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日本第十次技术预见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3-26 01:32

  本文选题:日本 切入点:技术预见 出处:《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技术预见作为日本的一项系统性国家科技政策,被长期坚持并卓有成效地开展。目前已开展的十次技术预见活动,对推动日本科技发展部署、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能力的提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深入认识技术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日本第十次技术预见的方法、模式、实施体制及调查流程,分析了其主要经验与问题,为我国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提供借鉴。
[Abstract]:Technology foresight, as a systematic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Japan, has been persistently and effectively carried out for a long time. The ten technology foresight activities that have been carried ou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Jap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anagement ability of enterpris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law of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ethod, mode, implementation system and investigation process of the tenth technological foresight in Japan. The main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developing technology foresigh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2015-ZD-14)
【分类号】:T-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晓婷;李国秋;;日本技术预见发展阶段及其未来趋势分析[J];竞争情报;2016年03期

2 陈春;肖仙桃;孙成权;;文献计量分析在日本技术预见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恩杰;袁建华;满璇;张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科技2035的需求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01期

2 安达;李梦男;许守任;陶利;梁智昊;;中国工程科技信息与电子领域2035技术预见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01期

3 孙胜凯;魏畅;宋超;裴钰;;日本第十次技术预见及其启示[J];中国工程科学;2017年01期

4 乐思诗;王平尧;应贤军;;科学计量学在技术预见研究中的应用——以新材料研究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年02期

5 梁帅;李海波;陈娜;;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综述[J];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17期

6 何芸;杨晓霞;;内容分析法在我国旅游学研究中的应用及述评[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王伟军;王金鹏;;科学知识图谱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探析[J];情报科学;2010年08期

8 刘雪兰;胡小飞;梁红妮;;2006-2007年SCIE收录南昌大学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9 胡冬雪;郑海鳌;;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动态监控平台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胡小飞;刘雪兰;;2007年SCIE收录江西作者论文统计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国秋;龙怡;;预测市场应用于技术预见的优势分析——对13种常用技术预见方法的20个维度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4年08期

2 马明;代涛;安新颖;;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的现状与进展[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年05期

3 陈春;技术预见与日本的成功实践[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4年06期

4 孙中峰;技术预见在日本[J];世界科学;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元景;石丽芳;;区域科技管理中的技术预见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海峡科学;2010年11期

2 吴曙霞;雷霆;武士华;;基于生物国防的关键生物技术预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09期

3 穆荣平,王瑞祥;技术预见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04期

4 吕蔚;刘书雷;;技术预见及其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应用[J];国防科技;2007年12期

5 李海丽;胡志松;李辉;袁汝兵;;国内外材料技术预见[J];新材料产业;2009年04期

6 汤文;推行技术预见工作,提高建设交通行业科技管理水平[J];上海建设科技;2005年03期

7 钟华;;技术预见与科技战略决策[J];国防科技;2006年11期

8 刘光富;陈晓莉;;以汽车产业发展为对象的绿色技术预见[J];预测;2010年04期

9 卢文光;黄鲁成;;技术预见在新技术评价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年03期

10 夏来保;孟祥芳;;技术预见在区域高新技术主导产业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房学祥;檀壮;王志玲;;技术预见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孙斌;刘波;张玉赋;张华;;江苏省重点产业技术预见研究[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唐蓉华;林良;;技术预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李健民;浦根祥;;技术预见时代的来临[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张喜梅;王楠;王静;;产业技术预见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与实践[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陈兵;;网络交流平台在技术预见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杨兴楠;;技术预见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应用研究[A];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贺善侃;;技术预见:城市科技创新的引领[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敬全;;试论技术预见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丁云龙;谭超;;作为技术预见工具的技术路线图及其应用前景[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丽昕;上海技术预见成效初显[N];上海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戴丽昕;市科委聘任近百名技术预见专家[N];上海科技报;2010年

3 杨耀武;技术预见时代来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记者 吴国瑛;上海技术预见取得阶段性成果[N];上海科技报;2002年

5 记者 戴丽昕;96人受聘市科委“智囊团”[N];上海科技报;2007年

6 记者 汪敏华;上海广聘技术预见专家[N];解放日报;2002年

7 王春;上海聘技术预见专家提高政府科技决策能力[N];科技日报;2003年

8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穆荣平 任中保 王瑞祥;未来需求早知道[N];科技日报;2005年

9 首席记者 任荃;从市民需求角度向科技“求解”[N];文汇报;2009年

10 ;世界信息技术发展预见[N];文汇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红阳;外在技术预见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刘冰;技术预见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钊;结合可拓理论的技术预见模型研究与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国臣;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3 薛雪;边坡锚固支护的技术预见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李莹;基于技术预见的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蔡顺民;吉林省医药行业关键技术选择的技术预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秦艳艳;技术预见何以可能[D];复旦大学;2011年

7 陈飞樝;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技术预见重要维度[D];东华大学;2012年

8 徐莉贞;辽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技术预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殷诗媛;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技术预见本质探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肖杰;论科技创新下的技术预见[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5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665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e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