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基于模糊PID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控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7 09:15

  本文选题:模糊PID控制 + 电磁作用器 ; 参考:《系统仿真学报》2017年01期


【摘要】:针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恢复力模型与非线性振动控制问题,采用变宽度与变形状的隶属度函数构成的模糊规则的模糊PID控制的电磁作用器,实现对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恢复力的处理和非线性振动的完全控制。使用具有非线性恢复力的轴承和电磁作用器的Jeffcott模型,进行转子系统的非线性振动控制的仿真计算,并通过使用模糊PID与传统PID两种控制方法的仿真及比较,表明使用所提出的模糊PID控制器能对非线性恢复力进行自学习的模糊处理和实现转子系统的主谐波和分数谐波区域的完全振动控制,也强化了转子系统的适应能力。
[Abstract]:In view of the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model of the rotor system and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control problem, the fuzzy PID controlled electromagnetic action device composed of the membership degree function of variable width and variable shape is adopted to realize the processing of the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of the rotor system and the complete control of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The Jeffcott model of the bearing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acting devic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nonlinear vibration control of the rotor system. Through the sim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two control methods using fuzzy PID and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methods, it is shown that the fuzzy PID controller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make the self learning fuzzy processing of the nonlinear restoring force and realize the main harmonic of the rotor system. The complete vibration control of the wave and fractional harmonic region also strengthens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rotor system.
【作者单位】: 天津市先进机电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402170)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4JCYBJC19400)
【分类号】:TB5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予恕;全国第三次非线性振动学术交流会闭幕[J];天津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2 陈予恕;;全国第三次非线性振动学术交流会闭幕[J];振动与冲击;1984年01期

3 储景云;;全国第四届非线性振动会议在沈阳召开[J];振动与冲击;1986年04期

4 金志胜 ,储景云;全国第五届非线性振动会议在敦煌召开[J];振动工程学报;1989年03期

5 孙平凡;;“第五次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召开[J];振动与冲击;1989年04期

6 陈殿云;正交异性环形板非线性振动的有限元分析[J];洛阳工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陈立群,王铁光;控制非线性振动中的混沌[J];东北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8 徐加初,王乘,刘人怀;夹层椭圆形板的非线性振动[J];振动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9 王永岗,戴诗亮;受热双层金属圆板的非线性振动[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孙勇,扶名福,杨国泰;非线性振动定量分析技术的一些回顾与展望[J];振动与冲击;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邦椿;;非线性振动的工程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闻邦椿;;“工程非线性振动”的研究的若干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伟;张红星;刘彦琦;;传动带非线性振动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李安军;邢桂菊;周丽雯;;换热器直管非线性振动及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李安军;邢桂菊;周丽雯;;换热器直管非线性振动及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伟;张红星;刘彦琦;;传动带非线性振动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孙麟;张伟;曹东兴;姚明辉;;可变形机翼非线性振动的理论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永刚;王新志;丁雪兴;苏培仁;;静载作用下弹性地基圆薄板的小阻尼非线性振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0(8)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8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新志;洪小波;刘宏明;;正交各向异性圆板非线性振动[A];数学·物理·力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一九九六·第六期)——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6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杜国君;曹益;张秀礼;;初挠度对夹层圆板非线性振动特性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宏伟;在自主创新的征途上驰骋[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胡宏伟;愿借好风上青云[N];大众科技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龙;新型磁流变悬架非线性振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铮鑫;硬涂层—薄板的固有特性及其非线性振动行为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3 刘灿昌;梁结构非线性振动的最优化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4 孙维鹏;强非线性振动系统解析逼近解的构造[D];吉林大学;2007年

5 周俊;梁板挠曲与非线性振动分析的自适定小波方法[D];兰州大学;2006年

6 吕乐丰;轴向行进弦及索的非线性振动和稳定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鹏松;求解大振幅非线性振动问题的若干解析逼近方法[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杜国君;圆薄板和夹层圆板非线性振动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9 赵燕萍;考虑滞迟力两自由度系统和流固耦合特性的非线性振动及其不稳定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威;汽车整车与转向系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控制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佳佳;电机油膜力、电磁力激发非线性振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刘建梅;航天器多约束耦合线缆非线性振动行为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孙建华;变厚齿轮传动系统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刘志伟;碳纳米管和梁受电压激励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5 王甲;索—梁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李凯;扑翼飞行器扑翼的非线性振动特性探索[D];东北大学;2013年

7 俞方贵;起落架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及振动的主动控制[D];南昌航空大学;2016年

8 林垠;基于非线性振动声学调制的结构损伤程度评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9 卢增静;连续热镀锌线锌锅内沉没辊非线性振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

10 万浩川;复规范形理论在多自由度强非线性振动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00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1900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0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