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生成机制阐析与运行机制构建——组织间关系解释理论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生成机制阐析与运行机制构建——组织间关系解释理论及其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组织间关系,特别是组织间合作关系,是组织理论研究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组织间关系理论主要包括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社会逻辑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四个研究视角,以及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选择理论和新制度主义学派所强调的制度趋同变迁等六大理论。从组织间关系的视角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组织间合作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在具体实施中一是要厘清生成机制和本质机理,二是要建构合理的运行机制。
【作者单位】: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组织间关系 解释理论 校企合作 生成机制 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世界城市建设背景下旅游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JA110290),主持人:王美萍
【分类号】:C936
【正文快照】: 组织理论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形成的标志是1958年马奇(March)和西蒙(Simon)合著的《组织》一书出版。1965年,马奇出版《组织手册》证实“组织”已成为学者们广泛关注的对象,也被认定为“组织研究”诞生的标志[1]。组织间关系是组织理论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职业教育校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费显政;;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不同学派述评与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2 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3 费显政;;新制度学派组织与环境关系观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年08期
4 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最新研究视角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01期
5 罗珉;;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三良;;创业氛围:不同地区企业创生行为差异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虞宝桃;;论大学院系领导与管理过程中的互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4 曹飞;;社会权利交换视角下的农民工组织维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5 强晓华;查晓虎;;大学生的文化资本及其在职业获得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万江红;陈炉丹;;农村借贷行为未果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湖北两地农户的调查[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7 马姝;;论功能主义思想之于西方法社会学发展的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2期
8 刘霞,张丹;组织学的旧范式和复杂新范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田小红;;比较研究论述的形成——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部分文献的内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10 欧阳艳文;;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利与弊[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勃潮;;论贵州京剧院文化管理体制改革[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徐湘林;;政治发展、政治变迁与政策过程——寻求研究中国政治改革的中层理论[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6 何威;;QMC研究初探[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7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秦星野;;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潘成忠;史霄;;网络文化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冲击[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宏姣;;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社区参与问题与对策建议[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史宝康;企业网络能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5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薇;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吴恺;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许凤娟;基于管理熵的网络组织协调控制能力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欢;库克的交换网络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泓;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芳;孤独症儿童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元勋;江西省乐安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锐;场域结构的主体之维[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鸿举;群体性事件应对[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校企合作结出丰硕成果[J];广西纺织科技;2007年02期
2 王风刚;;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3期
3 刘学红;许琰;;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08期
4 余古;Jack;;天缘电子 以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定制人才[J];音响改装技术;2008年11期
5 ;加强校企合作吸引优秀人才——内蒙古正大与内蒙农大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签署校企合作协议[J];饲料博览;2009年07期
6 桐年;;北京工贸 创校企合作典范 育印刷行业英才[J];印刷技术;2009年14期
7 袁春妹;;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J];纺织服装周刊;2009年13期
8 黎丽;;浅析影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三大因素[J];经营管理者;2011年08期
9 徐雪亚;;企业冠名班级 深化校企合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3期
10 潘洋;;校企合作,为中国广告发展提速[J];广告人;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旭;陈群辉;;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支芬;刘在云;田建敏;;校企合作共建电子商务专业的初步探索[A];全国计算机网络应用年会论文集(2001)[C];2001年
3 杨聚庆;姬生;;高职教育集团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齐现伟;辛全仓;杨辉;董林;张云健;;基于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的校企合作网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A];Proceedings of 2011 National Teaching Seminar on Cryptograph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NTS-CIS 2011) Vol.1[C];2011年
5 汪燕;;校企合作稳定的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孙建辉;;校企合作技术创新的过程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解鹏;邬雨刚;;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二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刘汉卿;程洪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培养专业技能人才[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9 汪一鸣;赵鹤鸣;杨德生;;政府搭桥,校企合作,走出一条人才培养的新路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秦立春;胡红卫;;发达国家政府重视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宁;上海校企合作“升级”[N];解放日报;2003年
2 ;借助校企合作 构筑创新服务体系[N];经济视点报;2009年
3 记者 孙蕾;宁职院与四企业开展校企合作[N];宁波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时晓玲;校企合作的“宝安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撰稿人 廖小春;校企合作结硕果 产学结合育人才[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记者赵s
本文编号:505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50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