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被纳入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布局当中,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在咨询需求、主体结构、制度供给、管理模式、支撑资源、产品推广等方面存在困境。借鉴国际经验、依托具体国情,实现转变观念、改善存量、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升管理、巩固基础、注重推广是新型智库的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 困境 对策
【分类号】:C932
【正文快照】: 智库是旨在影响公共与私人部门决策的专业性机构。改革开放以来,智库在中国获得长足发展,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卫生文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对智库的关注更是与日俱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新构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2 占学识;;国家治理视域中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3 胡锐军;宝成关;;创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完善智库建设七项机制[J];人民论坛;2013年3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伟;;充分发挥图书情报机构的专业智库功能——以陕西省图书情报界专家参与宝鸡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为例[J];当代图书馆;2013年01期
2 夏春海;王力;;智库研究与国家软实力提升:观照国际经验[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杨尚东;;全球智库发展实践、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管理现代化;2014年01期
4 肖飞;李习文;;国际智库全媒体传播能力建设经验浅析[J];对外传播;2015年07期
5 林跃勤;;论新兴大国崛起的理论准备[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6 袁琳;王莹;;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智库:职能、特点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04期
7 薛秀娟;魏华;;顾问团制度在行政机关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世纪桥;2014年05期
8 王佳宁;罗重谱;;西部12省(区、市)经济发展战略定位比较及其评估[J];改革;2012年06期
9 王建梁;郭万婷;;我国教育智库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9期
10 李名梁;王文静;;天津市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J];天津电大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辰;现代国家治理视野下中国执政党决策机制的变革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艳;我国政府决策咨询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D];南京大学;2013年
2 张楠;布赖恩·琼斯的决策制定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3 王卓伦;中国外交智库的决策参与研究[D];外交学院;2014年
4 郝林;西部智库发展及其影响力提升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朱贝;我国民间智库能力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淑新;;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2 李瑞昌;关系、结构与利益表达——政策制定和治理过程中的网络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4 薛澜;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以政策过程为中心的改革之路[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曹永森;;从政治沟通看政治决策的民主性和开放性——中西方智库、媒体的比较分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蒋硕亮;;政策网络:政策科学的理论创新[J];江汉论坛;2011年04期
7 李占峰;金家厚;鲍宗豪;;中国智库发展亟需理念和制度创新[J];开放导报;2011年06期
8 单卫国;;推进智库建设提升国家和企业软实力[J];理论视野;2014年05期
9 朱旭峰,苏钰;西方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基于社会结构的影响力分析框架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12期
10 孙志茹;张志强;;基于信息流的思想库政策影响力分析框架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2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 王荣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李伟;[N];人民日报;2014年
3 刘恩东;[N];学习时报;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雅华;;“中国特色”与“伪中国特色”[J];经营管理者;2007年02期
2 祝阅武;;第二届中国特色镇发展论坛暨中国镇长论坛将在京举行[J];经济;2007年11期
3 李若谷;;坚持中国特色 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十七大精神体会[J];中国金融家;2007年12期
4 李学勇;;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J];中国科技投资;2008年04期
5 马晓燕;;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0期
6 阎丽红;;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中国特色取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曾仕强;;销售也讲中国特色[J];建材与装饰(上旬刊);2008年11期
8 成思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本土化体系刻不容缓[J];管理观察;2009年01期
9 侯彪;;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J];管理观察;2009年08期
10 贾杰;;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贡献[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宪朝;;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的灵魂[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韩柱;;高校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格芳;;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8年
4 范浩卿;;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5 王春峰;侯远长;;在改革开放中创新中国特色发展观[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倪光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中国特色的信息化[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袁秉达;;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度思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8年
9 赵惠娟;苏瑞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一致性[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10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2009年第一版][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心阳;“中国特色”论[N];北京日报;2007年
2 刘昆;广西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光明日报;2007年
3 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 宋育英;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4 张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N];金融时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发展见证中国特色[N];凉山日报(汉);2007年
6 何民捷;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人民日报;2007年
7 邓岩;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N];人民日报;2007年
8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校长 g?迪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N];新疆日报(汉);2007年
9 曹友华;坚定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之路[N];战士报;2007年
10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朱正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青年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构论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于建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苏星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田瑞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许瑞;中国特色的预防腐败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6 魏红英;有中国特色国家结构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梦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杨佳瑛;民主的中国特色[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杨宏庭;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阮东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沙沙;试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D];长春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鹏;构建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张彦;论中国特色公共领域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彩利;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与价值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文本传播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途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6 徐文玲;转型期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常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与创新的探析[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严云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基础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刘勋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因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白加良;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20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57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