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基于认知行为分析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02:14

  本文关键词:基于认知行为分析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量复杂人-机系统事故统计研究表明,人因事故发生率一直居各类事故发生率之前列,其后果一般也是灾难性的。研究证实,人误是人因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80%左右的人因事故与人误有关。因此,对复杂人-机系统可能产生的人误进行预测,减少和避免人误的产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导致人误产生的因素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辨识。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人误因素辨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广泛关注和大力发展。 人误因素辨识是确保复杂人-机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目的是找出各种可能引发系统故障、引起人员不安全操作的人员因素、系统技术和组织因素,预测系统中可能出现的人误模式及其概率,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结合该领域目前的发展情况,本文先对人误基本理论进行阐述,比较分析了常用人误辨识方法中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在对多个已发生的由人误导致的人因事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认知行为分析的基本原理,依据联合认知系统思想,建立人误因素辨识技术,其包含三个主要部分:人误因素识别、主要人误因素确定、人误模式与人误因素关联分析。 进行人误因素识别时,本文把复杂人-机系统分为自动控制系统和人两大部分:从自动控制系统结构功能、任务特征、环境背景三个方面分析自动控制系统人误因素;从认知功能、心理、生理和个人社会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人的因素。因素识别表明,众多人误因素的不同组合可能导致任何情况发生。如果结合行为执行环境进行考虑,人误因素的选择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而减少人误因素与人误模式间的联结通道。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多个WANO人因事件的人误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九个与环境相关的主要人误因素:组织管理与安全文化、工作环境、适当的MMI和操作支持、可用的规程、瞬间目标数量、可用时间、工作时间、培训和知识及经验、员工协作质量。 人误模式与人误因素关联分析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也是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的核心部分。为对人误模式与人误因素间的关联关系进行有力分析,本文提出了两
【关键词】:复杂人-机系统 人误因素辨识 认知行为 认知功能 人误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C93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国际人误因素辨识研究现状与动态11-12
  • 1.3 我国人误因素辨识研究与应用情况12-13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13-14
  • 1.5 研究的主要思路14
  • 1.6 论文的创新14-15
  • 1.7 本文结构15-16
  • 第2章 复杂人-机系统人误基本理论16-26
  • 2.1 复杂人-机系统16
  • 2.2 事故致因理论16-17
  • 2.3 人误致因理论17-25
  • 2.3.1 人误原因因素19-21
  • 2.3.2 人误内在机理21-22
  • 2.3.3 人误模式22-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常用人误辨识方法中的人误因素辩识比较分析26-34
  • 3.1 常用人误辨识方法中的人误因素辩识26-32
  • 3.1.1 人误率预测技术(THERP)26
  • 3.1.2 危险可操作性研究(HAZOP)26-27
  • 3.1.3 技能、规则、知识型行为方法(SRK)27
  • 3.1.4 系统化人误减少及预测方法(SHERPA)27-28
  • 3.1.5 通用失误模拟系统(GEMS)28-29
  • 3.1.6 默菲图表法29
  • 3.1.7 潜在人误原因分析(PHECA)29-30
  • 3.1.8 临界行为和决策方法(CADA)30
  • 3.1.9 人的可靠性管理系统(HRMS)30-31
  • 3.1.10 任务分析失误辩识方法(TAFEI)31-32
  • 3.1.11 认知环境模拟方法(CES)32
  • 3.2 HEI方法中的HEFI技术综合评价32-33
  • 3.3 本章小结33-34
  • 第4章 人误因素辨识技术34-56
  • 4.1 假设及基本思想34
  • 4.2 人误因素识别34-41
  • 4.2.1 自动控制系统因素35-37
  • 4.2.2 人的因素37-40
  • 4.2.3 人误因素识别小结40-41
  • 4.3 主要人误因素确定41-48
  • 4.3.1 PCA计算过程简介42-43
  • 4.3.2 主要人误因素确定示例及计算结果43-47
  • 4.3.3 系统控制模式47-48
  • 4.4 人误模式与人误因素关联分析48-55
  • 4.4.1 基于关系匹配的组合预测49-50
  • 4.4.2 基于与环境相关的主要人误因素的预测50-55
  • 4.5 本章小结55-56
  • 第5章 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的应用56-66
  • 5.1 基于关系匹配的组合预测举例56-59
  • 5.1.1 识别反应堆保护系统中的人误因素56-58
  • 5.1.2 推测人误因素与人误模式的关系58-59
  • 5.2 基于与环境相关的主要人误因素的预测举例59-64
  • 5.2.1 任务和始发事件分析,构建事件序列59-60
  • 5.2.2 评估与环境相关的主要人误因素、确定系统控制模式60-62
  • 5.2.3 确定可能的人误模式及其概率62-64
  • 5.3 本章小结64-66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66
  • 6.2 主要结论66-67
  • 6.3 本文的不足及后续工作67-68
  • 参考文献68-75
  • 附录1 部分WANO人因事件PCA分析数据75-77
  • 附录2 组合预测对应规则77-79
  • 附录3 作者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79-80
  • 附录4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80-81
  • 致谢8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冰;;钢结构施工人为失误探析[J];山西建筑;2011年2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新;变速箱装配线人因质量事故控制及其复杂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栗继祖;矿山安全行为控制集成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舒;矿山企业管理者安全行为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秦焕霞;基于CREAM追溯法的上市公司会计差错人因失误分析[D];南华大学;2011年

2 和苗;软件测试中人的可靠性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魏艳敏;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史秀琴;钢结构施工阶段人为失误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唐润生;某大型贮存管理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分析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明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人为失误分析及人的可靠性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认知行为分析的人误因素辨识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38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