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地方政府管理研究 ——以“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21-10-17 20:32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关键时期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与手机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自媒体应用快速扩展,网络信息不断膨胀,网民规模日益扩大,网络舆情作为现实社会社情民意的反映,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增长,同时也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地方政府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我国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往往呈现出非理性的特点,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由于风险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多,网络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常显得力不从心,导致网络舆情持续发酵,制造新的舆情。科学地研判和管理网络舆情将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当下互联网上利益诉求、思想交锋日趋复杂,应对和管理好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将2017年4月1日发生在四川泸县的太伏中学事件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分析,在四川泸县太伏中学事件基本情况介绍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事件进行检视,寻找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管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通过...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舆情演变趋势图??对上述舆情演变图研究与分析,将此事件整个舆情演变过程按前后日期分为以下??
查的媒体记者采取封堵、打击、逃避等非常拙劣的应对方式,当地领导干部应对舆情??危机事件的思维模式陈旧,放弃与主流媒体沟通的机会,对于媒体的采访拒绝回应且??不作为,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形象造成损害。??第三,通过对参与报道的相关媒体所占比例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参与此次事??件报道的相关媒体绝大多数是来自微博平台的媒体,而涉事官方微博“平安泸县”只有??4000名粉丝,其网络影响力微乎其微,但后期对于事件的通报以及辟谣仅通过这一唯??一发布渠道,其平日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仅达几百次,与此次事件的微博话题5.1亿的??阅读量形成鲜明对比,而当粉丝数量达40万余人的四川省公安厅的政务微博??四川公??安”发布了内容详尽的通报细则后才引起了媒体大规模转载,这也真正地使得网络舆论??开始出现了逆转,进入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衰减消亡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突发事件中政府对网络谣言的辟谣策略研究——以太伏中学事件为例[J]. 唐雪梅,赖胜强. 情报杂志. 2018(09)
[2]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话语互动探究——以“泸县事件”为考察对象[J]. 李章程. 电子政务. 2018(05)
[3]论新媒体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J]. 陈文艺,陈慧君. 行政与法. 2017(11)
[4]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构[J]. 辜跃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5]网络空间治理的学术研究视角及评述[J]. 李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7)
[6]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演变研究——以“山东非法疫苗案”为例[J]. 逯万辉.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7]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博弈分析——以茂名PX事件为例[J]. 宾宁,杨树标,胡凤. 情报探索. 2017(01)
[8]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 张俊雪. 法制与社会. 2017(01)
[9]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覃永震,妙全兴. 电子世界. 2016(13)
[10]从管控到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J]. 王秀红,韦媛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D]. 易臣何.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42375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舆情演变趋势图??对上述舆情演变图研究与分析,将此事件整个舆情演变过程按前后日期分为以下??
查的媒体记者采取封堵、打击、逃避等非常拙劣的应对方式,当地领导干部应对舆情??危机事件的思维模式陈旧,放弃与主流媒体沟通的机会,对于媒体的采访拒绝回应且??不作为,对地方政府和地方形象造成损害。??第三,通过对参与报道的相关媒体所占比例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参与此次事??件报道的相关媒体绝大多数是来自微博平台的媒体,而涉事官方微博“平安泸县”只有??4000名粉丝,其网络影响力微乎其微,但后期对于事件的通报以及辟谣仅通过这一唯??一发布渠道,其平日发布的文章阅读量仅达几百次,与此次事件的微博话题5.1亿的??阅读量形成鲜明对比,而当粉丝数量达40万余人的四川省公安厅的政务微博??四川公??安”发布了内容详尽的通报细则后才引起了媒体大规模转载,这也真正地使得网络舆论??开始出现了逆转,进入了网络舆情演变过程中的最后一个衰减消亡阶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突发事件中政府对网络谣言的辟谣策略研究——以太伏中学事件为例[J]. 唐雪梅,赖胜强. 情报杂志. 2018(09)
[2]网络公共事件中公众与政府的话语互动探究——以“泸县事件”为考察对象[J]. 李章程. 电子政务. 2018(05)
[3]论新媒体视域下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J]. 陈文艺,陈慧君. 行政与法. 2017(11)
[4]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构[J]. 辜跃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5]网络空间治理的学术研究视角及评述[J]. 李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7)
[6]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社会网络结构演变研究——以“山东非法疫苗案”为例[J]. 逯万辉.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7]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博弈分析——以茂名PX事件为例[J]. 宾宁,杨树标,胡凤. 情报探索. 2017(01)
[8]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 张俊雪. 法制与社会. 2017(01)
[9]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覃永震,妙全兴. 电子世界. 2016(13)
[10]从管控到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政府应对[J]. 王秀红,韦媛媛.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政府监控[D]. 易臣何.湘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42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44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