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与矿工情绪的关系及干预对策研究
本文选题:矿工 + 不良情绪 ; 参考:《煤炭技术》2017年08期
【摘要】:针对严重影响矿工正常生产的噪声因素,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外在环境因素刺激下的情绪诱导,成功诱导出不良情绪,并记录在不同不良情绪下的生理指标变化,得出在不良情绪下被试的生理指标变化显著,被试的反应时间变长。最后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Aiming at the noise factors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miners, the experiment design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bad emotion was induced by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changes of physiological indexes under different bad emotions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of the subjects chang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reaction time of the subjects became longer. Finally,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西安科技大学教育部西部矿山开采及灾害治理重点实验室;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273208;71271169)
【分类号】:TB53;TD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乃文;郭利霞;;基于Multi-agent的矿工情绪稳定性模型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年12期
2 袁晓芳;李红霞;田水承;范永斌;汪琪;;基于BioLAB的煤矿工人突发事件场景下应急反应的评估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3 田水承;李磊;邓军;景兴鹏;赵泓超;王莉;;基于BioLAB的矿工不安全行为与噪声关系试验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3期
4 程根银;陈绍杰;魏志勇;贺飞;;井下噪声对人心理生理影响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力;概率安全评价中人因可靠性分析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泓超;基于生理—心理测量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水承;杨鹏飞;高毅;马云龙;;噪声与矿工情绪的关系及干预对策研究[J];煤炭技术;2017年08期
2 贺飞;王继仁;程根银;陈绍杰;郝朝瑜;张春华;;井下有限空间内作业人员噪声危害调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7年03期
3 李乃文;赵云龙;牛莉霞;;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安全注意力专注与衰减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4期
4 尹忠恺;施凤冉;李乃文;牛莉霞;;矿工安全注意力影响因素的SEM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7年03期
5 李敏;贾惠侨;李开伟;牛昱文;姚戴峰;敬文霞;;噪声水平对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6 田水承;杨鹏飞;李磊;马云龙;;矿工不良情绪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6年06期
7 李琰;赵梓焱;田水承;于瑾慧;;矿工不安全行为研究综述[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8期
8 许晨;;安全心理学在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分析[J];建筑安全;2016年05期
9 陈华;;一类具有媒体播报效应的谣言传播模型的定性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10 刘玉姣;刘剑;朱宝岩;;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矿工的信息加工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衍华;核电厂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作业行为动态演化规律及可靠性预测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2 杜时佳;维修性建模与聚合随机过程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李飞;煤矿生产系统中人的可靠性及其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4 吴海涛;非正常条件下高铁列车调度指挥人因可靠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洁;面向地铁突发事件的行车调度系统人误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曾喜喜;复杂地形条件下的重气扩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赵广金;煤田地质钻探员工的可靠性因素测试及不安全行为的评估[D];天津大学;2012年
8 许_g青;核电站主控室后备盘台人机界面建模及其优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梁振东;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干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李鹏程;核电厂数字化控制系统中人因失误与可靠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乌力吉;基于生理实验的疲劳与矿工不安全行为关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2 李月皎;煤矿事故中不安全行为风险评估及BBS预控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盖玺;人格特质对石油工人不安全行为作用机理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4 高俊超;民航管制员安全行为模式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6年
5 张宇翔;基于脆弱性理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研究和预防[D];江苏大学;2016年
6 张姣姣;安徽省淮北市煤矿工人媒介素养状况调查[D];安徽大学;2016年
7 张];建筑施工不安全行为前置反应:心理负荷测量与影响指标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8 林宏莉;建筑工人认知偏差与不安全行为关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6年
9 胡祥;管理者行为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李焕;情绪与矿工不安全行为关系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继祖;;情绪与安全[J];现代职业安全;2014年03期
2 薛韦一;刘泽功;;基于ISM法的矿工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年12期
3 唐健;;情绪与安全研究[J];电力安全技术;2013年07期
4 李乃文;韩峥;;基于多主体建模的安全注意力衰减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5 姜秀慧;;公众应急准备素质与能力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12期
6 田水承;张利华;王莉;;煤矿瓦斯爆炸3类危险源系统的SD[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李磊;田水承;邓军;王莉;李停军;;矿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8 王绍玉;孙研;;基于AHP-Entropy确权法的城市公众应急反应能力评价[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杨力;;突发事件应急意识和能力建设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8期
10 韩晋平;毕永华;侯金玲;张恩强;姜兴华;柴海涛;;基于灰色-模糊综合法的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彬彬;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2 米楚明;基于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煤矿人误行为矫正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英芹;基于行为测量的煤矿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晓艳;煤矿瓦斯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5 郑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理工大学;2008年
6 周刚;人的安全行为模式分析与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改良的MITI实验(Ⅱ)[J];环境科学研究;1987年05期
2 苏谦;辛自强;;恢复性环境研究:理论、方法与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1期
3 赵付燕;;让孩子经得住糖果的诱惑[J];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7年03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娟;郭孝军;梁晓;;单一被试实验在特殊儿童心理学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骆方;;职业选拔情境下被试作假的识别量表开发[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戴海崎;周骏;刘声涛;;认知诊断两大基础研究及其发展述评[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刘拓;曹亦薇;戴晓阳;;不拟合被试对项目参数估计的影响及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裴利芳;;领域知识与自我解释策略间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金海洋;王哲;孙宇浩;;不同种系面孔的整体加工[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余军;周纪芗;;“一种多级评分模型及参数估计”的摘要[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丁秀峰;何蔚;;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人格持征关系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9 潘开祥;;4—10岁儿童理解辨别量词的动态特征[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10 郑雯;汪玲;方平;;调节定向、道歉信息框架对宽恕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柳恒超 上海行政学院人力资源测评研究中心;人类情绪可以是无意识的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上海之通人事测评技术研究所 孙黎明;评价中心的评价形式(一)[N];组织人事报;2002年
3 王新珠 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平面广告的认知与偏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毛伟宾 于睿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我们在用石器时代的大脑进行记忆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李纾 李跃然 苏寅 饶俪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怕浪费心理或阻碍信息共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6 刘爱萍 李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糟糕的“心理痛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卫杰;先否定后表扬我们为何更高兴[N];北京科技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远平;基于展开反应机制的计算机化自适应人格测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赵亮;客体操作场景中动作观察对客体可供性效应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印二威;诱发式脑—机接口的设计与优化[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4 郑昊力;信任、风险和社会偏好[D];浙江大学;2017年
5 高晓雷;藏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年
6 卢光莉;公平启发式理论的系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青春;“多少”概念判断标准的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闫京江;碰撞时间估计任务中不同线索的作用比较[D];西南大学;2011年
9 陈欢;类别学习中的文化差异[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刘声涛;几何类比推理测验用于认知诊断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媛媛;内隐幸福感及其与外显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关键;情绪对自主任务转换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3 江宜霖;孤独感个体对社交拒绝性信息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5年
4 卢莉莉;生存加工优势的潜在机制:来自自我参照加工的证据[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亚玺;预警、视觉特征提示对短时关联性错误记忆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5年
6 杨凤娟;多层次幽默理论的论证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程凯;消极情绪对走神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5年
8 阮征;观点采择方式和采择对象规模对老年人内隐偏见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9 邓艳;女性的择偶复制:吸引力的间接推断与择偶意向的直接测量[D];西南大学;2015年
10 陈郭伟;面孔知觉中整体加工与异族效应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51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85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