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4:09
本文关键词: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性是复杂系统的结构共性,很多社会经济管理现象具有内在的网络维。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研究正是对群组评价问题网络结构的研究。除了一般意义上综合评价问题所面临的问题外,群组评价问题由于评价群体的规模及组成差异,群体评价行动策略选择,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标准和集结方式等的差异,使得经典的综合评价方法在解决群组评价问题时经常陷入困境,表现为群组评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往往需要更广泛的评价参与者参与评价,参与者类别差异明显且相互之间关系复杂,评价参与者的评价行动和策略在评价过程中随评价环境变更实时变动,有趋势性特征的群体性评价行为提取困难;群体评价信息从不同角度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描述,即存在多个不同的评价属性,这些属性之间以及评价参与者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关联关系,关联方式可能有线性的、非线性的关系、离散关系或模糊关系等。本文定义评价局部环境由评价参与者为节点,参与者之间的评价关系为链接生成,认为全部的群组评价信息可以通过分析评价局部环境得到,通过评价局部环境结构特征描述评价群体规模、组成状况,由评价局部环境演化路径描述群体性评价行动策略,根据评价局部环境稳定状态网络拓扑特征选择群体评价信息集结标准和方式,为研究群组评价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局部环境构建及群组评价方法研究。首先,研究了基础评价局部环境和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局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群组评价长效机制建立和实施的可能性。放弃群体一致性标准而以评价局部环境稳定状态作为群组评价信息集结的判断标准,证明了评价参与者以最优响应行动作为评价行为策略,选择评价流程路径,群体偏好和群体效用在适当长期内收敛。该方法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群组评价问题;群体一致性不再是群组控制协商进程的唯一标准;根据群组信息稳定分布特征选择适应不同评价群体的评价方法;评价群体网络拓扑结构影响评价结论;暂时没有考虑时间因素,但可以通过仿真分析归纳基于评价局部环境的评价群体网络结构特征,根据结构对等性等原则设计评价流程路径,提高群组评价方法实际应用效率。其次,讨论了评价局部环境稳定条件下群组评价的长效机制设计问题,认为群组评价应以被评价对象为主,设置面向评价局部环境的长效评价机制,为了使评价群体关于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性认知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稳定性,在评价过程中应允许关于被评价对象的新信息注入评价系统,同时允许评价目标的更替,即评价目标只具有阶段性效应,在群组评价的某一阶段,依据评价目标设置相应的约束条件和引导条件,完成评价目标的同时使得关于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性认知不会发生偏移,进一步保障群组评价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评价局部环境构成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研究。首先,认为评价关系是一类社会关系,评价关系是评价参与者之间存在协商互动的基础;评价关系的产生及演化伴随评价进程,对评价结论产生影响,当评价结束时,评价关系转化为参与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并以经验的形式进入其他问题;评价关系是复合关系,既包括评价参与者对相互之间关系的判断,也包括基于评价环境形成的结构性特征判断;评价关系不能还原为参与者个体属性,不能复归为评价规则,不具备分离于个体和群体的行动之外的实体形态的特征。通过将评价关系引入综合评价问题,构建了评价局部环境,根据参与者主观经验、评价群体网络结构特征及参与者偏好判断相似性讨论了评价关系构成及其转化形式,定义了评价关系优先序算子,讨论算子权重向量的确定方法及算子的性质。考虑评价关系的群组评价问题能够差异化处理由于评价目标、评价规则及评价群体状况带来的变化。其次,将权力作为关系属性即作为评价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与参与者节点信息共同构建评价局部环境。按照群组评价中可能的权力来源,将权力量化为能够通过评价参与者之间主观判断和根据群组评价网络结构表示的权力关系。再次,讨论了具有评价规则导向的评价局部环境构建及群组评价方法,将评价规则导向转化为一种群组评价的结构性安排,并将评价规则划分为规范评价规则和自主评价规则,讨论评价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评价规则组合,寻找能够被诱导的评价规则及其组成形式及群组评价方法。 (3)评价局部环境结构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研究。首先,提出了区间数密度加权平均算子和平面密度加权平均算子,讨论了评价局部环境下基于两种算子的群组评价信息的集结方法。其次,讨论评价群体网络结构稳定状态的协商控制模型,定义评价参与者偏好判断相容性测度,根据网络结构稳定状态的控制条件设置定向反馈的节点及调节阈值,允许相应的评价参与者进行个体信息调整,建立、加强或取消评价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沟通(表现为评价信息网络图中节点之间边长的改变,节点之间的加边或减边),达到促进评价参与者策略和评价偏好关系网络结构正向演化的目的,为进一步的信息集结提供依据。评价参与者可以根据反馈建议选择不同的策略及策略组合,根据偏好判断调整参考值或选择不同步长搜寻个体评价参与者的最优策略。最后,研究了评价局部环境稳定条件下群组意见的分布,定义了群组意见的核心区域、意见分布的序列,讨论了单一核心区域及非单一核心区域的评价局部环境下群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参与者对群组评价效率、公平及满意的不同要求,讨论了相应的群组评价方法。 (4)评价局部环境应用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研究。首先,定义了评价群体的合作型协同和竞争型协同,将节点结构信息与节点属性信息融合,应用平面密度加权平均算子,通过对评价群体类型具有一贯性或可变性区分,通过相应的群组评价双目标协同优化模型讨论评价局部环境下群组评价方法。其次,提出评价局部环境下评价状态测评方法,参与者通过自身的网络结构位置判断影响力范围及对群体意见的影响程度,构建评价局部环境的群组评价状态测评指标,跟随协商进程根据评价群体网络结构整合状况及链接状态对群组评价进行实时测评,辅助评价参与者对群组评价状况实时掌握并做出评价,了解群体协商状况及群体进一步协商的可能性,提高群组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并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群组评价 评价局部环境 群体一致性 评价关系 网络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3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1
- 目录11-14
