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拉开档次法稳定性分析及改进

发布时间:2017-06-27 08:02

  本文关键词:拉开档次法稳定性分析及改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采用随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分别从增添异常对象和极端样本两个方面对拉开档次法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结论。在此基础上,基于"因子分析"提出了拉开档次法的改进方法,算例部分的分析表明该方法因兼顾了同类数据之间的内部差异,能够削弱"异常值"对原始数据的干扰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方法的稳定性。最后,指出拉开档次法适用于评价指标数目较少的评价问题,而基于"因子分析"的改进方法则适合于数据数目较多且指标有相关关系的评价问题。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综合评价 拉开档次法 随机模拟 因子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7103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130406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3YJC630048)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0引言综合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所进行的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1],因具有操作过程透明、结果可再现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管理、工业工程及决策管理等众多领域,迄今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10]。按照评价信息集成过程中是否有人为因素的介入大致可将评价方法划分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梁莱歆,王正兵;“拉开档次”综合评价法于企业R&D绩效评价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戚宇;郭亚军;郭英民;;主观信息嵌入式的拉开档次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3 陈衍泰,陈国宏,李美娟;综合评价方法分类及研究进展[J];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4 郭亚军;马凤妹;董庆兴;;无量纲化方法对拉开档次法的影响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5 王宗军;综合评价的方法、问题及其研究趋势[J];管理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6 白雪梅,赵松山;多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劣判断研究[J];统计研究;2000年07期

7 易平涛;高立群;郭亚军;;基于多源密度信息集结算子的组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12期

8 王应明;运用离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多指标决策与排序[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7期

9 江兵,朱春林,杨蕾;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的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J];运筹与管理;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果;辛勇;;基于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注塑工艺参数优化[J];工程塑料应用;2008年01期

2 刘云;王保民;;MLS评价法在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防科技;2011年09期

3 戴华娟;刘国买;;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承包商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丁春;盛周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南淝河水质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5 黄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6期

6 宋巧娜;;基于证据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7 邹永红;谭建林;;基于属性差异度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水稻优选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8 李成砚;廖允成;;杨凌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9 张莉莉;西凤茹;;地市分公司个性优势视角下的辽宁移动数据产业竞优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盛周君;孙世群;王京城;倪小东;褚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河流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冲;任爽英;黄璐;冯冰;刘春;董丽;;基于AHP法的东方百合切花品质综合评价体系[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2 杨礼茂;;基于Internet环境的企业品牌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美娟;陈国宏;林元庆;;基于漂移度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曾鸣;贾俊国;张婷;王鹤;;输配电企业电能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微微;石春生;赵圣斌;;具有速度特征的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唐志杰;杨保安;田宏钟;;基于多种异性知识的综合评价问题求解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申冬华;邓若鸿;李晓轩;;科研机构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欣;郭彦峰;付云岗;颜钰;;电子产品包装防护系统的综合评价[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余顺坤;袁家海;何永贵;;基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的管理咨询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美娟;陈国宏;陈衍泰;蔡彬清;;基于粗糙集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民;面向网络社区聆听客户声音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晓梅;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君昂;油茶林健康经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肖彦;低碳生态经济视角下钢铁企业综合绩效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梁强;人口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陈颖;创意产业集聚区环境对创意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7 付博;基于GIS和遥感的长春市宜居性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施慧;“两型电网”发展建设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9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可;面向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惊涛;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秋;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车流稳健控制方式[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永宾;居住区景观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初探[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周波;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庆芳;丘陵区土地整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良;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质量控制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郭冬雪;船舶首部结构装配序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房士吉;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翟秀林;D超市绩效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曾慧;基于外部性特征的政府投资高速公路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亚军,何延芳;我国1994-2001年财政支出状况的综合评价[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2 潘德惠;郭亚军;;城市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城市问题;1985年01期

3 王学军;郭亚军;兰天;;构造一致性判断矩阵的序关系分析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易平涛;郭亚军;张丹宁;;意见分歧特征下多评价结论协商组合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5 陈国宏,陈衍泰,李美娟;组合评价系统综合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张钟俊;;综合即创造[J];系统工程;1983年01期

7 刘豹,许树柏,赵焕臣,和金生;层次分析法—规划决策的工具[J];系统工程;1984年02期

8 张启人;加紧发展软科学 努力探讨新体制[J];系统工程;1986年05期

9 王浣尘;系统工程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十个结合[J];系统工程;1986年05期

10 熊文涛;齐欢;雍龙泉;;一种新的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客观权重确定模型[J];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2 顾基发;;评价方法综述[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郭仲伟;徐联仓;朱力群;曹跃和;;宏观质量评估的理论与方法[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月;曲坤;林美艳;;因子分析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姜飞;文毅荣;;基于因子分析的汽车上市公司赢利能力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7期

3 郭志博;徐晓明;金浩;薛明华;;河北11个省辖市竞争力的因子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4 冯秀荣;王斌;;影响二手车价值的因子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5 吴碧英;吴晓琪;;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再就业行为研究[J];东南学术;2008年02期

6 熊延忠;孙涛;;江苏省各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因子分析[J];江苏商论;2008年06期

7 李治国;王钰茹;;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力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7期

8 王超;张萌萌;;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17地市的因子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0年SC期

9 姜冰;;基于因子分析的畜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10 常琦;;基于因子分析的邮政投递员满意度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志敏;;个股投资价值识别的因子分析法应用[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四海;;影响广州高校研究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子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余金生;李裕伟;;地质因子分析基本问题[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3)[C];1982年

4 温红梅;韩晓翠;;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房地产业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双旭;江用文;周炎花;;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价[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6 杨万才;;我国电讯业发展状况的因子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沈华;岳昌君;丁小浩;;基于因子分析的教育不平等国际比较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沈玉晗;乔磊;姚晨;;基于均值-风险模型和因子分析法的积极投资组合实证研究[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林军;周红;吕凤兰;胡俊杰;张鑫;;因子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快速筛选高危害化学品[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樊玮;贾丹华;;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农村信息化现状的实证研究[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大摩量化配置拟任基金经理 张靖;运用多项因子分析行业投资价值[N];上海证券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慧;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春忠;学生成绩评价中的因子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2 任福匀;因子分析法在我国股票市场行业投资价值评价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05年

3 孙星;因子分析法在江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陈弘;基于因子分析对信用评级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霞;基于因子分析的心算脑电图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王泽平;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汽车行业业绩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7 曹光;山东省金融业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年

8 顾敏;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谢思龙;福建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因子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4年

10 徐振灵;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银行绩效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拉开档次法稳定性分析及改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8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88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