政策在构建分布式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编号:08CGJJ009YBX) 浙江省教育厅科技计划一般项目“政府产业政策、合作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编号:Y200700444)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C9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照华,李桂霞;产学研联合:科技向生产力的直接转化[J];科学学研究;1994年01期
2 魏江,蔡延光,陈劲,钱积新,许庆瑞;不同创新项目相互影响的网络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1994年03期
3 刘啸霆,姜照华;中日美REP系统比较系统[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4 皮·杜阿尔,郑秉文;试论技术创新全球化趋势──兼评“国家创新体制”理论[J];世界经济;1995年01期
5 蔡廷光,,魏江,许庆瑞,钱积新;三角债清理的模型与算法[J];运筹与管理;1995年01期
6 陈传宏,邹晓东;医药技术创新战略及其重大项目的选择和实施[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6年02期
7 ;中关村创新网络的分析[J];环渤海经济嘹望;1997年05期
8 齐永和,郑建新,郭进民,马文君,马建民,马淑英;技术创新与产品推销网络建设[J];中国科技产业;1997年05期
9 中关村区域创新能力课题组;培育创新网络 增强创新能力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J];经济前沿;1997年10期
10 王缉慈;网络环境:产业组织创新的崭新形式─—兼评我国企业“上规模”的认识误区[J];战略与管理;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裕;王天宇;陆平;石云素;宋燕春;袁兴淼;;中国玉米种质创新与改良的发展战略[A];21世纪玉米遗传育种展望——玉米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2 李泉生;李广新;;虚拟技术创新网络——提升浦东制造产业的模式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C];2000年
3 吴翠玲;蔡国友;李培进;张传本;吴曙霞;;区域经济竞争力与生物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俞孔坚;刘东云;;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景观设计[A];北京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专业赴韩作品参展与考察专辑-北京园林论文集[C];2003年
5 王琳;;浦东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晓莺;;发挥华人华侨在“中国和平崛起”中作用的新思维与对策[A];广东省第四届高校统战理论研讨会论文[C];2004年
7 池仁勇;李正卫;;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分布与特征[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桂萍;谢科范;;湖北省电动汽车创新社会网络的构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9 温新民;;加强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建设[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晓军;;从文明生态村到文明生态专业村——看新农村建设之路[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德清 施祖麟;大学科技园的创新网络[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于军;高新技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进器[N];学习时报;2000年
3 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主办;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与经济辐射[N];北京科技报;2001年
4 本报通讯员 崔万友 孙明军 本报记者 蔺玉堂;靠高新技术促经济发展[N];光明日报;2001年
5 边锋;Lycos创新网络广告“卖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颜振军 白琳;孵化器向网络化发展[N];科学时报;2001年
7 郑斌齐;科技 昆山经济腾飞的翅膀[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8 黄威;中关村: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应为当务之急[N];北京科技报;2002年
9 肖 秋;创新网络应用 创造网络价值[N];中国企业报;2002年
10 新华社记者 戎昌海 发自柏林;德国鲁尔区迈步新经济[N];国际金融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锦鸾;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创新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何丰;制度变迁中的企业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于树江;集群式产业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琳;上海市浦东新区外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合作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池仁勇;区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评价与构建研究:理论与实证[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惠凯;临港产业集聚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战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高天光;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发展的制度激励[D];山西大学;2006年
9 朱秀梅;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鑫;大学科技园规划与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孙劭方;高新区创新网络的理论模型及培育研究--兼论洛阳高新区创新网络[D];河南大学;2001年
3 杨彩珊;我国官方新闻网站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D];暨南大学;2002年
4 谭文柱;产业集群的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5 颜峰;关于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沈必扬;基于产业集聚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兼论浙江省企业创新网络[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7 黄卫剑;新产品开发的网络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韩新严;非正式创新网络在中小企业创新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9 钱云飞;高新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分析——论杭州软件产业创新网络[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10 杨观聪;传统产业区与高技术产业区创新网络的比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79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47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