- 第1章 绪论14-34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7
- 1.1.1 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研究14-16
- 1.1.2 评价局部环境的研究意义16-17
- 1.2 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研究综述17-26
- 1.2.1 群组评价问题研究综述17-22
- 1.2.2 群体一致性标准研究综述22-24
- 1.2.3 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综述24-26
- 1.3 群组评价研究的技术哲学意涵26-29
- 1.4 研究内容、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29-32
- 1.4.1 研究内容29-31
- 1.4.2 逻辑框架31
- 1.4.3 研究方法31-32
- 1.5 创新性工作说明32-33
- 1.6 数学符号及用语说明33-34
- 第2章 评价局部环境构建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34-61
- 2.1 评价局部环境概述34-43
- 2.1.1 基础评价局部环境构建35-37
- 2.1.2 评价局部环境相关测度37-38
- 2.1.3 基础评价局部环境构建38-43
- 2.2 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局部环境构建43-52
- 2.2.1 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局部环境分析43-44
- 2.2.2 群组评价过程的概率空间44-47
- 2.2.3 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局部环境性质分析47-48
- 2.2.4 面向评价局部环境的导向性群组评价方法设计48-50
- 2.2.5 算例分析50-52
- 2.3 群组评价长效机制分析52-59
- 2.3.1 群组评价长效机制分析概述52-53
- 2.3.2 评价局部环境构建53-54
- 2.3.3 评价局部环境性质分析54-57
- 2.3.4 基于评价局部环境的群组评价问题目标可执行性分析57-59
- 2.4 本章小结59-61
- 第3章 评价局部环境构成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61-87
- 3.1 群组评价关系及其转化61-70
- 3.1.1 群组评价关系描述63-64
- 3.1.2 评价关系转化64-65
- 3.1.3 评价关系优先序算子性质分析65-68
- 3.1.4 算例分析68-70
- 3.2 具有权力导向的群组评价方法70-76
- 3.2.1 具有权力导向的评价关系概述70-71
- 3.2.2 具有权力导向的评价局部环境分析71-73
- 3.2.3 具有权利导向的群组评价方法73-74
- 3.2.4 算例分析74-76
- 3.3 具有评价规则导向的群组评价方法76-85
- 3.3.1 评价规则及其导向性概述76-77
- 3.3.2 具有导向性的评价规则分析77-82
- 3.3.3 具有评价规则导向的群组评价方法82
- 3.3.4 算例分析82-85
- 3.4 本章小结85-87
- 第4章 评价局部环境结构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87-118
- 4.1 具有不同群体偏好网络结构的评价信息集结方法87-100
- 4.1.1 区间数密度加权平均算子87-91
- 4.1.2 平面密度加权平均算子91-93
- 4.1.3 群组评价信息集结方法93-96
- 4.1.4 算例分析96-100
- 4.2 具有群体偏好网络结构稳定的协商控制模型100-109
- 4.2.1 相关测度101-102
- 4.2.2 群组评价偏好关系网络结构及协商控制模型102-103
- 4.2.3 模型演化步骤103-104
- 4.2.4 算例分析104-109
- 4.3 具有群组意见分布核心区域的群组评价方法109-117
- 4.3.1 评价局部环境构建及分析110
- 4.3.2 评价局部环境下群体意见的核心区域110-113
- 4.3.3 评价局部环境下的群组评价方法113-115
- 4.3.4 算例分析115-117
- 4.4 本章小结117-118
- 第5章 评价局部环境应用分析及群组评价方法118-132
- 5.1 基于评价局部环境的双目标协同优化群组评价法118-122
- 5.1.1 评价局部环境构建119-120
- 5.1.2 评价局部环境下群组评价的双目标协同优化模型120-122
- 5.1.3 算例分析122
- 5.2 基于评价局部环境的群组评价状态测评研究122-130
- 5.2.1 群组评价评价局部环境构建122-123
- 5.2.2 群组评价中的评价局部环境状态分析123-125
- 5.2.3 评价局部环境状态测评125-130
- 5.3 本章小结130-13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132-135
- 6.1 本文主要结论132-134
-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134-135
- 参考文献135-143
- 致谢143-14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44-146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146-147
- 附录147-1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春艳,陈凡;欧美当代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内涵、依据和存在的问题[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樊治平,李洪燕,姜艳萍;基于OWA算子的群决策方法的灵敏度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3 樊治平,郭亚军;误差分析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4 张净;孙志挥;;GDLOF:基于网格和稠密单元的快速局部离群点探测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徐泽水,孙在东;一种基于方案满意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6 樊治平,胡国奋;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目标规划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7 郭亚军;一类多层次大系统的递阶综合评价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4年01期
8 徐泽水,孙在东;一类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排序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9 陈守煜,王建明,伏广涛;决策信息不完全确知的模糊决策集成模型[J];控制与决策;2002年06期
10 王坚强;信息不完全的多准则层次分类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11期
本文关键词:面向群组评价问题的评价局部环境理论与方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292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