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1 13:41

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前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状况是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文章对城乡中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的状况作一比较。着重阐述城乡中学生在接受文言文的过程中,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环境、学习技能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旨在对文言文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乡中学生,学习动机,比较研究,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中文言文的比例由过去的20% 增加到40%,教学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1文言文的教学引起了空前的关注,许多教师都致力于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成功的教学改革应基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充分了解。那么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的实际情况怎样呢?是什么因素促使城乡中学生在接受文言文方面存在差异呢?如何有效激发城乡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其学习质量与效率呢?这是许多教师和家长经常困惑且颇为关注的问题。主动学习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制约学习行为和学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形成和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以为,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不同,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以及支配学习的优势动机可能不同,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其倾向程度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本文对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作了一些研究,以期对当前语文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一、城乡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之差异


兴趣是心理科学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选择性和内在倾向性,是随意识的产生而出现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培养发展起来的。兴趣可以增强人们的注意,,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学习兴趣是学生的意识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内在选择性和内在倾向性。任何教学活动都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城乡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习惯之差异
三、城乡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动机之差异

四、城乡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环境之差异


五、城乡中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技能之差异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基本采用串讲加古代汉语知识介绍的方式,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元学习技能的培养,这种教学,使学生上课忙于记词义,记译义,只注重对文言文知识的记忆储存,不注意培养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以及对古人思想感情的分析、评价等。○8其实,课本中的范文只是我国优秀古文之沧海一粟,只有通过课文教学培养起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他们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汲取养分,只有改变文言文教学现状,树立以培养学生元学习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甚至语文学习的整体素质。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读通,读懂原文,通过反复朗读来理解字、词、句的意义和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在指导诵读的过程中,除了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和释文以外,特别要帮助学生解决长句、难句的断句,要把学会正确断句作为朗读这一教学环节中的主要目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理解句意。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提前自读课文的习惯,并学会了一些自读的方法,如以注释为无声的老师,边看注释边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便做上记号,以备提问;对某些短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当堂完成背诵等。由于坚持先让学生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内容,确保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载体,而作为现代的活的语言——白话文的发展,也需要继承古代书面语言文言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语言精华。吕叔湘先生说“使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9在文言文教学中实施五步教学法,让初中学生在打下一定的古文基础的同时,形成一种元学习的技能,实际上是交给学生一把在将来能够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大门的钥匙,便于从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吸取营养,继承发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并提高对祖国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在分析城乡中学生接受文言文差异的同时,关键在于懂得如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了教师的主导价值,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了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它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全面素质。更好地缩短城乡中学生在接受文言文方面的差距。教师家长首先应加强对学习的高度认识,在明理基础上辅以科学的学习方法。应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帮助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避免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的强制做法。○10应更好地优化教育环境,建设富有创造性的教师队伍,考试内容形式多样化,笔试与口试、原理与操作相结合,使中学生既能生动活泼地学习,又能灵活自如地探究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注释


1.郑新蓉、易进.《我国城乡中学生学习与发展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4(1):P211

2.郭德俊.《成就目标对城乡中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5):P49
3.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P37
4.李洪玉、何一粟.《城乡中学生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P311
5.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P226
6.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P121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P109
8.曾祥芹.《文言文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P421
9.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P320

10.林炜彤.《文言文教育论著与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P167


参考书目


1.李洪玉、何一粟.《城乡中学生学习动力》.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曾祥芹.《文言文与语文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6.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7.林炜彤.《文言文教育论著与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
 




本文编号:44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4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0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