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决策功能派的智库智囊团评价IAO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目录】:
1 智囊团评价的重要性及意义
1.1 智囊团是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智囊团建设与发展评价的理论意义
2 国内外有关评价智库专家的指标研究
2.1 地位价值导向的专家评价指标
2.2 知识能力导向的专家评价指标
2.3 成果绩效导向的专家评价指标
2.4 决策情境导向的专家评价指标
2.4.1 动态概率矩阵
2.4.2 期待价值模型
3 智囊团评价维度及IAO模型的创新构建
3.1 三维形成的理论依据
3.1.1 由决策功能派与智囊团不确定决策描述构建行动维 (A) 、结果维 (O)
3.1.2 由信息转化为情报视角构建智囊团决策过程情报维 (I)
3.2 IAO三维的内涵及定量化表达
3.2.1 情报维度 (I) 表达:智囊团内在外化与外在内化的评价
3.2.2 行动维度 (A) 表达:智囊团行动力评价
3.2.3 结果维度 (O) 表达:智囊团对决策结果预估计的评价
3.3 智囊团评价“IAO三维模型”的空间表达及作用
4 智囊团评价细化指标创新
4.1 二级指标理论创新
4.2 核心指标的筛选
4.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4.2.3 问卷数据分析
4.2.4 权重计算
5 确立智囊团IAO评价指标体系
5.1 智囊团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构建
5.2 智库智囊团IAO评价指标体系
6 IAO模型及指标的案例实证
6.1 案例的选取
6.2 数据获取及分析
7 总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文;;「智库讲述之八」 中国须有更多优秀的智库学者[J];对外传播;2014年08期
2 贾新明;;基于学生感知的高校软环境的指数化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薛会琴;多属性决策中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新明;;高校软环境评估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19期
2 钱艳;章雅青;徐志晶;王皓岑;;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软环境量表的初步研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年04期
3 贾新明;;高校软环境的评价量表设计——基于学生感知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萌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绵城市LID措施综合效能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2 尼雪妹;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年
3 王龙;上市农林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4 安贺路;铁路站内脱轨事故分析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5 李乐泉;基于改进TOPSIS的种业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6 颜爽;开关磁阻发电机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张志东;城市既有住区生态品质提升路径与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年
8 桂科;基于专利分析与规避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D];湖南大学;2018年
9 李林峰;川西北江河源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格局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10 李霜;铁路危险货物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常亚平;侯晓丽;刘艳阳;;中国高校大学生求学满意度测评体系和评价模型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贾新明;田澎;张新安;;顾客满意度指数标准化处理方法的改进[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1期
3 黄步军;品牌战略与高校软环境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4 陈权宝;相互控制配额抽样样本的确定方法[J];连云港化工高专学报;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球智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百强排行榜[J];紫光阁;2016年02期
2 卢江阳;吴湘玲;;构建中国特色智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J];中州学刊;2017年11期
3 岳洪江;;智库评价模式与区域智库影响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16期
4 郭瑞;;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视角[J];情报杂志;2017年09期
5 曹明;刘兰兰;;社科型智库信息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6 王海艳;曹丽英;邵喜武;;大数据时代下的地方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研究[J];情报科学;2015年06期
7 张再生;李鑫涛;;属地新型智库对治理现代化的效能提升:理论逻辑与关联测评[J];中国行政管理;2019年03期
8 梅新林;陈国营;陈明;苗阳;鲍健强;;中国大学智库评价的“三维模型”和指标体系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7年05期
9 刘登;赵超阳;魏俊峰;卢胜军;齐卓砾;;新型智库评估理论及评估框架体系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6年05期
10 许悦;;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熊立勇;国际比较视域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2 徐盼;我国社会智库有效性的评价和提升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王厚全;智库演化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
4 徐晓虎;地方智库的构成要素和竞争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童;广州地区民间智库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2 孔月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路径[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7年
3 杨丽鹏;山西发展(网络)智库现状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4 李治儒;我国民间智库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5 杜成龙;地级市科技智库建设研究[D];青岛大学;2017年
6 陈祝红;我国民间智库发展历程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7年
7 赵妍;国家治理视域下的民间智库影响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8 赵加英;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9 薄晓江;山西新型智库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10 刘丰瑞;科技智库建设的哲学思考[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3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8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