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与借鉴
本文关键词: 印度 高等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认证标准 认证程序 出处:《高教探索》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印度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专门而独立的认证机构、全面而详实的认证标准以及完整的认证程序,在此基础上形成独有的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特色,即独立性的认证、同异结合的认证标准以及内外结合的认证方式。印度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践经验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建立独立的认证机构、完善认证标准并实现国际互认、加强认证后的监督。
[Abstract]:India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has a special and independent certification body,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complete certification procedures, on the basis of which a unique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that is, independent certification,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dian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in China: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pendent certification institutions, Improve the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achieve international mutual recognition,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fter certifi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分类号】:TB-4;G6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庄丽君;;印度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01期
2 黄爱华;吴晓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策略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甘宜涛;雷庆;;印度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践与借鉴[J];高教探索;2017年03期
2 王永伟;徐飞;徐善衍;;国际工程伦理研究的态势分析──兼谈对我国工程伦理研究的若干启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04期
3 钱慧敏;李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提升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05期
4 曾辉;;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工程专业办学之路[J];嘉应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支希哲;韩阿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04期
6 付梦芸;;印度研究生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以工程教育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年01期
7 张健;杨新nf;钟涵;王建忠;;基于协同运行的空管实践仿真体系构建与实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年08期
8 杜豫新;;CDIO在空管人才培养中的可行性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9 李志坤;;关于构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研究和建议[J];成功(教育);2011年2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青霞;;高校专业评估的国际化功能探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06期
2 张志英;张志红;;对开展高等教育专业评估与认证工作的思考[J];中国考试(研究版);2008年11期
3 王柏峰;;我国建筑教育、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与国际互认[J];中国建设教育;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富;;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不足的原因与对策[J];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06期
2 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何滢;黄俊伟;;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规律[J];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4 李先富;;试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5 罗云;袁鑫涛;;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杨波;刘瑞贤;;科学定位高等工程教育目标的理性思考[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吴启迪;;发展高等工程教育,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第七次全国高等工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8 赵韩强;赵树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电子教育;2006年03期
9 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朱高峰;;创新与工程教育——初议建立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仲伟峰;何小溪;崔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高辉;陆筱霞;;韩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概况与启示[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曹彤;许倩;和丽;;高等工程教育之培养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4 程耿东;刘则渊;;高等工程教育中的技术科学课程体系——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与工程教育[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樊恭p,
本文编号:1543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543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