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冲击处理对高强钢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 超声冲击处理 超声软化 焊接残余应力 预载荷 有限元分析 出处:《船舶力学》2017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超声冲击处理(UIT)是一种有效的焊后改善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工艺措施,其借助机械撞击和超声振动的共同作用,使焊趾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引入有益的压缩残余应力。为评价UIT技术对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套新的数值分析方法,包括焊接数值模拟及随后的超声冲击处理过程的动态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在有限元模型中考虑了实际的工艺参数和超声促成的材料软化效应。以船用高强钢AH36非承载十字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将预测的超声冲击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有较好的吻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静态预载荷对超声冲击处理态残余应力再分布的影响。
[Abstract]:Ultrasonic impact treatment (UITs) is an effective process measure to improve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s after welding. The joint action of mechanical impact and ultrasonic vibration is used to improve the fatigue properties of welded joint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UIT technology on the residual stress of welded joints, a new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Dynamic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cluding weldi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subsequent ultrasonic shock treatment process. The actual process parameters and the material softening effect induced by ultrasonic are consider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AH36 of high strength marine steel is used as non-material. The bearing cross welded joint i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predicted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before and after ultrasonic shock treatmen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 of static preload on residual stress redistribution in ultrasonic shock treatment is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船舶工程学院;横滨国立大学工学府;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DUT16RC3018)
【分类号】:TB559;U67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勇;;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双向等应力下孔边塑性变形对残余应力分析的影响[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2 王家勇;对“钻孔偏心对松弛应变和残余应力的影响”一文的讨论[J];力学与实践;1990年05期
3 杨伯源;;钻孔偏心下的应变释放系数及残余应力[J];实验力学;1990年03期
4 吴克成,蒋立强;弱正交异性材料残余应力测量的声弹性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5 巨东英;;第四届残余应力国际会议[J];河北机电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6 李英子;测定焊接容器残余应力的电测法[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7 戴福隆,亚敏,谢惠民,吕坚;云纹干涉与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的实验方法与系统[J];实验力学;2003年03期
8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9 刘宝玉,柳兆荣;血管残余应力的一种确定方法[J];力学季刊;2003年02期
10 张剑寒;张宇民;韩杰才;赫晓东;;碳化硅空间用反射镜坯体残余应力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超;潘春旭;;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4 郑杰;张显程;;高温环境诱导的表面强化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6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杰凤;高锁螺栓干涉安装及其对螺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2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林松盛;Ti-TiN-Zr-ZrN抗冲蚀多层膜的制备、结构及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潘龙;脉冲电流法调控碳钢残余应力的机理及相关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周泽斌;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机理及夹具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8 计鹏飞;内部残余应力的SWXRD方法及在搅拌摩擦焊铝合金板中的应用[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9 沈磊;基于压痕隆起量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与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10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诚诚;Ti-TiN-Zr-ZrN多层膜残余应力及疲劳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4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康玲;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横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王晓臣;面向卫星零件工艺设计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8 刘何亮;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残余应力的三维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周鹏;微晶玻璃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张爱爱;基于SYSWELD的7A52铝合金双丝MIG焊残余应力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2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2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