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和创造性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和创造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现在有大量针对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只关注了一类问题,即为自己产生新的想法或是解决方案,很少关注为他人产生新的想法或是解决方案会对其创造性有何影响。不同的决策者角色具有不同的调节聚焦,以往的研究表明:与预防聚焦相比,促进聚焦能够提高个体的创造性、自我控制力;为他人做决策比为自己做决策更具有创造性。因此调节聚焦则有可能是自我-他人决策在创造性上存在差异的潜在原因。本研究试图探究这个可能性,即从调节聚焦的角度探寻决策者角色对创造性的影响。目前尚未有研究从这个角度研究决策者角色和创造性的关系,因而本研究将拓展该领域。本研究共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实验法与问卷法相结合。其中实验采用单因素(决策者角色:为他人做决策vs.为自己做决策)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被试在不同的决策者角色条件下其创造性是否有差异。在该实验之后所有被试还要完成RFQ测量其调节聚焦。结果表明:不同的决策者角色会对被试的创造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说来,与为自己做决策相比,为他人做决策的被试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有关联,具体说来,为他人做决策与促进聚焦有关,而为自己做决策与预防聚焦有关。研究二采用2(调节聚焦:促进聚焦-预防聚焦)×2(决策者角色:自我-他人决策)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了调节聚焦是否调节了自我-他人决策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调节聚焦对个体的创造性有影响:与预防聚焦相比,促进聚焦更能促进个体的创造性。在同一调节聚焦条件下,自我-他人决策在创造性上的差异会消失。当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一致(即他人决策-促进聚焦,自我决策-预防聚焦)时,决策者角色会对个体的创造性产生影响:为他人决策的被试会表现出更大的创造性。调节聚焦调节了自我-他人决策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调节聚焦 决策者角色 创造性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3-0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
- 1、文献综述9-25
- 1.1 创造性9-16
- 1.1.1 创造性的概念9-11
- 1.1.2 早期创造性研究范式11-13
- 1.1.3 有关创造性的理论13-14
- 1.1.4 创造性的测量方法14
- 1.1.5 创造性的实证研究14-16
- 1.2 调节聚焦16-17
- 1.2.1 调节聚焦理论16
- 1.2.2 调节聚焦的测量16-17
- 1.2.3 调节聚焦的诱发17
- 1.3 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和创造性17-25
- 1.3.1 决策者角色与创造性17-19
- 1.3.2 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19-22
- 1.3.3 调节聚焦与创造性22-25
- 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25-30
- 2.1 问题的提出25-29
- 2.2 研究思路29
- 2.3 研究的意义29-30
- 2.3.1 理论意义29-30
- 2.3.2 实践意义30
- 3 实证研究30-37
- 3.1 研究一决策者角色对创造性的影响及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的关系30-33
- 3.1.1 研究目的与假设30-31
- 3.1.2 研究方法31-32
- 3.1.2.1 被试31
- 3.1.2.2 实验材料31-32
- 3.1.2.3 实验设计与程序32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32-33
- 3.1.4 小结33
- 3.2 研究二调节聚焦与决策者角色和创造性之间的关系33-37
- 3.2.1 研究目的与假设33-34
- 3.2.2 研究方法34-35
- 3.2.2.1 被试34
- 3.2.2.2 实验材料34-35
- 3.2.2.3 实验设计35
- 3.2.2.4 实验程序35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35-37
- 3.2.4 小结37
- 4 综合讨论37-40
- 4.1 自我-他人决策与创造性,自我-他人决策与调节聚焦37-38
- 4.2 调节聚焦的调节作用38-40
- 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40
- 4.4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40
- 5 研究总结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50
- 附录一 RFQ(调节聚焦问卷)44-47
- 附录二 调节聚焦启动材料47-48
- 附录三 生日礼物创意任务48-49
- 附录四 顿悟问题49-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50-51
- 致谢5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刚;;模糊评判技术在心理学研究被试筛选中的应用——以羞怯、退缩学龄前儿童被试选取为例[J];北方经贸;2014年05期
2 谢晓非,谢冬梅,郑蕊,张利沙;SARS危机中公众理性特征初探[J];管理评论;2003年04期
3 武志伟;陈莹;;中国公共品私人捐助意愿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南大商学评论;2012年01期
4 周雪;侯文军;;认知访谈是检验和提高问卷质量的好方法[J];办公室业务;2014年02期
5 王珊;;错误记忆的现象评述[J];经营管理者;2013年28期
6 姚曙光;移情简议[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何冬锦;;情绪诱发技术及其应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S1期
8 何浩然;;个人和家庭跨期决策与被试异质性——基于随机效用理论的实验经济学分析[J];管理世界;2011年12期
9 孙睿杰;李付丹;;词汇阅读中情绪的影响[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骆方;;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作假的识别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戴海崎;周骏;刘声涛;;认知诊断两大基础研究及其发展述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刘拓;曹亦薇;戴晓阳;;不拟合被试对项目参数估计的影响及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裴利芳;;领域知识与自我解释策略间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金海洋;王哲;孙宇浩;;不同种系面孔的整体加工[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余军;周纪芗;;“一种多级评分模型及参数估计”的摘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丁秀峰;何蔚;;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人格持征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潘开祥;;4—10岁儿童理解辨别量词的动态特征[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郑雯;汪玲;方平;;调节定向、道歉信息框架对宽恕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上海之通人事测评技术研究所 孙黎明;评价中心的评价形式(一)[N];组织人事报;2002年
3 王新珠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平面广告的认知与偏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毛伟宾 于睿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们在用石器时代的大脑进行记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纾 李跃然 苏寅 饶俪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怕浪费心理或阻碍信息共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卫杰;先否定后表扬我们为何更高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远平;基于展开反应机制的计算机化自适应人格测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亮;客体操作场景中动作观察对客体可供性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卢光莉;公平启发式理论的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青春;“多少”概念判断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闫京江;碰撞时间估计任务中不同线索的作用比较[D];西南大学;2011年
6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7 刘声涛;几何类比推理测验用于认知诊断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邱琴;类比推理的转换机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君;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蒋重清;5-7岁儿童和成人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和脑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斯斯;不同技能水平数控学习者图形问题解决特点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5年
2 杨南南;前脑岛在尼古丁成瘾被试中的机制探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赵占锋;面孔表情和性别对面孔识别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李晓雅;大学生反事实思维的特点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河南大学;2015年
5 赵海燕;词汇类别和语境材料对自我和情绪信息记忆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童波;收入不平等、再分配与公平偏好的实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7 梁秀玲;测试学习提高学习与记忆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8 吕浩然;基于移动手机端的心理学实验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9 张驰;三人信任博弈中历史信息对信任影响[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10 梁爽;亲社会歌曲对攻击性情感的影响:歌词和伴奏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决策者角色与调节聚焦和创造性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16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