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治理机制
本文关键词: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治理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社会性问题也随之而来。社会问题的产生和日益严重使得业界和学界们开始关注通过社会责任项目帮助解决这些社会性问题。多组织合作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但是合作者参与合作的目标会有所差异,因而会出现机会行为。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目的,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学者们开始关注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合作者关系管理机制,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具体。本论文通过对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如下问题:1)如何有效的对社会责任合作项目进行监管;2)制度距离是如何对合作关系管理机制产生影响的;3)合作关系管理机制内部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4)合作关系管理机制是如何影响项目绩效的。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监管中捐赠方应该是能力互补且相互制约的多方参与者组成。2)捐赠方各参与者在社会责任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应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些角色应该随着项目阶段的演讲而发生演化。3)在社会责任项目跨境合作的情境下,合作者的组织环境间的制度距离会显著影响合作伙伴匹配性。合作者的组织环境间的制度距离越大,合作方之间在理念、目标、能力和工作方法间的差异越大,从而负面影响项目绩效。4)社会责任项目跨境合作情境下,合作者的组织环境间的制度距离影响着合作关系管理机制的构建,从而影响项目绩效。5)社会责任项目跨境合作情境下,合作双方所处的制度距离情境显著影响合作关系管理机制所涉及的层面。 本研究创造性的将监管理论、制度理论与社会责任项目合作理论向结合,弥补了现有研究关于社会责任合作项目合作者管理机制研究的欠缺。本文通过对跨境社会责任合作项目中合作者管理机制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监管理论、制度理论与社会责任项目合作理论。本研究的启示对于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管理者们,在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时候,需要设计有效的监管和关系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参与者都能按照合作协议的要求来承担各自的职责,从而有效的保证社会责任合作项目的效果。
【关键词】:社会责任合作 监管 关系管理机制 制度距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21
- 1.1 选题背景10-12
-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2-14
- 1.3 研究意义14-15
- 1.4 相关概念界定15-17
- 1.5 研究方法17
- 1.6 论文的创新点17-18
- 1.7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18-21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21-47
- 2.1 社会责任项目中的合作伙伴关系理论21-33
- 2.2 社会责任项目监管33-40
- 2.3 制度距离40-43
- 2.4 社会责任项目绩效的衡量43-44
- 2.5 现有研究现状评述44-47
- 3 研究设计47-53
- 3.1 研究构思与研究思路47-48
- 3.2 案例选择48-49
- 3.3 变量界定49-51
- 3.4 资料收集51-52
- 3.5 研究效度分析52-53
- 4 香港参与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案例53-73
- 4.1 香港社会对大陆公益事业及香港援建灾区项目存在的疑问53-61
- 4.2 香港援助汶川震后重建项目总体方案及其实施监督过程61-73
- 5 社会责任合作项目实施的监管:捐赠方的角色与作用机制73-93
- 5.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73-74
- 5.2 研究结果74-81
- 5.3 讨论:大型合作型慈善项目实施监管的一个理论框架81-91
- 5.4 本章小结91-93
- 6 制度距离与社会责任合作项目关系管理机制93-112
- 6.1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93-95
- 6.2 研究结果95-105
- 6.3 研究结果讨论105-111
- 6.4 本章小结111-112
- 7 全文总结112-120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112-114
- 7.2 本文的理论贡献114-117
- 7.3 实践启示117-118
- 7.4 本文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的展望118-120
- 致谢120-121
- 参考文献121-141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1-142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142-143
- 附录3 香港参与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过程的关键事件143-145
- 附录4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就香港特别行政区支援四川地震灾后重建合作的安排》的主要内容145-147
- 附录5 香港方与四川方的协调机制以及汶川灾区重建项目实施的监督机制图1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伯·安德森,赵杰;公益投入=美好声誉?——如何更策略地开展企业社会责任项目[J];国际公关;2005年04期
2 罗曙辉;;用社会责任带动行业的发展——巴斯夫“1+3”企业社会责任项目自我评估总结研讨会成功召开[J];WTO经济导刊;2011年03期
3 ;企业社会责任培训新模式——SC9000T是提升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佳实践[J];WTO经济导刊;2008年07期
4 徐俊峰;;基础设施有限责任项目公司股权转让困境及解决办法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5 曹培红;;创新企业社会责任 动态与常态项目相结合——阳光保险集团启动“阳光即时捐”公益项目[J];社会与公益;2013年04期
6 ;运动[J];WTO经济导刊;2010年11期
7 于志宏;;从社会投资到社区信任——大众汽车(南非)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巡礼[J];WTO经济导刊;2010年08期
8 张秀敏;杨连星;李晓琳;;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评估方法探析[J];管理现代化;2014年03期
9 ;企业[J];通用机械;2012年04期
10 熊涛;;政府叫停施工,非责任项目的承包商能否索赔[J];建筑;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去年“青洽会”我州签约项目七成已开工[N];柴达木日报;2012年
2 记者 黄芍 通讯员 韦舟朝 玉艳丽;市交通局突出重点抓好四季度项目施工[N];钦州日报;2009年
3 见习记者 陈叶绿;十企业试水社会责任项目[N];温州日报;2010年
4 MEB记者 何s,
本文编号:338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3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