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
本文关键词: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采用仿真方法从创新效率的角度对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下的最优集体创新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以较高的平均聚集系数为特征的规则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在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以较高的小世界系数为特征的小世界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当产业生命周期进入成熟期以后,以较短的最短路径长度为特征的随机网络具有最高的集体创新效率。本文通过对上述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上述结果是由以下三个层次的原因造成的。第一,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知识特征和技术机会。第二,产业知识特征会影响产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企业实现知识重组的能力,而技术机会的多少会影响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的能力。第三,较高的网络平均聚集系数有利于促进知识流动,而较短的平均最短路径长度有利于企业搜寻并发现创新机会。最后,本文提出了以上结论对创新政策制定者的一些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临沂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生命周期 集体创新 网络结构 效率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973017,71172044,71273047) 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20120092110039)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招标项目(2011ZDAXM009)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09JD018)
【分类号】:F270;C931.1
【正文快照】: 1引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在当前的高度竞争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下,需要对创新效率给与特别的关注,因为此时企业需要尽可能快地推出新产品,组织需要快速地响应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因此本文从效率的角度对创新进行研究。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建瑜;王文平;;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1期
2 郑吉昌,夏晴;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与进入模式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04年04期
3 姚建华;陈莉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评述[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陈子凤;官建成;;合作网络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5 张兵;王文平;;非正式知识网络关系强度分布与知识流动小世界[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舒娅;;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阶段研究[J];北京汽车;2010年03期
2 张林;唐艳萍;;知识经济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研究新趋势[J];东南亚纵横;2010年06期
3 刘凤朝;马荣康;姜楠;;区域创新网络结构、绩效及演化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13年01期
4 刘家树;菅利荣;;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技术创新过程不确定性测度[J];系统工程;2012年12期
5 张瑜;菅利荣;皮宗平;罗茜;;基于无标度网络的产学研合作网络模式[J];系统工程;2013年05期
6 李莉;;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国际化比较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7期
7 刘庆林;廉凯;;FDI与外包:基于企业国际化模式选择的对比分析[J];经济学家;2007年02期
8 海本禄;聂鸣;;国际化、创新与企业绩效: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2年04期
9 杨春晖;;基于下游产业生命周期的资源供应商策略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0 赵建瑜;王文平;;基于知识特征的不同产业转移模式及其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常姝;;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发展战略初探[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李永立;吴冲;胡冬冬;吴世堂;;基于树形网络分析的短信种子用户挖掘模型及其实证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汤清;广东省金融支持下的产业转移溢出效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林德昌;基于资源网络理论的新服务开发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颖华;港航产业成长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张箐;搜索引擎类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齐亚伟;环境约束下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6 宋东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网络结构及其运行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7 周丽萍;基于产业结构演进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梅;区位优势分析视角下我国服务业FDI路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韩兆国;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手机企业创新绩效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邹奕杰;人力资本与服务业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满菲;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秀莉;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6 任晓娟;神木县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景观生态响应及规划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占辉;JY房地产集团成本管理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俊增;我国银行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乔瑾瑾;温岭市制鞋产业升级路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10 曾嵘;中国电信固定电话业务生命周期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吉昌;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与特点[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2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3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4 赵张耀,汪斌;网络型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5 蔡宁;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以海正药业技术创新网络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6 王益民,宋琰纹;服务业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12期
7 姚小涛;张田;席酉民;;强关系与弱关系:企业成长的社会关系依赖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8 翁清雄;胡蓓;;国外知识转移模型的研究进展[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3期
9 刘芳,欧阳令南;跨国公司知识转移过程、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10期
10 张兵;王文平;;知识流动的小世界——基于关系强度的观点[J];科学学研究;2009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雪莲,周玉宏;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1期
2 张彭波;;企业多元化战略问题研究[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5年04期
3 庞茂峰;邢桂华;;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合理定位[J];甘肃农业;2006年10期
4 王晓俊;;企业技术创新分析——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25期
5 唐红涛;;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营销战略动因分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左志方;;产业生命周期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7 韩志娟;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年09期
8 杜剑;;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10期
9 马智利;田嵛玮;;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合作动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3期
10 刘会齐;李华;;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战略管理[J];兰州学刊;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宏铎;杨昌胜;李e,
本文编号:491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49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