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神府矿区地面塌陷特征及环境问题
本文选题:地面塌陷 切入点:采煤沉陷 出处:《煤田地质与勘探》2016年05期
【摘要】: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实地调查了神木县煤矿开采区地面塌陷现状,阐述了地面塌陷分布、发育特征及发育规模。共发现大面积地面塌陷30处。地面塌陷规模以中型为主,稳定性以较差为主,险情等级以小型为主,均为高强度采煤造成。单个塌陷区最大面积27.67 km2,煤炭开采强度与塌陷发育程度关系密切。论述了石圪台村、榆神路煤矿、蛇疙瘩村、榆家梁煤矿、后柳塔村、沙沟茆村等典型村镇地面塌陷特征。地面塌陷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5年4月30日,已经导致了48次1.5~3.3级的塌陷地震,诱发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井泉干涸与河流断流、水域面积萎缩,并进而产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ound collapse in the mining area of Shenmu coal mine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cale of surface collapse are expounded. A total of 30 ground collapses in a large area are found. The stability is mainly poor, the danger grade is mainly small, all of them are caused by high intensity coal mining. The maximum area of single subsidence area is 27.67 km2. The coal mining intens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degree of collapse. This paper discusses Shigetai Village, Yushenlu Coal Mine, Snake knot Village, Yujialiang Coal Mine, Houliuta Village, Shagoumao Village, and other typical villages and towns.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used by the ground collapse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of April 30, 2015, 48 collapses with magnitude 1.5 or 3.3 have been caused. The regional groundwater level is reduced, well spring dries up and rivers are cut off, the area of water area shrinks, and a serie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brought about.
【作者单位】: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2013CB227901) 陕西省科学技术推广计划项目(2011TG-01) 陕西省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2013020101)~~
【分类号】:P64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法德;鸡西市地面塌陷危害及防治对策[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02期
2 张红日;石潇;牛兴丽;陈杰;;山东省矿山地面塌陷状况与恢复治理[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年03期
3 罗志吉;姚津;;前游子庄地面塌陷形成原因及防治[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年02期
4 高峰;;科学解读地面塌陷现象[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7期
5 程鉴基;;广州市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对策的初步研究[J];建筑结构;2011年S2期
6 程鉴基;;广州市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对策初步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1期
7 俞解星;;强排水疏干引起地面塌陷的特征与防治[J];能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8 胡宗汉;唐山市东矿区地面塌陷形成机制及其防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1年04期
9 伍学进;;武昌陆家街地面塌陷之我见[J];地球;1989年06期
10 王慧,宋建民;山西煤炭开采对地面塌陷灾害的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200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士军;渠玉冰;卢磊;;河南省地面塌陷的类型及危害[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2年卷[C];2012年
2 张洪明;田维强;;沿河县谯家镇抬头井地面塌陷成因及机理分析[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世安;;鸡西矿区地面塌陷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陈文林;俞解星;;福建大田县蔡山矿区地面塌陷特征与防治[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雷万荣;黄永泉;唐春梅;江凌云;;江西莲花县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分析[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细元;廖六根;;萍乡矿区地面塌陷特征与治理建议[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陈洁金;阳军生;刘宝琛;王宏贵;;岩溶地面塌陷风险分析的模糊故障树模型[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8年
8 刘源;张可能;;桂林某公路地面塌陷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A];第二届全国环境岩土工程与土工合成材料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8年
9 张长敏;董贤哲;祁丽华;赵波;;采空区地面塌陷危险性两级模糊综合评判[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张国华;;江西省瑞昌市地震次生地面塌陷特征[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曹中夫;葫芦岛地面塌陷致6人失踪[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2 蒋中意;武义桃溪和履坦采矿区地面塌陷[N];金华日报;2008年
3 特约记者 刘国荣;湖南虎塘村“7·25”地面塌陷成因查清[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4 应勇华;吉安治理地面塌陷有了地学依据[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赵祥兵 李传磊;埠村煤矿或将地面塌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6 贾莹;甘肃2500个矿山地面塌陷[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7 李海湘;广州白云区地面塌陷300平方米[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武健强;地面塌陷对城市地质工作的启示[N];中国矿业报;2013年
9 刘国荣;武冈市邓元泰镇蔡家塘村发生岩溶地面塌陷[N];中国矿业报;2011年
10 通讯员 刘光生 记者 刘如春;佛山地质局完成高明富湾地陷勘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亮平;内蒙古自治区煤矿地面塌陷地质环境类型及其恢复治理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江龙;广州市地面塌陷成灾机制与危险性评价[D];广州大学;2006年
2 郭丰敏;舒兰市地面塌陷的危险性分区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3 席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矿区地面塌陷严重程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袁鹏;水侵城市土质路基地面塌陷机理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郑小战;广花盆地岩溶地面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及风险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谭红艳;广州市白云区地面塌陷危险性预测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9年
7 卢丹美;广州市金沙洲地区地面塌陷特征及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旭;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质环境影响预测与综合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唐军博;云桂线珠琳段岩溶地面塌陷的成因机理研究与防治对策[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刘秋生;山东泰安地区地面塌陷现状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57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5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