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离职倾向:中国环境下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离职倾向:中国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索个人-组织匹配的中介作用和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研究组织进入过程的一个作用机制,搭建一座联系组织社会化策略和新员工工作态度(主要是离职倾向)的桥梁。在此基础上,讨论相关的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方式,采用组织社会化策略、个人-组织匹配(客观与主观)、领导-部属交换(LMX)、离职倾向等5份量表。通过在多家国内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以及向企业工作人员随机发放问卷取得数据,以层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变量关系和结构模型的拟合性。 本研究发现,个人-组织匹配是组织社会化策略和新入职员工离职倾向的中介变量,起完全中介作用;领导-部属交换在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个人-组织匹配的关系上起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进一步讨论在中国环境下,组织进入过程的作用机制,员工和组织的匹配性与上司下属的关系在该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管理目标就是使员工更好地融入组织、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 除了上述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本文还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除了直接询问员工的主观匹配程度,还通过间接测量获取了个人-组织匹配的客观数据,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客观,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本文根据最新的方法论,利用无约束结构模型进行了潜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尝试之一,在研究方法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策略 离职倾向 个人-组织匹配 领导-部属交换 新入职员工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C936;F27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1 前言6-8
- 1.1 研究背景6-7
- 1.2 研究流程与对象7-8
-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假设8-22
- 2.1 组织社会化策略:含义、维度与测量方法8-11
- 2.1.1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含义和维度8-10
- 2.1.2 组织社会化策略的测量10-11
- 2.2 个人-组织匹配的含义、结构与测量11-13
- 2.2.1 个人-组织匹配的含义和结构11-12
- 2.2.2 个人-组织匹配的测量12-13
- 2.3 领导-部属交换的含义、结构与测量13-15
- 2.3.1 领导-部属交换的含义13-14
- 2.3.2 领导-部属交换的结构与测量14-15
- 2.4 离职倾向的含义与测量15-16
- 2.4.1 离职倾向的含义15-16
- 2.4.2 离职倾向的测量16
- 2.5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16-22
- 2.5.1 组织社会化策略和离职倾向16-17
- 2.5.2 组织社会化策略和个人-组织匹配17-18
- 2.5.3 个人-组织匹配和离职倾向18
- 2.5.4 个人-组织匹配的中介作用18-19
- 2.5.5 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19-22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2-25
- 3.1 研究对象22
- 3.2 研究工具和方法22-23
- 3.3 量表和测量方法23-25
- 4 结果25-48
- 4.1 量表评价25-27
- 4.1.1 验证性因子分析25
- 4.1.2 变量区分效度的验证性检验25-27
- 4.2 数据统计和假设检验结果27-48
- 4.2.1 调查样本的信息27-28
- 4.2.2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相关系数和假设1、2、3检验结果28-30
- 4.2.3 中介作用(假设4)检验结果30-33
- 4.2.4 调节作用(假设5和假设6)检验结果33-46
- 4.2.5 结果汇总与模型修正46-48
- 5 讨论48-51
- 5.1 研究结果讨论48-49
- 5.2 探索性研究49-51
- 6 结论与建议51-54
- 6.1 理论贡献51
- 6.2 实践意义51-52
- 6.3 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52-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附件58-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贡;刘亚铎;;基于组织承诺调查分析的管理对策探讨——以广州市星级酒店员工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顾远东;;工作压力如何影响员工离职?——基于Maslach职业倦怠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3 王取银;何小艳;;珠三角导游人员薪酬满意度调查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丽;李晖;赵慧敏;;中学教师情绪智力、情感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12期
5 袁中波;;现代企业员工离职问题关系研究[J];现代商业;2011年26期
6 张升飞;;员工工作时间对工作满意、组织承诺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红;;新员工主动离职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8 李山根;凌文辁;;团队—成员交换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年07期
9 吉云;;态度变化能预测家族企业职业经理忠诚度吗?——个人特质的调节作用[J];产经评论;2011年03期
10 许峻桦;;探析基层央行人才流失的动因及对策建议[J];时代金融;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进有;乔坤;;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元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王拓;赵曙明;;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冯俭;张立明;;工作压力、离职倾向与工作绩效:基于Meta-Analysis的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刘微;游旭群;;中国文化情景下P-S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效应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晓辉;宁元元;朱月龙;;外企工人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于海涛;李永鑫;赵国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韫黎;陆昌勤;;挑战-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唐震;郭娜;胡兴球;;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祝金龙;石金涛;解志韬;;员工主动性人格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检测一个路径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中权;;外企中国员工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大因素影响职工离职率[N];组织人事报;2009年
2 黄伟;留住员工,“兵头将尾”很关键[N];新华日报;2011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游婕;职业枯竭现代人的杀手?[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陈方;员工忠诚度管理的五个阶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立 董娟;反周期操作:低谷时期囤积人才[N];中国经营报;2008年
6 赵之心;真的是“医不自治”?[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陈宏;构建和谐环境 解决教师心理危机[N];光明日报;2008年
8 孙姗姗;用“归属感”留住中层经理人[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9 骆静邋廖建桥;员工工作投入未来研究展望[N];工人日报;2007年
10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张健;如何应对中小企业的HR管理难题[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雅楠;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员工离职倾向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凌玲;员工培训对组织承诺、离职倾向的影响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黄春生;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相关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孔凡晶;民营科技企业员工组织公平对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的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林长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其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李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张家瑞;民营企业领导—员工“关系”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陈志霞;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组织文化认同、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武绒绒;企业激励制度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文杰;导游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于洁;建设工程领域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5 张希颖;影响“80后”电话销售员工离职倾向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6 周鸿飞;MBA学生离职倾向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栾姝;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娜;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风险认知对工作投入与离职倾向影响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9 余晓娟;某企业员工满意度、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10 王海蛟;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组织社会化策略与新员工离职倾向:中国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6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