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岩巷爆破掘进过程中周边眼对裂纹扩展止裂机理
本文选题:爆炸动载荷 + 周边孔 ; 参考:《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摘要】:周边眼在岩巷光面爆破中可以使巷道表面相对光滑完整,同时它对岩体内原生裂纹或爆生裂纹的扩展可能起到止裂的作用。为探究周边眼的止裂作用机理,针对爆破开挖过程中不同间距周边眼对原生裂纹扩展的止裂问题进行了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实验采用带中心装药孔、预制裂纹(原生裂纹)及两个简化周边眼的有机玻璃圆形试件,观测原生裂纹在周边孔止裂作用下的起裂-扩展-止裂效果。采用AUTODYN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岩石采用线性状态方程(EOS),强度模型为Elastic,失效准则为最大拉应力准则(MMTS),并在扩展路径附近设置观测点,以观测这些点的应力随周边眼间距变化的规律。通过实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出:(1)在两周边眼间会产生与裂纹扩展方向垂直的压应力,对裂纹扩展的确能够起到止裂作用;(2)不同的周边眼间距,在周边眼间产生的压应力不同,导致不同的止裂效果;(3)周边眼间距越小,产生的压应力越大,对裂纹扩展的止裂效果越好。
[Abstract]:The surrounding hole can make the roadway surface relatively smooth and complete in the smooth blasting of rock roadway, and it may play a role in stopping the crack propagation of the primary crack or explosive crack in the rock body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crack arrest in peripheral eyes,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primary crack propagation of peripheral holes with different spacing during blasting excav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 the effects of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crack arrest of primary cracks on the primary cracks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eripheral hole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two round specimens of plexiglass with central charge holes, prefabricated cracks (primary cracks) and two simplified peripheral eye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AUTODYN software. The rock is simulated with the linear equation of state (EOS), the strength model is Elastictic model, the failure criterion is the maximum tensile stress criterion and the observation point is set up near the extended path.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variation of the stress of these points with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eripheral ey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ss between the two peripheral eyes will be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crack growth, and the crack propagation can indeed be prevented by different peripheral eye spacing. The smalle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yes, the greater the compressive stress and the better the effect on crack propag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深地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672194) 四川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4JY000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PLN1202)
【分类号】:TD235.1;TD2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杨胜利;孔德中;;大采高煤壁片帮防治柔性加固机理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5年06期
2 王蒙;朱哲明;谢军;;岩石Ⅰ-Ⅱ复合型裂纹动态扩展SHPB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2期
3 王兆会;杨敬虎;孟浩;;大采高工作面过断层构造煤壁片帮机理及控制[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4 刘俊杰;;水压光面爆破在老格山隧道开挖中的应用[J];隧道建设;2014年11期
5 王建秀;邹宝平;胡力绳;;隧道及地下工程光面爆破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6 岳中文;杨仁树;郭东明;曹辉;董聚才;;爆炸应力波作用下缺陷介质裂纹扩展的动态分析[J];岩土力学;2009年04期
7 张庆松;李利平;李术才;丁万涛;洪卫良;;小间距隧道爆破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8年10期
8 李清,杨仁树,李均雷,乔传印,赵艳苹,马英丽;爆炸荷载作用下动态裂纹扩展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解放;静载荷与循环冲击组合作用下岩石动态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岳中文;缺陷介质爆生裂纹扩展规律的动态焦散线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东明;刘康;罗浪;杨俊;王豪;肖正星;;爆炸载荷下邻近硐室迎爆侧原先裂纹扩展机理研究[J];矿业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2 李盟;朱哲明;肖定军;胡荣;施泽彬;;煤矿岩巷爆破掘进过程中周边眼对裂纹扩展止裂机理[J];煤炭学报;2017年07期
3 黄经伟;蒋志明;周凯;张庆彬;彭松;孙周;;平导开挖空间对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的影响[J];采矿技术;2017年04期
4 岳中文;胡庆文;陈彪;;爆生裂纹与层理缺陷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7年12期
5 袁照辉;;光面爆破在隧道全断面开挖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7年06期
6 王军;;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技术在崤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年05期
7 沈显才;;地铁暗挖隧道聚能水压光面爆破新技术应用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17年05期
8 王创业;王泽泽;付强;;大采高煤壁片帮及柔性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5期
9 马盟;方新秋;梁敏富;;大采高综采面煤壁片帮影响因素及控制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5期
10 王传兵;李家卓;李群;侯俊领;;深部大采高超长工作面煤壁片帮机理及控制技术[J];煤矿开采;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俊军;应力波产生机制及对冲击地压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2 曹文俊;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爆破能量控制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3 董学成;振荡冲击器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李润;循环荷载作用下节理岩体边坡疲劳劣化及其锚固效应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5 高祥涛;切缝药包爆轰冲击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陆华;冲击荷载下红砂岩流固耦合的动力响应及损伤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臣;杨印朝;孔德中;潘卫东;;含夹矸厚煤层大采高仰采煤壁破坏机理与注浆加固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2 王家臣;王蕾;郭尧;;基于顶板与煤壁控制的支架阻力的确定[J];煤炭学报;2014年08期
3 杨井瑞;张财贵;周妍;王启智;;用CSTBD试样确定砂岩的动态起裂和扩展韧度[J];爆炸与冲击;2014年03期
4 张财贵;周妍;杨井瑞;王启智;;用边裂纹平台圆环试样测试岩石的Ⅰ型动态断裂韧度[J];水利学报;2014年06期
5 袁国;;隧道掘进水压爆破施工技术[J];甘肃科技纵横;2013年12期
6 马立强;张东升;孙广京;崔泰贺;周焘;;厚冲积层下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机理与实践[J];煤炭学报;2013年02期
7 李龙生;韩晓东;;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过特大断层技术实践[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10期
8 杨培举;刘长友;吴锋锋;;厚煤层大采高采场煤壁的破坏规律与失稳机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9 袁永;屠世浩;马小涛;孙璐璐;白庆升;;“三软”大采高综采面煤壁稳定性及其控制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10 周向阳;徐全军;姜楠;李志龙;;上跨运行地铁的南京红山南路隧道爆破安全管理[J];工程爆破;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凤强;动静组合加载下岩石力学特性和动态强度准则的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张国华;基于围岩累积损伤效应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10年
3 肖建清;循环荷载作用下岩石疲劳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洪亮;冲击荷载下岩石强度及破碎能耗特征的尺寸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5 李树春;周期荷载作用下岩石变形与损伤规律及其非线性特征[D];重庆大学;2008年
6 周子龙;岩石动静组合加载实验与力学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闫长斌;爆破作用下岩体累积损伤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8 林大能;平巷掏槽爆破空孔尺寸效应及围岩频繁震动损伤累积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左宇军;动静组合加载下的岩石破坏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胡柳青;冲击载荷作用下岩石动态断裂过程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5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7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