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9:25
本文关键词: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下全球化经济竞争日益加剧,市场竞争节奏逐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位处世界联盟地位的强弱。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组织个体的技术创新已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知识存储的范围,无论是企业、高校或者科研机构,自身的技术创新迫切需要更多要素的综合投入以及更大风险的共同承担。为了克服创新力量各成体系所带来的创新资源的严重分散以及创新效率的降低,国家教育部提出“2011计划”,构建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间的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实现各类创新优势要素的优化组合。本文提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为由于自身能力和资源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的组织提供了协同创新平台,组织间通过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共享与转移,应用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并实现了相互间的协同创新绩效。 本文从政产学研合作网络角度和组织个体能力角度探讨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将吸收能力划分为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转化)与应用能力两个维度,以这两种维度为切入点构建影响组织间协同创新绩效的假设模型。其次,在理论研究背景下笔者走访了6家典型企业,进行了调查访谈,并以此来修正研究量表中变量条款的制定。最后,本文基于湖北省对规模以上工业调查统计背景对湖北省规模以上工业组织1500家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建模对研究模型中的假设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1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包括发展愿景及合作目标,政府支持,联盟形式,信任、沟通与交流分别对组织的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 结论2组织个体层次影响因素包括组织战略、知识存量、研发活动、组织结构分别对组织的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具有积极的显著影响。 结论3吸收能力包括识别与获取能力,消化与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包括成长性创新绩效,成果性创新绩效具有正向相关作用,其中消化与应用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较为显著。 结论4组织类型、企业所属行业类型、总资产额对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组织个体影响因素、吸收能力、创新绩效有不同的作用。
【关键词】:政产学研 吸收能力 协同创新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1 绪论12-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15
- 1.2.1 研究现状14-15
- 1.2.2 研究现状述评15
- 1.3 研究目的、方法及技术路线15-17
- 1.3.1 研究目的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3.3 技术路线16-17
- 1.4 研究创新之处17-18
- 2 文献综述18-22
- 2.1 政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文献综述18
- 2.2 吸收能力文献综述18-19
- 2.3 政产学研合作下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协同创新文献综述19-22
- 3 研究框架22-28
- 3.1 研究构思22
- 3.2 本研究研究框架22-25
- 3.2.1 政产学研合作中组织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分析22
- 3.2.2 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22-24
- 3.2.3 组织个体因素24-25
- 3.2.4 网络层次影响因素与组织个体影响因素间的协同耦合25
- 3.3 组织间协同创新绩效分析25-26
- 3.4 研究假设26-27
- 3.4.1 网络合作能力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6
- 3.4.2 组织个体能力对吸收能力的影响26-27
- 3.4.3 吸收能力对组织间成长性创新绩效的影响27
- 3.4.5 吸收能力对组织间成果性创新绩效的影响27
- 3.5 研究模型27-28
- 4 访谈案例分析28-36
- 4.1 访谈调查28-30
- 4.1.1 访谈目的28
- 4.1.2 访谈设计28
- 4.1.3 访谈情况介绍28-29
- 4.1.4 访谈小结29-30
- 4.2 案例分析30-35
- 4.2.1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案例介绍30-31
- 4.2.2 研究变量在案例中的体现31-34
- 4.2.3 案例分析小结34-35
- 4.3 访谈案例分析对问卷的修订35-36
- 5 问卷开发与收集36-43
- 5.1 问卷开发36-39
- 5.1.1 对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层次影响因素的测量36-37
- 5.1.2 对组织个体影响因素的测量37
- 5.1.3 对吸收能力的测量37-38
- 5.1.4 对创新绩效的测量38
- 5.1.5 控制变量的测量38-39
- 5.2 数据收集及描述39-42
- 5.2.1 问卷发放与收集39-40
- 5.2.2 数据统计描述40-42
- 5.3 本章小结42-43
- 6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43-63
- 6.1 数据分析方法介绍43-44
- 6.2 信度与效度分析44-50
- 6.2.1 信度与效度分析方法44-46
- 6.2.2 信度分析结果46
- 6.2.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46-50
- 6.3 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50-51
- 6.3.1 针对组织统计变量的控制影响分析50-51
- 6.4 相关分析51-53
- 6.5 回归分析53-56
- 6.5.1 网络层次影响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回归54
- 6.5.2 组织个体因素对吸收能力的回归54-55
- 6.5.3 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回归55-56
- 6.5.4 回归分析总结56
- 6.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56-61
- 6.6.1 全模型的构建与检验57-60
- 6.6.2 结构方程建模小结60-61
- 6.7 假设检验结果61-63
- 7 结论与展望63-67
- 7.1 研究结论63-65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65-67
- 7.2.1 研究不足65
- 7.2.2 研究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1:访谈提纲71-72
- 附录2:调查问卷(精简)72-7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晓红;张宝生;;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耦合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年06期
2 陈学光;徐金发;;基于企业网络能力的创新网络研究[J];技术经济;2007年03期
3 李成龙;秦泽峰;;产学研合作组织耦合互动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4 邢小强;仝允桓;;创新视角下的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12期
5 郝生宾;于渤;吴伟伟;;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能力的耦合度评价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2期
6 马鸿佳;董保宝;葛宝山;;高科技企业网络能力、信息获取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年01期
7 吴洁;;产学研合作中高校知识转移的超循环模型及作用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年04期
8 周志文;;以校企双赢为目标 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Z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诗洋;产学研合作中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下基于吸收能力的组织间协同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37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