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指数纹理特征信息估测稀疏植被生物量
本文选题:RapidEye + 植被指数 ; 参考:《遥感信息》2016年01期
【摘要】:针对基于反射率及植被指数的统计模型在估测荒漠化地区稀疏植被生物量时往往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该文以RapidEye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尝试通过植被指数与纹理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民勤县绿洲边缘稀疏植被区的生物量进行估测。选取4种典型植被指数,按照不同参数分别提取植被指数的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值。将植被指数与实测生物量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同时,将纹理特征与生物量构建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比较了单一的光谱信息与纹理信息估测荒漠化地区生物量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植被指数的纹理特征估测生物量的能力较高于单一的植被指数。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tatistical model based on reflectivity and vegetation index is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in estimating sparse vegetation biomass in desertification areas, the RapidEye multispectral image is used as the data source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stimate the biomass of the sparse vegetation area on the edge of the oasis in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by combining the vegetation index and texture information. Four typical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selected and the gray-scale co-occurrence matrix texture eigenvalues of vegetation indices were extrac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vegetation index and the measured biomass data were regressed linearly. 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biomass. The ability of single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texture information to estimate the biomass of desertification area was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bility of estimating biomass using texture features of vegetation index is higher than that of single vegetation index.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基金】:国防科工委重大专项(21-Y30B05-9001-13/15)
【分类号】:TP7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崔夺;李玉霖;王新源;赵学勇;张铜会;;北方荒漠及荒漠化地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J];中国沙漠;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艳燕;胡云锋;刘越;毕立格吉夫;;内蒙古草地样带地上生物量变化[J];草业科学;2012年10期
2 门学慧;盛建东;贾宏涛;王德旺;;北疆温性荒漠类草地生物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J];草地学报;2013年05期
3 王渊刚;罗格平;赵树斌;韩其飞;李超凡;范彬彬;陈耀亮;;新疆耕地变化对区域碳平衡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4年01期
4 王渊刚;罗格平;王玉辉;韩其飞;范彬彬;陈耀亮;;亚洲中部干旱区植被与土壤碳密度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4年02期
5 Tian Gao;Bin Xu;XiuChun Yang;YunXiang Jin;HaiLong Ma;JinYa Li;HaiDa Yu;;The aboveground biomass of desert steppe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in western Inner Mongolia[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3年03期
6 侯兆疆;赵成章;李钰;张茜;马小丽;;高寒退化草地狼毒种群地上生物量空间格局对地形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13年02期
7 常学礼;吕世海;冯朝阳;叶生星;;地形对草甸草原植被生产力分布格局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10期
8 乌云娜;雒文涛;霍光伟;吕建洲;李海山;胡高娃;;微生境尺度上放牧退化草原群落特征与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异性[J];中国沙漠;2012年04期
9 高添;徐斌;杨秀春;金云翔;马海龙;李金亚;于海达;;内蒙古西部草原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算[J];中国沙漠;2013年02期
10 董道瑞;李霞;万红梅;林海军;;塔里木河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地上生物量估测[J];中国沙漠;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晓旭;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方法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道瑞;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柽柳群落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2 门学慧;北疆温性荒漠类草地生物量与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永飞,许志信;羊草草原群落初级生产力动态研究[J];草地学报;1995年01期
2 刘纪远,于贵瑞,王绍强,岳天祥,高志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J];地理研究;2003年04期
3 王娓;彭书时;方精云;;中国北方天然草地的生物量分配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08年01期
4 刘艾,刘德福;我国草地生物量研究概述[J];内蒙古草业;2005年01期
5 蔡学彩,李镇清,陈佐忠,王义凤,汪诗平,王艳芬;内蒙古草原大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5年07期
6 马文红;方精云;;中国北方典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J];生物多样性;2006年01期
7 尚可政,董光荣,王式功,杨德保;我国北方沙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中国沙漠;2001年04期
8 王涛,吴薇,赵哈林,董治宝,薛娴;沙漠化过程中生物量损失的初步评估——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为例[J];中国沙漠;2005年04期
9 王涛;;干旱区主要陆表过程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07年05期
10 王涛;;我国沙漠与沙漠化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沙漠;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覃先林,易浩若;MODIS数据在树种长势监测中的应用[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年03期
2 安培浚;刘树林;颉耀文;高峰;;植被指数遥感定量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5年06期
3 陈丹;钱峻屏;张虹鸥;叶树宁;;基于遥感数据的广东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J];生态科学;2006年05期
4 李红军;郑力;雷玉平;李春强;周戡;;基于EOS/MODIS数据的NDVI与EVI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5 国红;彭世揆;赵博光;;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地区苦豆子植被指数信息提取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8年04期
6 范文义;白新源;冯欣;李明泽;杜华强;;哈尔滨热岛效应与植被指数关系的动态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7 于延;王建华;段喜萍;;遥感数字影像中提取植被指数并行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通报;2013年02期
8 田庆久,闵祥军;植被指数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年04期
9 刘良云,张兵,郑兰芬,童庆禧,刘银年,薛永祺,杨敏华,赵春江;利用温度和植被指数进行地物分类和土壤水分反演[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04期
10 刘蓉;文军;张堂堂;刘远永;李振朝;;利用MERIS和AATSR资料估算黄土高原塬区植被含水量时空变化[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卓;王锦地;施建成;宋金玲;靳华安;张立新;张钟军;赵少杰;陈柏松;;微波植被指数与光学植被指数在地面尺度上的关系研究[A];遥感定量反演算法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2 辛红梅;张杰;马毅;初佳兰;;基于植被指数的赤潮高光谱敏感波段确定方法初探[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选集[C];2003年
3 范锦龙;;我国晴空分布及对旬合成植被指数的影响[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张树誉;李登科;李星敏;周辉;;遥感植被指数及其在县域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安培浚;颉耀文;;绿洲植被指数的遥感定量研究-以民勤绿洲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江东;王乃斌;杨小唤;刘红辉;;植被指数—地面温度特征空间及其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傅军;张杰;辛红梅;马毅;;基于植被指数的高光谱遥感水陆识别方法初探[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肖乾广;肖岚;李亚君;;EOS/MODIS,FY-1D/MVISR,NOAA/AVHRR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同化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道勇;肖云岫;;利用WT-10接收的1B高分辨云图数据生成植被指数图像[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全军;曹静;张月维;;基于MODIS的广东省植被指数序列构建与应用[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魏景云;气象卫星监测干旱 全国旱情一目了然[N];中国气象报;2003年
,本文编号:1797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797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