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优及其管理
本文关键词:论竞优及其管理
更多相关文章: 行为科学 竞优 竞优内核 竞优特征 竞优管理
【摘要】:在阐述竞优行为及竞优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竞优内核的概念,并分析了竞优内核的特性,指出了竞优活动的6个特点,对竞优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流程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研究表明,竞优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规律为前提,以知识为驱动,以展示行为主体优良为目的的一种主流行为;竞优观念可以改善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差异性是竞优的必然现象,而多元化则是竞优群体的某种类型选择结果;竞优能够有效提升行为主体的社会价值,并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是竞优管理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行为科学 竞优 竞优内核 竞优特征 竞优管理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971016)
【分类号】:C93
【正文快照】: 经过30多年经济体制的变革,中国的经济实力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居民生活的平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得到迅猛增强,引起了世界的关注。然而,由于指导思想上的主张以及强势的宣传、引导等诸多原因,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还是被过分地强化了,并在现实中有愈演愈烈之势,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希男;王奇;朱春红;;一种基于目标界定的客观识别个性特征的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燕云;欠发达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任宇石,马新;论入世后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新趋势[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3 回智光,徐欣;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管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卢明华,李国平;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孙妮娜;索志林;;农产品加工企业战略联盟的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10期
6 王怀昌;中国物流业的新发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肖淑红;中国体育健身俱乐部价值链管理状况及其实施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钟华,韩伯棠,周治平;经济集聚机制研究几个问题探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李长玲,邵景;信息与知识价值链[J];图书与情报;2004年03期
10 鲁茅茅,王晨;特许经营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同全;袁蔡群;张瑾;;以石油产业为例论公司竞争力对情景的依赖性[A];第一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刘义鹃;宛晓春;;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我国茶业竞争力问题研究[A];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雷;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3 胡峰;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耀;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程玉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组织合理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顾保国;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D];复旦大学;2003年
8 蒙宇;核心竞争力与金融企业文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9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林季红;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学坤;成都前锋电子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马明;论成商集团实施加盟连锁发展模式的战略措施——成商集团应对入世挑战的对策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园;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李思增;有关烟草企业整合营销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薛继瑞;数字神经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张迎;北京石油集团营销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7 余华中;昆明科林公司资产重组战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陆华强;扩张性财务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鲜文铎;企业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10 冯杰;陕西省医药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希男;主成份分析法评价功能浅析[J];系统工程;1995年02期
2 尤天慧,樊治平;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熵权的一种误差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3 李靖华,郭耀煌;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4 方洁;发展中国家银行危机的共性特征与原因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赵丽艳,顾基发;东西方评价方法论对比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3期
7 魏江,叶学锋;基于模糊方法的核心能力识别和评价系统[J];科研管理;2001年02期
8 王重鸣,陈民科;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心理科学;2002年05期
9 仲理峰,时勘;家族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10 慕静;韩文秀;李全生;;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彭妍玲;试论权力距离对中国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行为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5年
2 杨洁琼;家电制造企业知识员工胜任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文阁;行为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2 徐永林;谈谈思想政治工作批判地吸收行为科学成果问题[J];管理现代化;1987年01期
3 张勇生;运用行为科学 完善激励机制[J];中国兵工;1997年07期
4 周斌;论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黄兆龙;行为科学简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6 唐子畏;企业文化与行为科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5期
7 姚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之间关联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年16期
8 秦宝邓;;秘书学与行为科学[J];秘书之友;1989年02期
9 郝春芳;论西方行为科学低层次需要对我们的借鉴意义[J];经济师;1994年09期
10 华芝;孟轲、荀况与“Y—X”——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性”问题杂谈[J];当代矿工;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娟;梅奥:把管理理论领入行为科学[N];经济参考报;2007年
2 方子;激发员工激情[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3 李兴山;科学发展与管理创新[N];南方日报;2006年
4 李元卿;挖掘职工的情绪天赋[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董昌林;管理的艺术隐喻[N];经济参考报;2006年
6 ;一“网”打尽 留住骨干员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7 彭益民;西方管理理论精要简析——策[N];中国人事报;2007年
8 赵志红;组织:不是等级制,而是决策[N];机电商报;2008年
9 任保友;文化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N];中国化工报;2003年
10 清源;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N];楚雄日报(汉);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严国涛;现代西方哲学与现代西方管理哲学[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2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lzh/98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