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信息熵的模糊评价法及其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3-18 15:36

  本文选题:滑坡 切入点:模糊综合评价 出处:《长江科学院院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滑坡灾害的发生日益频繁,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的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滑坡的危险性等级评价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工作。模糊综合评价法是滑坡危险性评价工作中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难点之一是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将成功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基于信息熵的模糊评价法引入滑坡危险性的评价中,利用信息熵原理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赋权结果较为客观,能消除主观随意性;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在选取了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易损性指标,指标体系较全面,能有效避免"有灾无害"的评价结果,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以湖北省神农架地区为例,运用结合信息熵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中的5个典型滑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该地区的滑坡灾情基本相符。可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滑坡的危险性评价中,为滑坡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Abstract]: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landslide disasters and the serious threat to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landslides. The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risk grade is one of the key tasks.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a common method in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One of its difficulties is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evaluation index. The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formation entropy, which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other fields, is introduced into the evaluation of landslide risk, and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s determin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he result of weighting is more objective. I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vulnerability index is added on the basis of selecting the stability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index system is more comprehensive,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evaluation result of "harmless disaster". Taking Shennongjia area of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information entropy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risk of five typical landslid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andslide disaster situation in this area.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applied to the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landslid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4BAL05B07)
【分类号】: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识;张雅莉;张鹏;马金珠;;白龙江流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4年01期

2 黄孝刚,张家军,甘华阳;滑坡危险性评价预测的新思路[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年03期

3 王杰;马凤山;郭捷;魏爱华;巩城城;;一种改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2期

4 朱吉祥;张礼中;周小元;梁国玲;王乾;蔡子昭;;反距离加权法在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12年03期

5 涂长红;商建林;谢叶彩;廖化荣;;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广东省滑坡危险性评价为例[J];灾害学;2007年01期

6 何虎军;苏生瑞;王孝健;李鹏;;基于未确知测度的崩塌危险性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李家存;李京;Jasmi;;基于概率指数模型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7年08期

8 王萌;乔建平;;贡献权重模型在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年01期

9 江小军;刘美影;郭少河;;龚滩红粘土软弱层发育特征与危险性评价[J];科技与企业;2013年16期

10 赵建华;陈汉林;杨树锋;程晓敢;;滑坡危险性评价中关键因素的筛选[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杰;马凤山;郭捷;魏爱华;巩城城;;一种改进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及其应用[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王宇;梁收运;李晓;;GIS在滑坡危险性评价中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金晓媚;刘金韬;张杰坤;;重庆市危岩、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马凤山;李国庆;张亚民;赵海军;丁德民;;西气东输管道靖边——延川段地质灾害遥感识别及危险性评价[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赵谊;马宝君;;火山危险性评价的岩石地球化学方法[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彩云;基于智能算法的滑坡位移预测与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2 王志旺;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滑坡分形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巍巍;龙南县足洞地区滑坡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国超;强震区汶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3 黄牧孜;甘肃省秦安县滑坡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陈宇;金沙江旭龙水电站近坝区滑坡分形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5 胡敏红;北京怀北—雁栖山区崩塌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陈晓宇;留坝县域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7 郑向东;滑坡遥感信息提取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姜琪文;基于ArcGIS的区域滑坡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9 高宇;基于GIS的黄土地区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10 岳跃;基于GIS的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0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30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