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管理理论论文 >

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

发布时间:2017-09-13 06:23

  本文关键词: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汶川地震 风险感知 心理行为 应急管理


【摘要】:突发性灾害如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使灾区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灾害风险,导致人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过去学者对风险感知的研究致力于定性和定量描述风险感知特征及理论发展框架,而将风险感知与地震等突发性灾害相结合的研究在国内外文献中寥寥无几,且从微观层面,系统地探讨地震中各种因素对个体的风险感知与心理健康、应对行为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文章更为匮乏。 本研究所开展的地震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政府应急管理研究以汶川特大地震为实证研究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公众面对地震灾害时的风险感知特征,获得人们在地震等突发性灾害中的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及其与公众需求、恐惧、从众等心理行为的关系,进而提出了风险沟通和应急管理对策建议。研究结论表明地震灾害中公众的风险感知在不同的时间、地域、人群中存在动态变化特征;突发性灾害中的各种信息因素和对灾害的控制感是影响风险感知的直接因素;恐惧和从众程度高低在不同人群中存在差异,且与风险感知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需求及其满足情况会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心理行为;风险感知对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乐观和信心、积极应对行为和回避应对行为具有影响。从分析结果可知,风险感知是引发人们产生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反应的核心中介变量,也是应急风险管理应考虑的中心问题。 本论文的理论贡献体现在:(1)系统的研究了突发性灾害中风险感知的动态变化,为风险感知的理论研究起到了重要补充。(2)从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地震灾害中公众风险感知和心理行为关系的整合模型,既充分考虑了灾害中影响公众风险感知的因素,也揭示了风险感知对公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行为的作用机理,对风险感知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提炼与整合。(3)以突发性灾害为背景,研究了从众行为在各种不同群体中的差异,首次构建了从众行为与个体的风险感知、无助感、恐惧等变量之间的关系,为从众成因理论的完善和跨情境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4)以风险感知为核心,基于风险感知与恐惧、从众、需求等心理行为的研究分析结果,围绕人这一主体提出突发性灾害中的风险沟通策略及应急管理机制,为有效的应急管理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汶川地震 风险感知 心理行为 应急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39;D63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23
  • 1.1 引言11-15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问题的提出12-15
  • 1.2 研究意义15-17
  • 1.2.1 理论意义15-16
  • 1.2.2 实践意义16-17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17-19
  • 1.3.1 研究目标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1.4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19-23
  • 1.4.1 技术路线19-20
  • 1.4.2 结构安排20-23
  • 第2章 文献综述23-39
  • 2.1 风险感知及其相关研究23-27
  • 2.1.1 风险和风险感知的内涵23-24
  • 2.1.2 风险感知的理论范式24-26
  • 2.1.3 风险感知的影响和调节因素26-27
  • 2.2 恐惧理论相关研究27-29
  • 2.2.1 恐惧的产生及其与风险感知的关系27-28
  • 2.2.2 恐惧引发的心理和行为结果28-29
  • 2.3 从众理论相关研究29-31
  • 2.3.1 从众的内涵29-30
  • 2.3.2 从众的解释理论30-31
  • 2.4 需求及其与风险感知的关系31-34
  • 2.4.1 需求理论的发展31-33
  • 2.4.2 需求的满足及其与风险感知的关系33-34
  • 2.5 行为决策相关研究34-35
  • 2.6 风险沟通与应急管理35-37
  • 2.7 研究现状的总体评述37-39
  • 第3章 突发性灾害风险感知及其整合模型分析39-63
  • 3.1 引言39-41
  • 3.2 研究方法41-42
  • 3.2.1 变量的测量41
  • 3.2.2 数据收集41-42
  • 3.3 重灾区与非重灾区的对比分析42-50
  • 3.3.1 风险感知大小程度分析43-44
  • 3.3.2 风险信息因素比较44-45
  • 3.3.3 对风险事件的熟悉和控制程度比较45-47
  • 3.3.4 地震的联想47-48
  • 3.3.5 险感知与心理行为关系分析48-50
  • 3.4 风险感知整合模型分析50-59
  • 3.4.1 模型构建50-51
  • 3.4.2 假设推演51-54
  • 3.4.3 风险感知整合模型验证54-57
  • 3.4.4 结果讨论57-59
  • 3.5 应急管理建议59-63
  • 第4章 恐惧、从众及其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分析63-80
  • 4.1 引言63-64
  • 4.2 数据来源64
  • 4.3 恐惧及其与风险感知的关系分析64-70
  • 4.3.1 引发恐惧心理的风险事件分析65-66
  • 4.3.2 不同群体的恐惧心理差异66-67
  • 4.3.3 不同地区人们的恐惧心理分析67-69
  • 4.3.4 恐惧、风险感知等因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分析69-70
  • 4.4 从众、恐惧与风险感知的关系70-76
  • 4.4.1 从众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70-72
  • 4.4.2 从众对恐惧的影响72-74
  • 4.4.3 从众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分析74-75
  • 4.4.4 从众对风险感知、无助感、恐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75-76
  • 4.5 应急管理建议76-80
  • 第5章 灾区公众需求与风险感知的匹配分析80-98
  • 5.1 引言80-81
  • 5.2 调研与数据来源81-82
  • 5.3 都江堰灾区公众需求调研分析82-86
  • 5.3.1 都江堰灾区公众的需求和满意度分析82-84
  • 5.3.2 都江堰灾区公众需求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84-86
  • 5.4 不同受灾区域公众需求的对比分析86-91
  • 5.4.1 不同受灾区域需求数据对比分析86-89
  • 5.4.2 不同受灾区域需求因子分析对比89-90
  • 5.4.3 不同受灾区域满意度对比分析90-91
  • 5.5 公众需求与风险感知、心理行为的关系分析91-94
  • 5.5.1 匹配问卷因子分析91-92
  • 5.5.2 公众需求与风险感知、心理行为的匹配分析92-94
  • 5.5.3 结果讨论94
  • 5.6 应急管理建议94-98
  • 第6章 结论98-107
  • 6.1 研究结论98-101
  • 6.2 理论贡献101-103
  • 6.3 管理启示103-106
  • 6.4 现有不足与未来方向106-107
  • 致谢107-108
  • 参考文献108-11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1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代平;雷爱中;李宗明;窦慧明;;水安全与应急管理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7年04期

2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文件的通知[J];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07期

3 ;应急管理 防患未然[J];中国政府采购;2008年05期

4 梁贤艳;吴淑娴;;应急管理中的人力资源问题分析[J];管理观察;2008年09期

5 樊联社;;浅谈金融危机与管理[J];西部金融;2008年10期

6 郑振宇;;从应急管理走向公共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民政部携手IBM科技减灾[J];每周电脑报;2008年37期

8 张向晖;;航空公司航班干扰应急管理初探[J];交通企业管理;2009年02期

9 左雄;官昌贵;;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9年02期

10 陈安;赵晶;张睿;;应急管理中的可恢复性评价[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昌贵;左雄;何泽能;梅勇;杨雪梅;曾祥平;;美德日三国突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黄卫东;;基于环境感知的应急管理知识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荣;;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张克中;徐亚芬;万奎;杨丽萍;;基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长三角气象科技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牛跃林;王钊;;浅谈我国城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琪;赵t,

本文编号:842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842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4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