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结构复杂性的适应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20:14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结构复杂性的适应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认知 结构复杂性 IT/IS变革 复杂适应理论 认知负载比


【摘要】:“适应”问题一直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本质上是系统(或子系统)内两个或多个变量(因素)之间的一种对应状态(离散变量)或恰当的数量关系(连续变量),当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适应”关系或达到“适应”状态时,系统(或子系统)具有理想的绩效输出,否则系统绩效则不理想。信息技术要素是当今组织管理领域一个重要的管理变量,在组织的信息技术变革过程中,“适应”问题同样受到关注,人们关注组织加入信息技术要素后如何对组织进行再设计(重构各种管理要素)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价值,关注如何才能生产出更加满足组织用户需要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提高信息系统实施的成功率。信息技术在技术层面上是对信息进行存储、通讯、处理计算的技术,其对组织的作用可以类比于人类认知系统的部分功能,可以说信息技术本质上是扩展组织认知功能的技术。然而,在现有有关信息技术适应问题的众多研究维度中,组织认知维度的适应问题鲜有涉及。本研究将企图填补这一空白,把组织作为一个认知主体,从认知复杂的视角以熵复杂性为指标,研究组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变革过程中组织认知与结构复杂性的适应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按照以下内容展开: 1、构建用于研究IT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复杂性适应问题的复杂适应理论(第3章)。复杂适应理论包括三个有机的部分,一是关于复杂的三个世界的划分,二是由复杂、知识、技术等几个概念组成的若干个命题,三是复杂适应熵不等式。本部分首先对“复杂”概念进行剖析,分析复杂性的三要素(认知主体、认知中介和认知客体),统一对复杂概念的认识;其次,基于对复杂性的认识,提出复杂性视角下新知识观和新技术观命题,沟通复杂-知识-技术-信息系统等几个关键概念的逻辑关系。最后,基于系统控制理论中的系统必需变异度定律,提出组织系统认知层面的复杂适应熵不等式,以此作为IT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组织结构复杂性适应关系的判断标准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2、提出分析组织问题域认知复杂性的认知图式概念模型和基于流程-活动分析的建模方法,并设计衡量组织问题域认知复杂性的指标和计算方法(第4章,第5章)。本部分将给出以图论中“图”为表达形式,以数据库科学中“实体”、“联系”等概念做节点要素的组织问题域的认知图式概念模型;设计通过对组织问题域进行“流程-活动”分析而实施建模的方法;并以认知图式为基础,提出三个衡量组织认知复杂性的指标(静态复杂性、熵复杂性和认知负载比)。 3、通过案例展示组织认知图式建模方法和复杂性指标计算,验证理论的合理性(第6章)。本部分以某一家因成功实施信息化变革而改善订单交货期的制造企业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对其目标问题域信息系统实施前后进行认知图式建模、流程活动分析、静态复杂性计算、熵复杂性计算与认知负载比计算,并基于案例数据和信息系统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解释了复杂适应理论的应用、组织认知图式建模方法和复杂性指标计算方法。 本文创新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认知复杂视角研究了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组织结构复杂性的适应问题,明确提出了在组织层面上复杂适应性问题的理论判别标准——复杂适应熵不等式。 (2)提出了由复杂、知识、技术和适应等概念及相关命题构成的复杂适应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组织需要处理的复杂性增加,需要调整自身认知结构以捕获更多的复杂性;在组织认知能力有限的前提下,组织可以通过运用知识和采纳技术来捕获更多的复杂性,知识是对复杂的简化,技术是对知识的固化;在组织认知结构发生变革的过程中,需满足复杂适应熵不等式以维持复杂处理需求与复杂处理能力间的平衡状态。 (3)设计了对组织问题域的认知复杂性进行分析的认知图式概念模型和基于流程-活动分析的建模方法,并提出了衡量组织问题域认知复杂性的多个指标和计算方法,其中熵复杂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较有特色。 (4)设计了组织信息技术变革的认知负载比指标,揭示了组织与信息系统成功变革的内在规律——认知负载比递增规律。
【关键词】:组织认知 结构复杂性 IT/IS变革 复杂适应理论 认知负载比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P3;C936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1
  • 目录11-14
  • 图表14-17
  • 1 绪论17-40
  • 1.1 研究背景17-21
  • 1.2 研究目标21-22
  • 1.3 关键概念22-29
  • 1.3.1 组织22-23
  • 1.3.2 IT/IS变革23-25
  • 1.3.3 认知25-26
  • 1.3.4 复杂26-27
  • 1.3.5 适应27-29
  • 1.4 研究方法29-34
  • 1.5 论文创新点34-36
  • 1.6 文章结构36-39
  • 1.7 本章小结39-40
  • 2 文献综述与基础理论40-69
