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县考虑海上分布式风电并网和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M6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
1.2.1 主动配电网发展情况
1.2.2 分布式风电和需求侧管理发展现状
1.2.3 主动配电网综合规划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综合规划特点及数学模型建立
2.1 分布式风电概述
2.2 需求侧管理机制概述
2.3 长岛配电网现状及规划必要性分析
2.4 综合规划方案对配电网系统可靠性影响
2.4.1 分布式风电并网对系统可靠性影响
2.4.2 需求侧管理机制对系统可靠性影响
2.5 数学模型构建
2.5.1 风机组有功出力模型
2.5.2 负荷模型构建
2.5.3 考虑分布式风能和需求侧管理综合规划方案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和需求侧管理的综合规划
3.1 多场景规划模型
3.2 年综合费用最小构建目标函数
3.3 约束条件
3.4 综合规划求解算法
3.4.1 智能算法在电网规划中的应用
3.4.2 智能算法分类
3.4.3 进化策略算法
3.4.4 进化策略发展历程
3.4.5 进化策略算法计算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岛县配电网规划案例分析
4.1 规划分析
4.2 主动配电网分布式风电和需求侧管理机制应用
4.3 主动配电网可靠性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大鹏;王玉霞;;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的比较及启迪[J];经济研究参考;2016年48期
2 郑婉雯;;用电需求侧管理在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7年06期
3 孙璇;;浅谈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33期
4 汪洋;;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在需求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年19期
5 连东;;供给侧、需求侧管理与目前我国的经济改革[J];大众投资指南;2017年04期
6 朱同明;王福胜;;周期性现金流入企业资金需求侧管理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2期
7 司训练;董琳;;基于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水价制度探讨[J];生态经济;2007年08期
8 汉斯·尼尔森;;需求侧管理——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工具[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5期
9 刘伟志;;员工需求侧管理系统的创建[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7年05期
10 何冰;梁益勤;纪坤;;需求侧管理(DSM)在四川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均;配电网需求侧管理降耗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艳馥;需求侧管理(DSM)激励机制理论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3 郭皓池;智能电网中基于负荷分析的需求侧管理体系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4 雷涛;需求侧管理对电力节能减排的影响分析与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5 邢浩;面向智能电网中能量管理的分布式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6 张晓红;我国电力产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对策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史乐峰;需求侧管理视角下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定价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谭显东;电力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磊;多跳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及优化[D];南京邮电大学;2019年
2 于大为;长岛县考虑海上分布式风电并网和需求侧管理的主动配电网规划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3 林妍;从需求侧管理到供给侧改革政策变迁的约束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4 张访;基于时序特性和需求侧管理的配电网综合优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6年
5 何优琪;需求侧管理负荷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5年
6 杨旭;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数据获取和共享方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7 王妍;基于需求侧管理的区域能源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8 易弢;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能效提升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福州大学;2016年
9 杨明;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负荷优化调度[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0 林雪洁;考虑需求侧管理的DG和主动配电网网架联合优化[D];郑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3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883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