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0-09-21 20:41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内电力系统规模正在迅速扩大,全国电网企业建设项目的数量也逐步增多。因此,电力工程造价的费用成为了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如果费用过高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增长,电力工程项目无法推进持续建设;如果工程造价成本太低,工程的质量也不容易得到保证,并会阻碍电力工程的发展。目前,攀枝花供电公司仍采用半自动化管理的工程造价模式,严重制约了工程造价的科学发展,无法保障电力工程的质量以及公司的经济利益。所以,科学控制工程造价成本是攀枝花供电公司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管理是解决当前现状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关于攀枝花供电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现状,采用信息系统管理理论、网络通信技术、ASP.NET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提出了建设基于企业内部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方案,重点研究了电力工程造价理论、关键开发技术、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计、功能编码实现以及系统测试等内容。本文首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论、文献资料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学习和研究,并结合公司业务管理现状,采用UML用例图详细分析了系统用户、系统接口、功能及非功能需求。然后采用拓扑图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概要设计,使用流程图对功能模块实现详细分析与设计;最后采用ASP.NET技术对功能进行编码实现,选择了SQL Server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软件;并分别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主要实现了系统信息、工程信息、概算信息、预算信息、物资信息、同业对标的管理模块,旨在为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提供一个动态、科学、合理、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本课题的研究对攀枝花供电公司的工程造价管理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得公司从以前的手工管理模式向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发展,实现了工程造价数据的共享和全流程管理,提升了公司的造价管理水平,使电力工程的成本投资效益最大化,达到了科学合理地控制和管理电力工程成本、规范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流程的目的。
【学位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723.3;TM7;TP311.52
【部分图文】:

架构图,架构,表示层,代码


本系统采用主流的三层架构[28](3-tier architecture)开发,将系统的业务逻辑分为3层:界面层、业务层、数据层,这种分层设计是符合了“高内聚低耦合[29]”的思想。本文的.aspx和.aspx.cs代码都属于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则是完成业务规则的实体类,数据访问层则是ADO.NET[30]等代码,示意图见下图2-1。(1)表示层

用例图,用例图,示例,参与者


用例图示例

类图,类图,示例,矩形


类图[36]是用于表示系统中不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一般通过矩形来代表类图,矩形包括三部分内容:名称、属性和操作。其示例见下图2-3。2.4 ASP.NET技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可;;电网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初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年10期

2 王志鹏;;基建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浅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0期

3 徐雯;高建华;;基于Spring MVC及MyBatis的Web应用框架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2年07期

4 焉凯;何贤芒;;基于局部聚类的数据匿名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年01期

5 董晋吉;;全生命周期造价理念与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对比分析[J];中国勘察设计;2012年01期

6 孟祥丰;;软件性能测试解析与优化[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9期

7 龚昌;;浅谈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1期

8 马宁;;基于XML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价值工程;2010年26期

9 张波;;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江苏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10 郝炜;;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介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亓鹏;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赵庆;基于ASP.NET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3 银智钢;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王奔;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编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蕾;基于B/S架构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3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23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