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雷达在滑坡应急救援行动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地基合成孔径雷达 切入点:干涉差分测量 出处:《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地质环境极其复杂,滑坡灾害时有发生,但现有监测手段往往难以满足需要,频繁的滑坡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边坡雷达监测预警系统基于干涉差分测量技术,并采用均方连差检验和卡尔曼滤波两种方法处理监测数据,根据边坡破坏特征以及演化规律进行预警。通过对边坡雷达的基本技术原理以及数据处理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边坡雷达在浙江丽水"11.13"滑坡救援监测中的应用,证明了边坡雷达可实时有效对目标边坡进行监测预警,这一技术对失稳边坡的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extremely complex and landslide disaster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but the existing monitoring methods are oft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Frequent landslide disasters bring great losses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e slope radar monitoring and warn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interferometric differential measurement technology, and adopts two methods of mean square continuous difference test and Kalman filter to process the monitoring dat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lope failure and the law of slope evolution,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basic technical principle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of slope radar, and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slope radar in the rescue and monitoring of "11.13" landslide in Lishui, Zhejiang Province. It is proved that the slope radar can effectively monitor and warn the target slope in real time and this techniqu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monitoring and warning of the unstable slope.
【作者单位】: 陇南紫金矿业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
【分类号】:TD77;P642.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志全,廖德华,姜彤,王思敬;边坡系统演化的开放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2期
2 李玉銮;;边坡变形及其失稳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建筑;2006年03期
3 赵明华;刘小平;冯汉斌;彭文祥;;小湾电站高边坡的稳定性监测及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4 何平锋;;公路边坡综合防治和治理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5 何习平;华锡生;何秀凤;冯小磊;;边坡变形预测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江西科学;2007年04期
6 周翠英;陈恒;朱凤贤;;基于渐进演化的高边坡非线性动力学预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陈培聪;李芳梨;;公路工程边坡变形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2期
8 姜彤;赵彦彦;王忠福;;边坡动力响应的非线性特征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2期
9 王辉;;山区公路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0 曾开华,张忠坤,吴九红;分形在边坡预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铁汉;;变形边坡变形发展趋势的研究[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2 王恭先;张华;;高速公路高边坡变形及其防治对策[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3 杜永廉;刘汉东;;边坡失稳预报的新途径[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4 吴萍;张骏;赵雄伟;;黄土高边坡变形破坏研究——以凤凰山边坡为例[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志全;刘汉东;姜彤;;边坡系统演化的开放度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汉东;;边坡失稳定时预报研究的发展阶段[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7 赵明华;刘建华;陈炳初;刘代全;;边坡变形及失稳的变权重组合预测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宋桂龙;裴大伟;孟强;乔领新;韩烈保;;边坡分类体系及其与稳定性关系探讨[A];全国公路生态绿化理论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邓辉;巨能攀;涂国祥;;某高边坡变形破坏机制及整治对策探讨[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程东幸;刘厚健;刘志伟;鄢治华;;陕北某电厂Ⅲ区边坡变形机制分析[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汪斌;技术创新带来露天开采“新春”[N];中国冶金报;2012年
2 黄寰;为了中国西南部的“稳定”[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长卫;岩质边坡的地震动特性及基覆型边坡的滑坡成因机理、稳定性判识、危害范围评价体系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2 闫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边坡开挖过程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孙义杰;库岸边坡多场光纤监测技术与稳定性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严琼;基于连续—离散耦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彤;抚顺西露天矿北帮边坡动力响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任志华;亚热带多雨地区红粘土边坡植物护坡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7 黄世秀;基于GIS边坡地质环境监测与稳定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江成鑫;山西某矿山高边坡马兰黄土非饱和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9 杨巨文;动载影响下含弱层煤岩边坡致灾机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孙光林;南芬露天矿滑坡机理及其加固控制预警一体化对策[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帆;矿山高边坡变形动态监测及稳定性预测[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青水;降雨对矿区膨胀性软岩边坡的稳定性影响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陈文;高边坡用全液压锚固钻机改型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4 张鑫;黄蒿洼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5 晋勇强;库水位骤降对公路边坡的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刘畅;边坡反错变形成因探究及模拟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7 徐冠军;滇西南地区高边坡抗震性能振动台模拟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廖慧亮;国道318线四川境段典型公路边坡的处治与评价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伟明;基于位移信息的边坡动态监控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贺茜;林草混交根系加固边坡的机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43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4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