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有机朗肯循环用涡旋膨胀机的改进与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4 18:24

  本文选题:有机朗肯循环 + 涡旋膨胀机 ; 参考:《化工进展》2017年05期


【摘要】:目前有机朗肯循环(ORC)的效率普遍较低,而膨胀机的性能将对循环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提高有机朗肯循环用涡旋膨胀机的性能,本文提出对涡旋膨胀机进行了改进,使动涡旋齿的齿头不会遮挡进气孔,进、出气口对称分布,并对涡旋齿端型线进行了修正。研究改进后涡旋膨胀机进口压力、流量、转速等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膨胀机的最大外等熵效率为53%,且存在一个最佳压力值,使得膨胀机的外等熵效率最大。进口流量的增加会使膨胀机的转速提高,输出功率增大。膨胀机的外等熵效率变化曲线呈抛物线变化,不同的负载对应着不同的最佳流量值,使得膨胀机的外等熵效率最大。不同负载下的膨胀机有着不同的最佳转速,使得其输出功最大,且进气压力越大,其最佳转速也越大。研究结果表明:对涡旋膨胀机的改进是切实可行的,且对膨胀机的实验为以后进一步改进指明了方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efficiency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is generally low, and the performance of expander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efficiency of the cyc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ortex expander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an improved vortex expand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so that the tooth head of the moving vortex tooth will not block the symmetr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air inlet, inlet and outlet, and the profile of the end of the vortex tooth is modified. The influence of inlet pressure, flow rate and rotational spe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mproved vortex expander i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external Isentropic efficiency of the improved expander is 53 and there is an optimum pressure value which makes the external Isentropic efficiency of the expander maximum. The increase of inlet flow rate will increase the speed and output power of the expander. The external Isentropic efficiency curve of the expander varies in parabola, and different loads correspond to different optimal flow values, which makes the external Isentropic efficiency of the expander maximum. The optimal speed of the expander under different loads is different, which makes its output power maximum, and the greater the inlet pressure, the greater its optimal spe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roll expander is feasible, and the experiment of the expander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of furthe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
【基金】: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3DZ2260900)
【分类号】:TB6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宏;消除膨胀机系统的安全隐患[J];深冷技术;2005年02期

2 李敏霞;马一太;李丽新;杨俊兰;;二氧化碳摆动转子膨胀机的受力分析[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 甄宏续;;膨胀机进水的检修[J];工程设计与研究;2006年03期

4 姚琳;陈保权;魏福平;;膨胀机停车故障分析与处理[J];深冷技术;2008年05期

5 林少荣;杨学军;朱莹;;膨胀机振动信号电缆的改造[J];深冷技术;2009年S1期

6 王树林;;膨胀机增压后冷却器漏水事故分析[J];低温与特气;2013年03期

7 李美玉;郑祥领;李正平;;膨胀机后冷却器泄漏引起的故障分析与处理[J];氮肥技术;2013年04期

8 施锦;对称平衡型单伐膨胀机[J];低温与超导;1981年02期

9 邵件 ,包裕弟 ,沈永年 ,冯仰浦 ,张朝涵;转动喷嘴膨胀机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1984年03期

10 陈克平;傅栋梁;蔡国成;孙金菊;王科;;杭氧液体膨胀机的研制[J];深冷技术;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静;赵远扬;李连生;束鹏程;;喷嘴对能量回收用冲击式膨胀机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加雷;;大焓降、高转速膨胀机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天然气分离与液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马一太;赵丽;;常规工质双转子膨胀机的分析与试验介绍[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冰圣;赵远扬;李连生;束鹏程;;低温余热回收用涡旋膨胀机模拟及性能测试[A];第十三届全国热泵与系统节能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世文;神本武征;;快速压缩膨胀机中柴油喷雾火焰的壁面碰撞传热(英文)[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闫家义;;100万方/日7.0MPa天然气膨胀机的研制[A];天然气分离与液化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李敏霞;马一太;刘圣春;苏维诚;;CO_2热泵摆动转子膨胀机样机的研制开发[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俊兰;马一太;刘圣春;管海清;;CO_2跨临界膨胀机循环最佳高压压力计算[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美兰;马一太;李敏霞;;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韦伟;刘杰;陈江平;;采用蜗旋式膨胀机的小型ORC系统实验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钱文;国产PTA膨胀机已达到国际标准[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业强;基于单螺杆膨胀机的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敏霞;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转子式膨胀机的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张振迎;逆循环中能量回收涡轮膨胀机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查世彤;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的研究与开发[D];天津大学;2003年

5 赵丽;制冷与热泵循环中膨胀部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曾宪阳;CO_2跨临界循环滚动活塞膨胀机和涡旋压缩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管海清;CO_2跨临界循环膨胀机理与转子式膨胀机—压缩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杰;模糊免疫PID算法研究及其对膨胀机温度的控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2 赵丽;逆循环装置中代替节流阀的双转子膨胀机的设计与模拟[D];天津大学;2010年

3 严雨林;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吴锡江;基于涡旋膨胀机的车用小型余热回收系统开发[D];浙江大学;2012年

5 薛皓白;多级单阀膨胀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李伟;涡旋式膨胀机热力特性分析与台架实验[D];浙江大学;2012年

7 龚文瑾;CO_2膨胀过程的模拟计算与可视化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邢英丽;二氧化碳跨临界循环膨胀机实验系统的开发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马利蓉;CO_2跨临界水—水热泵系统的模拟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王伟;CO_2双缸滚动活塞膨胀机的结构改进和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2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62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a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