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冷热电综合利用的冲压及组合发动机热管理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V23;V43
【部分图文】:
图 1-1 推进系统的运行范围[20]飞行器运行的更高更快,热管理和热防护是其必须面上图是不同的运行马赫数时不同种类发动机的比冲。来说非吸气式的比冲小于吸气式。由于来流空气的总长而成指数型增长,因此在飞行速度较低时一般采用结构作为推动,而在飞行马赫数较高时则采用冲压发]。一般在 Ma3 至 Ma5 采用亚燃冲压,大于 Ma5 时考素一般采用超燃冲压。随着高速飞行器越来越被各国冲压及其组合发动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而在相关的种种研究中热管理一直具有很高的优先级动机设计任务的优先级排布。
图 1-1 推进系统的运行范围[20]行器运行的更高更快,热管理和热防护是其必须面图是不同的运行马赫数时不同种类发动机的比冲。说非吸气式的比冲小于吸气式。由于来流空气的总而成指数型增长,因此在飞行速度较低时一般采用构作为推动,而在飞行马赫数较高时则采用冲压发。一般在 Ma3 至 Ma5 采用亚燃冲压,大于 Ma5 时考一般采用超燃冲压。随着高速飞行器越来越被各国压及其组合发动机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相关领域研究在相关的种种研究中热管理一直具有很高的优先级机设计任务的优先级排布。
究现状组合发动机热管理研究现状的热防护技术根据热防护原理可分为被动热种。其中被动热防护主要包括陶瓷基复合材进气道中的应用[27],以及高硅/酚醛材料在涡的应用。主动热防护主要包括在燃烧室壁面冷却[29][30],在涡轮叶片上采用气膜冷却[31]员提出了三个针对串联式 TBCC 的热管理系关键部件及技术难点,且对三个方案进行了下图所示是一个空气/燃料热管理系统。其中于冷却涡轮、轴承,以及冲压燃烧室壁面等空气涡轮产生电能。该方案中空气/燃料换高的换热效率、低压力损失、小体积和重量损失也比较大,并且系统整体质量较大。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文;周伟星;周有新;于达仁;;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结构的强化换热优化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1期
2 吴有亮;张成印;潘浩;李强;程圣清;;再生冷却燃气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优化研究[J];火箭推进;2018年01期
3 李钢;赵辉;袁敏;;再生冷却塔优化改造可行性分析[J];包钢科技;2014年03期
4 秦昂;周章文;张登成;张艳华;;再生冷却结构参数对煤油流动换热的影响及优化[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4期
5 吴峰;曾敏;王秋旺;孙纪国;;通道深宽比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07年01期
6 杨进慧;陈涛;金平;蔡国飙;;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槽黏塑性分析[J];计算机辅助工程;2013年S1期
7 John P. Wanhainen;唐珍秀;;再生冷却泵压式氢氧火箭发动机的调节特性[J];国外导弹技术;1981年08期
8 方杰,蔡国飙,王珏,尘军;再生冷却推力室的多学科设计优化[J];火箭推进;2005年02期
9 康玉东;孙冰;;再生冷却通道跨临界甲烷流动传热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10年11期
10 吴峰,王秋旺,罗来勤,孙纪国;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再生冷却通道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辉;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通道内近临界压力区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2 赵国柱;超燃冲压发动机碳氢燃料再生冷却流动传热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章思龙;碳氢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膜复合冷却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王宁;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通道内煤油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舜禹;基于冷热电综合利用的冲压及组合发动机热管理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正凯;基于再生冷却的自增压方案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3 赵国柱;超临界态碳氢燃料吸热流动的三维计算研究[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0年
4 张其阳;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结构与冷却设计[D];清华大学;2012年
5 周有新;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主动冷却结构强化换热分析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魁波;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陈学夫;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方案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刘志琦;超燃冲压发动机再生冷却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9 韩炜;液体火箭发动机再生冷却推力室耦合传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
10 袁鑫;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壁面再生冷却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9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3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