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哲学视域下“工程”与“engineering”的转译不对称分析
本文选题:工程哲学 + 工程 ; 参考:《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年08期
【摘要】:中西方工程研究者们在诸多基本问题上至今依旧各执一词的一个可能原因在于双方将"工程"与"engineering"进行直接对译并按照自身文化语境中赋予源出语的涵义来理解译入语,阻碍了彼此真实意图的表达。通过将两个概念重新置于各自内生历史文化场境下进行概念史考察,一方面揭示出二者在涵义上的不对称,另一方面也解释了双方学者所坚持立场的逻辑起点。最后考证了"工程"与技术史学概念"technological system"的相似之处。
[Abstract]:One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why Chinese and Western engineering researchers still hold their words on many basic issues is that both sides directly translat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and interpret the target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of the source language given to them in their own cultural context.Hinders the expression of each other's true intentions.By re-placing the two concepts in their own endogenet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the paper reveals the asymmetry in the meaning of the two concepts, and on the other hand, explain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stand which the scholars of both sides insist on.Finally,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工程共同体中的工程设计:协商、权衡与社会接受度研究”(2016M60132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新自由主义时代工程哲学的意义研究”(N151003001)
【分类号】:TB-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波;丰景春;;工程哲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前景[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1期
2 ;田鹏颖教授的学术专著——《社会工程哲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12期
3 朱葆伟;;工程研究的“是”与“应当”——从工程哲学谈起[J];工程研究-跨科学视野中的工程;2009年01期
4 王大洲;;“工程与工程哲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5 徐立;倪钢;;工程本体的解释[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6期
6 陈清泉;;工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年11期
7 任增元;刘宏伟;;世界4D:探索工程哲学的新视角——对“我造物故我在”的系统理解[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12期
8 田鹏颖;;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社会工程哲学[J];哲学动态;2008年07期
9 杨继成;;工程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李伯聪教授访谈[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黄顺基;;《工程哲学》的开拓与创新——评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著的《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瑞钰;;关于工程与工程哲学的若干认识[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2 安维复;;工程哲学何以可能?[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3 李宏伟;;工程哲学的实践概念内涵[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4 叶平;;工程哲学的结构[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5 张志永;颜玲;;工程哲学新论研究纲要[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6 傅志寰;;研究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建设[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7 盛晓明;王华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哲学[A];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论坛暨第一次全国工程哲学会议浙江大学参会代表论文集[C];2004年
8 李伯聪;;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9 陈文化;朱灏;;“全面科技观”与工程哲学的基本门类构成[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10 孟凡芹;;建立工程哲学学科势在必行[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孙闻;工程哲学要为工程实践服务[N];人民日报;2007年
2 张蕾;我国不断加强工程哲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峰;钱学森工程哲学思想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6年
2 王伟超;汉娜·阿伦特的工程哲学思想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70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70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