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刚度梁连接组合式超声致动器及其驱动点运动形态研究
本文选题:超声致动器 + 低刚度梁连接 ; 参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压电超声致动器具有直接驱动、响应速度快、无电磁干扰、定位精度高、结构简单、设计灵活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光学仪器、微机电系统、机器人、半导体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丰富超声致动器的致动功能,并且使致动器与机构、系统有机结合已经成为超声致动器的重要研究方向。此外,利用不同模态复合激励的超声致动器多数存在模态简并问题,简并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致动器的输出性能。因此,在设计阶段有效简化模态简并过程并且保障简并效果,是超声致动器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围绕超声致动器驱动点的椭圆运动形态及低刚度梁连接组合式致动器展开研究,采用以低刚度梁连接换能器的方式构造超声振子,针对连接梁建立数学模型,以振子驱动点运动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驱动点的椭圆运动形态的产生及调节方法,形成了理论基础。通过理论、有限元仿真、实验验证三者相结合的方法,研制了单驱动点、双驱动点及多驱动点致动的新型超声致动器原理样机,分别实现了两自由度、双输出及单自由度致动功能,达到了验证理论正确性、简化模态简并过程或避免模态简并问题、获得新的致动特性等目的。超声致动器的驱动点运动形态决定了致动器的输出特性。为了确定驱动点的椭圆运动形态的产生及调节方法,首先分析了压电陶瓷的特性、梁的振动模式以及梁受压电陶瓷激振的原理;接着研究了单一换能器在空间不同平面内构造驱动点椭圆运动轨迹,从而实现致动功能的方法;为了便于模态简并、避免换能器振动模态相互干扰,采用低刚度梁连接多个换能器的方式构造振子,并设计了两种梁结构,建立梁的数学模型,分析其驱动点空间各平面椭圆运动形态的构造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以上内容的研究为构造驱动点具有预期椭圆运动形态的多换能器组合结构超声致动器确立了理论基础。超声致动器的多功能化的体现之一是多自由度驱动功能的实现。为此,以两自由度致动为目的,对单驱动点运动形态及致动器激励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研制了采用单点致动的两款新型超声致动器原理样机,采用多模态激励、模态切换的方式产生并调整驱动点的椭圆运动形态,分别实现了单自由度致动、两自由度致动功能,从而验证了基于低刚度三角梁连接方式产生及调节超声致动器的驱动点椭圆运动形态的方法的有效性、低刚度梁与镜像对称结构相结合构造振子对简化模态简并过程的作用。超声致动器的多功能化还可以体现为采用一个致动器实现对多个动子的驱动。面向小型双转子机构,提出并采用了单振子多点组合、协调致动的方式,对双驱动点运动形态及致动器的激励方法进行了研究,研制了采用双驱动点致动的新型超声致动器原理样机,分析了致动器工作原理及驱动点椭圆运动形态的产生及调节方法,通过实验测定了致动器振动特性及致动特性。该致动器可以同时驱动两个转子并且能够实现转子同向、反向及异速运动。研究发现,利用旋转对称结构的两个相同正交振动模态复合激励致动器可有效避免模态简并问题。为了充分利用该特性,实现单自由度旋转致动功能,研制了具有旋转对称结构的振子及旋转致动器原理样机,结合有限元仿真对多点组合驱动的方式、致动器工作原理、驱动点椭圆运动形态的产生及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基于低刚度带驱动齿平梁连接方式产生及调节超声致动器驱动点椭圆运动形态的有效性、低刚度梁与旋转对称结构相结合构造振子对避免模态简问题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 , the vibration mode of the beam and the principle of single - degree - of - freedom actuator . It has been used in the fields of aerospace , optical instrument , micro - electro - mechanical system , robot ,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 medical device , etc .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tion form of single drive point and the actuating method of actuator , and develops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of two new ultrasonic actuator with single point actuation . The method of multi - modal excitation and mode switching is used to generate and adjust the elliptical motion of the driving point .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B5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一辉,王立鼎,,马建旭;新型微变位致动器的发展及应用[J];光学精密工程;1996年02期
2 杜设亮,张伟根,傅建中,陈子辰;热压电仿生热鲁棒结构的致动器最优配置[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S1期
3 张永宇;陈晓阳;;纳米致动器研究现状与工程应用的进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吕海峰;苑伟政;马炳和;邓进军;徐延光;;一种全柔性气泡致动器及其制作工艺[J];航空学报;2009年10期
5 景素芳;庞宣明;陈晓南;;电致动聚合物致动器的动态响应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6 陈娟;刘琨;吕新生;张晔;;电场活化聚合物卷筒型致动器设计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0年22期
7 龚秋莲,周兆英,王晓浩,张文栋,夏邑;微泵电磁致动器的研制与测试[J];测试技术学报;1998年03期
8 ;高速永磁马达型智能致动器[J];光机电信息;1999年10期
9 齐涤非;新颖的高精度致动器[J];光机电信息;1999年12期
10 杨圣,刘东伟;纳米电磁致动器的发展[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周浩淼;周又和;郑晓静;;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非线性振动的主动控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简林柯;李新忠;何钺;;重复控制及其在多致动器同步运动控制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3 刘娜;杨庆生;;含压电致动器复合材料的细观应力分析[A];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智能与功能复合材料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李勇;吴宏鑫;;采用压电敏感器和致动器的挠性结构振动控制方法研究[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程瑜;位自英;郭东杰;方少明;;二氧化硅/全氟磺酸杂化膜基离子交换电致动器[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鲍诗杰;徐志科;金龙;;叠层型压电致动器的驱动电源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海南;张俊虎;杨柏;;仿生智能聚苯胺/聚乙烯醇纳米复合致动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杨应奎;彭仁贵;王媛珍;董晓利;;光致动器用碳纳米管/弹性体复合材料[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9 彭仁贵;王媛珍;唐伟;杨应奎;;碳纳米管/聚硅氧烷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光致机械响应[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J:高分子复合体系[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杨金瑞;美国“特保” 瞄准中国[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2 肖习;中国产轴承致动器在美受调查[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3 孝文;打针不再痛[N];大众卫生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详宇;低刚度梁连接组合式超声致动器及其驱动点运动形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沈雪瑾;硅微单侧直脚谐振器与复合V型梁热致动器的机械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07年
3 曹淑瑛;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磁滞非线性动态模型与控制技术[D];河北工业大学;2004年
4 栗大超;硅微机械扭转镜光致动器及其动态测试技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颜刚毅;用于高速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高速致动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6 李永;超磁致伸缩致动器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7 孙英;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神经网络控制与动态模型及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周严;Fe-Ga-Al磁致伸缩材料及其在致动器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9 杜设亮;精密机械仿生热稳定构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10 吴猛;超磁致压电混合精密驱动机构及其控制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飞;外差干涉纳米定位系统中PZT的迟滞特性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5年
2 韦旌坤;超声激励冲击太空取样钻动力学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3 王启龙;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及微动平台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4 邹君;轨迹可控式磁致伸缩精密微位移致动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郝礼书;合成射流致动器的设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6 丁胜华;超磁致伸缩致动器参数设计及其特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7 翁玲;磁致伸缩致动器控制系统的研制[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胡爱娣;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输出特性模型与虚拟测试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杨士斌;基于致动器阵列的飞行器分布式控制系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傅龙珠;稀土超磁致伸缩致动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89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089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