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对美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胡佛研究所参与美国公共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9 21:10
智库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效信息、专家意见和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的特殊的独立机构,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充当决策外脑的角色。美国是智库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拥有大批颇具影响力的智库,胡佛研究所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智库之一。自1919年成立以来,胡佛研究所从专注战争资料收集的图书馆过渡为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政策研究中心,对美国的公共政策制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政权交接的特殊时期,胡佛研究所积极协助总统候选人里根、乔治·W·布什等参加总统竞选,携手进军白宫政策圈;在一般时期,胡佛研究所专注客观、真实的政策研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中立、权威的政策建议。无论是在政权交替的特殊时期还是在一般时期,胡佛研究所都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传递并渗透到美国政策体系中。对于政策研究机构而言,成果的产出和成果的推销同样重要。所以,胡佛研究所一方面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政策研究中,以期待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它积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争取拥有更高的媒体曝光率。凭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高水平的成果推销机制,胡佛研究所在电视、报纸、杂志上拥有较高的关注度,通过影响大众舆论来向政策制定者传递先进的政策思想。除此之外,胡佛研究...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意义与目的
(二)中外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创新性
(四)完成的可能性
二、胡佛研究所概况
(一)胡佛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1. 一战后期的起步阶段(1918-1937)
2. 初具规模并逐渐转型(20世纪40年代)
3. 发展、形成规模时期(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执政期)
4. 研究所现状
(二)胡佛研究所的运行机制
1. 管理机制
2. 筹款机制
3. 人员交流机制
三、胡佛研究所参与美国公共政策分析
(一)影响美国公共政策的因素
(二)智库对公共政策影响力评估指标
(三)胡佛研究所参与美国公共政策分析
1. 胡佛研究所与总统候选人
2. 胡佛研究所与媒体和国会
四、胡佛研究所发展趋势
五、胡佛研究所对提升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启示
1. 保持独立性是中国智库客观决策的基础
2. 注重宣传与推广是中国智库提升影响力的途径
3. 掌握国际话语权是中国智库立足国际的根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决策咨询体系——美国思想库考察报告[J]. 刘克崮,沈晓辉. 决策与信息. 2009(07)
[2]美国思想库的舆论扩散[J]. 纪忠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02)
[3]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美国智库与公共政策[J]. 余章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4]胡佛研究所访问纪要[J]. 杨智友. 民国档案. 2007(02)
[5]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需求与障碍[J]. 廖高平,廖洪兰.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2)
[6]试析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兼论其对中国发展思想库的启示[J]. 陈卓武,韩云金,林逢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透视美国智库[J]. 林逢春,陈卓武. 社会观察. 2006(08)
[8]胡佛研究所档案馆概览[J]. 彭宏艳,赵光秀. 湖北档案. 2006(03)
[9]美国胡佛研究所有关苏联档案的收藏[J]. 顾宁. 俄罗斯研究. 2004(03)
[10]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J]. 王春法.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02)
硕士论文
[1]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D]. 郭琳.山西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8193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意义与目的
(二)中外研究现状与成果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创新性
(四)完成的可能性
二、胡佛研究所概况
(一)胡佛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1. 一战后期的起步阶段(1918-1937)
2. 初具规模并逐渐转型(20世纪40年代)
3. 发展、形成规模时期(20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执政期)
4. 研究所现状
(二)胡佛研究所的运行机制
1. 管理机制
2. 筹款机制
3. 人员交流机制
三、胡佛研究所参与美国公共政策分析
(一)影响美国公共政策的因素
(二)智库对公共政策影响力评估指标
(三)胡佛研究所参与美国公共政策分析
1. 胡佛研究所与总统候选人
2. 胡佛研究所与媒体和国会
四、胡佛研究所发展趋势
五、胡佛研究所对提升中国智库影响力的启示
1. 保持独立性是中国智库客观决策的基础
2. 注重宣传与推广是中国智库提升影响力的途径
3. 掌握国际话语权是中国智库立足国际的根本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借鉴国外经验 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决策咨询体系——美国思想库考察报告[J]. 刘克崮,沈晓辉. 决策与信息. 2009(07)
[2]美国思想库的舆论扩散[J]. 纪忠慧.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8(02)
[3]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美国智库与公共政策[J]. 余章宝.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4]胡佛研究所访问纪要[J]. 杨智友. 民国档案. 2007(02)
[5]论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需求与障碍[J]. 廖高平,廖洪兰.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7(02)
[6]试析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兼论其对中国发展思想库的启示[J]. 陈卓武,韩云金,林逢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7]透视美国智库[J]. 林逢春,陈卓武. 社会观察. 2006(08)
[8]胡佛研究所档案馆概览[J]. 彭宏艳,赵光秀. 湖北档案. 2006(03)
[9]美国胡佛研究所有关苏联档案的收藏[J]. 顾宁. 俄罗斯研究. 2004(03)
[10]美国思想库的运行机制[J]. 王春法.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4(02)
硕士论文
[1]美国智库及其影响力研究[D]. 郭琳.山西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8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10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