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退耕还林动态监测与决策分析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GIS退耕还林动态监测与决策分析的研究 出处:《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GIS技术 退耕还林还草 遥感影像 动态监测 决策方案
【摘要】:本课题通过应用GIS技术,在数据准备期间,可以高效率、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数据,为后期的退耕还林决策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使得退耕还林实施工程管理有力、发展高效。首先确定影响退耕还林决策的因素,再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影响因子的设定,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每个影响因子对退耕还林最终决策的影响,最后整合所有影响因子的结果,给出最佳的退耕还林决策方案。方案包括确定退耕还林区域、退耕还林时间顺序和退耕还林树种的选择等。该方案为长期退耕还林决策给出科学的意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达到精准退耕、精准植林的目的。通过遥感图像的调查分析,了解长春市净月区的土地种植情况,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退耕还林的文件,结合实际地貌情况的坡度、坡向、土壤侵蚀、水系和居民地等实际情况,利用ArcGIS软件的多元化信息空间叠加分析,确定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等具体退耕区域,以及退耕后还林的具体区域及面积,再根据水体和居民地距离等因素,确定退耕后终止经济林和生态林的区域及面积。最终根据以上分析结果确定出最佳的退耕还林方案。利用GIS技术、遥感技术等手段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动态监测和决策分析,对于退耕还林工作的科学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结合GPS技术进行实地监测,发挥其定位精准的优势,将有效的推动退耕还林工程的高效开展。
[Abstract]: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GIS technology, during the period of data preparation, we can obtain the needed data efficiently and accurately, and provide detailed data support for the later decision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To mak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cy. First, deter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cision-making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ry, and then se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each factor. Through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the influence of each influencing factor on the final decision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is obtained. Finally, the results of all the factors are integrated, and the optimal decision scheme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is given. The scheme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region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The scheme gives scientific advice for the long-term decision of returning cropland to forest, and makes concrete analysis of specific problems, so as to achieve the precision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land planting in Changchun net Moon are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government to return farmland to forest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lope of the geomorphological situation slope direction. Soil erosion, water system and residential land and other actual conditions, using the ArcGIS software multi-information space superposition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pecific arable land and unused land and other specific areas. And the specific area and area of returning forest after returning to farmland, 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water body and inhabitant land and other factors. Determine the area and area of the economic forest and ecological forest after returning farml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bove analysis results to determine the best scheme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Use GIS technology.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nd other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ry project dynamic monitoring and decision-making analysis, for the scientific implementation of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ry work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then combined with GPS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field monitoring. Give play to its accurate positioning advantages,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version of cropland to forestry proje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757;TP7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为;配电GIS系统和SCADA系统的一体化探讨[J];电工技术杂志;2004年07期
2 柏云;孙勇;;基于GIS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设计[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杨兆升,朱中;智能运输系统 GIS 设计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8年01期
4 齐中兴;;基于GIS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年07期
5 成筠,徐泮林,郑丙辉;基于GIS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J];人民长江;2004年05期
6 张津京;中科院推出首个国家级超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GIS升级建设信息化[J];建设科技;2004年20期
7 顾爱东;关于燃气GIS系统开发的方案与功能的探讨[J];上海煤气;2004年03期
8 陈华丽;蒋华平;;GIS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风景园林;2005年04期
9 陈飞;吴国忠;;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安装的质量控制[J];电力建设;2006年01期
10 李静;杨永国;顾进;;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狄小春;;区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2 吴俐民;丁仁军;冯亚飞;莫忠荣;;基于GIS的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思路探讨——以昆明市为例[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王彦兵;李小娟;连建;杨灿坤;;基于GIS的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的空间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崔维群;高晓黎;李玉芝;崔振才;;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5 赵小敏;石庆华;H.F.M.TenBerge;;应用GIS和作物简单模型对江西省水稻生长所需的N素和生产潜力分析[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谢士杰;;基于国产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陶夏新;郑广芬;左惠强;张明宇;;基于GIS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计算机管理系统[A];中国地震学会第四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2年
8 李仁德;谢刚生;;基于GIS的房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进展[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卓俭锟;;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的安装和试验[A];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姬冬梅;张大军;李淑杰;王楠;;基于GIS的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探[A];吉林省测绘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鑫;水利市场看好GIS[N];中国水利报;2001年
2 徐华;第四届高校GIS论坛筹备工作展开[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王娟;GIS在线商店意不在销售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13年
4 记者 王世甫 特约记者 尤均;科尔沁街道借助“GIS一卡通”打造社会服务管理新平台[N];通辽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黎明 卢伟萍;气象GIS应用联合实验室在广西成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吴登洲;中国GIS协会扎实做好“搭台”工作[N];中国测绘报;2000年
7 记者 吴江;中国GIS协会近年工作有新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黄志武;GIS系统为“数字西藏”打下良好基础[N];西藏日报;2001年
9 魏莲 樊文有 卞州罡;石油行业信息化GIS作用大[N];中国测绘报;2007年
10 郑泓;国产GIS遥感软件大检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Loua Kokolv Augustin;基于GIS和CROPWAT的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的最优灌溉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唐惠燕;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3 李丰丹;基于云GIS架构的地质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孙国霞;基于电接触理论的GIS母线接头过热性故障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武锋强;基于RS、GIS的生态环境评价与生态熵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6 郭银巧;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7 石晓燕;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孟庆香;基于遥感、GIS和模型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温亮;海南省疟疾流行预测方法及基于GIS的疟疾监测预警系统的初步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王玮;基于遥感和GIS的青藏高原牧区积雪动态监测与雪灾预警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秀萍;基于“面向区域”GIS控件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西北大学;2003年
2 尹春燕;基于GIS的乐山市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琳;基于GIS的地震次生火灾综合评价及防御对策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温金奎;基于GIS的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任玉龙;基于GIS的河南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动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甘芬芳;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赵露;基于GIS的油藏多信息集成[D];长江大学;2015年
8 吴涛;基于GIS的耕地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叶德峰;基于GIS的客家文化信息平台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10 潘洋;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和浸取剂分布规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1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361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