  • 2.1 文献综述40-57
  • 2.1.1 适应问题在组织管理中的研究40-49
  • 2.1.2 组织的结构复杂性49-52
  • 2.1.3 组织认知与认知图式52-57
  • 2.2 基础理论57-66
  • 2.2.1 物理符号系统假设57-59
  • 2.2.2 生命系统理论59-62
  • 2.2.3 认知负载理论62-65
  • 2.2.4 必需变异度定律65-66
  • 2.3 本章小结66-69
  • 3 复杂适应理论69-94
  • 3.1 三个复杂世界69-72
  • 3.2 复杂性三要素72-77
  • 3.3 复杂性知识观77-79
  • 3.4 复杂性技术观79-83
  • 3.5 基于复杂的适应标准83-91
  • 3.5.1 必需变异度定律解析83-87
  • 3.5.2 复杂适应熵表达式87-90
  • 3.5.3 适应模式90-91
  • 3.6 复杂适应理论在本文的应用91-92
  • 3.7 本章小结92-94
  • 4 组织结构复杂与认知模型94-119
  • 4.1 相关建模理论基础94-100
  • 4.1.1 结构化概念模型95-96
  • 4.1.2 概念图工具96-99
  • 4.1.3 实体联系模型99-100
  • 4.2 构建组织认知图式模型100-106
  • 4.2.1 组织认知图式模型要素101-104
  • 4.2.2 组织认知图式表示104-105
  • 4.2.3 组织认知图式模型特点105-106
  • 4.3 认知图式建模步骤106-117
  • 4.3.1 问题域流程分解109-112
  • 4.3.2 问题域活动分解112-113
  • 4.3.3 实体联系分析113-116
  • 4.3.4 问题域认知图式合并116-117
  • 4.4 本章小结117-119
  • 5 基于认知图式的复杂性度量119-133
  • 5.1 复杂性度量一般分析119-121
  • 5.2 复杂性量化指标121-128
  • 5.2.1 静态复杂性指标121-125
  • 5.2.2 熵复杂性复杂指标125-128
  • 5.3 IT/IS变革适应性判断指标128-131
  • 5.4 本章小结131-133
  • 6 案例分析133-163
  • 6.1 案例背景133-137
  • 6.2 复杂适应理论分析137-141
  • 6.3 认知图式建模141-150
  • 6.3.1 产品设计师图式142-143
  • 6.3.2 计划专员图式143-144
  • 6.3.3 采购专员图式144-145
  • 6.3.4 车间主任图式145-147
  • 6.3.5 发运员图式147-148
  • 6.3.6 问题域整体图式148-150
  • 6.4 静态复杂150-151
  • 6.5 熵复杂性151-161
  • 6.5.1 分角色熵复杂性计算152-158
  • 6.5.2 问题域整体CE计算158-159
  • 6.5.3 结果分析159-161
  • 6.6 问题讨论161-162
  • 6.7 本章小结162-163
  • 7 结论与展望163-169
  • 7.1 研究结论163-166
  • 7.1.1 主要贡献163-165
  • 7.1.2 与现有理论的关系165-166
  • 7.2 研究局限性166-167
  • 7.3 研究展望167-169
  • 参考文献169-18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80-181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项目181-182
  • 致谢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渊博;杜纲;吕佳;;结构复杂性度量和复杂结构组织[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生成系统[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10期

3 陈娟;;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任务管理的应用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达庆利,胡晓翔;虚拟企业类生物化模型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万伦来,达庆利;虚拟企业类生物机制及其生态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许涛;荣玫;;组织认知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方向[J];发展研究;2008年08期

7 宋华岭;刘丽娟;李金克;彭永祥;Cornelis Reiman;;企业车间系统结构与工艺复杂性多维度评价[J];管理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8 潘文林;;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的实用规则[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01期

9 蔡曙山;;认知科学研究与相关学科的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10 吕晓俊;;共享心智模型与组织文化的关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闫安;企业生命体的行为与理性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陈文波;基于知识视角的组织复杂信息技术吸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变革背景下组织认知与结构复杂性的适应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认知 结构复杂性 IT/IS变革 复杂适应理论 认知负载比




本文编号:511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511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