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架斜坡海域水平阵波束形成阵增益仿真分析
[Abstract]: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slope area of continental shelf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When the underwater acoustic array is applied in the sea area,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received signal of the array elements will be distort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rray elements will weaken, which will lead to the serious decline of the gain of the beamformer array. Then the sonar detection performance is lost. At present, the study of different beamforming array gain in the slope area of continental shelf is rare.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isotropic noise field, the conventional beamformer (CBF), for the horizontal array in the horizontal waveguide environment of the upper slope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slope sea area is studied. The array gain of 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 beamformer (MVDR-BF) and eigenvalue beamformer (EBF) is simul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array gain of CBF and MVDR-BF is related to the horizontal longitudinal correlation of sound field. When the number of array elements of horizontal array exceeds a certain value, the array gain of both kinds of beamformer no longe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array elements; (2) the matrix gain of EBF is determined by the ratio of the maximum eigenvalue of the signal covariance matrix to all of its eigenvalues, (3) when the SNR of received data is .10 dB, the array gain of MVDR-BF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BF, but both of them are smaller than that of EBF.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1534009,51479169)
【分类号】:TB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清宇;宋俊;赵春梅;;水平长线阵在浅海多途信道中的指向性分析[J];声学与电子工程;2010年02期
2 苏晓星;张仁和;李风华;;利用波导不变性提高声场的水平纵向相关[J];声学学报;2006年04期
3 于瀚;浅海声场时空相关性及其衰减对声纳性能的影响[J];舰船科学技术;199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磊;孙超;;陆架斜坡海域水平阵波束形成阵增益仿真分析[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6年09期
2 谢磊;孙超;刘雄厚;蒋光禹;;陆架斜坡海域声场特性对常规波束形成阵增益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6年14期
3 GAO Wei;;Extracting the interference components of normal modes in shallow water waveguide using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method[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16年02期
4 翁晋宝;李风华;郭永刚;;典型深海声场频率-距离干涉结构分析及实验研究[J];声学学报;2016年03期
5 高伟;;浅海波导中简正波相干分量的奇异值分解提取方法[J];声学学报;2016年01期
6 YAO Meijuan;MA Li;LU Licheng;GUO Shengming;;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ource ranging by use of virtual receiver technique under different frequency bands[J];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2015年04期
7 王朋;郑胜家;黄勇;刘纪元;;浅海运动目标波束域波导不变量测距方法研究[J];声学学报;2015年06期
8 陈晓勇;方有利;孙炳文;宋文华;郭圣明;;基于波导不变量的空中和水下声源分辨方法[J];声学学报;2015年05期
9 姚美娟;鹿力成;马力;郭圣明;;虚拟接收目标定位技术中引导声源对目标声源的信噪比补偿[J];声学学报;2015年02期
10 鹿力成;马力;;基于Warping变换的波导时频分析[J];物理学报;2015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秀林,倪明,李整林,李风华,张仁和;基于光纤水听器的声场水平相关性研究[J];应用声学;2005年01期
2 张仁和,李风华;浅海声传播的波束位移射线简正波理论[J];中国科学(A辑);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翰馥;自适应波束形成器中的递推算法[J];科学通报;1981年06期
2 朱允民;适应性波束形成器的随机变界截尾算法[J];应用数学和力学;1986年05期
3 范文涛;章新华;叶琼龙;康春玉;;一种新的被动水声探测盲自适应波束形成器[J];声学技术;2008年05期
4 关致和;“多波束测深系统”波束形成器的研制[J];测绘学报;1984年01期
5 刘国枝,张殿伦,田坦,,陈忠民;电阻相移式波束形成器故障诊断[J];声学学报;1997年05期
6 朱维杰,孙进才,曾向阳;宽带波束形成器的自适应综合[J];声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朱维杰,孙进才;基于阵列接收数据重采样的频率不变波束形成器[J];自然科学进展;2002年06期
8 王健;惠晓威;;DOA估计中MVDR算法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5期
9 王伟远;赵晨;林玉章;张树林;谢晓明;蒋式勤;;心脏磁场分布电流源重构及其精度分析[J];物理学报;2013年14期
10 张凯;王小军;舒平平;杨军;;基于FPGA的SLC-LSCMA算法的波束形成器的设计与实现[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超贤;;两种稳健波束形成器的敏度分析[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姚萌;王华斌;;模块化嵌入式波束形成器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高杨;章新华;;一种改进的稳健主模式抑制波束形成器[A];2009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交流暨水声学分会换届改选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唐建生;;虚拟干扰源的扩展零陷宽带波束形成器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董明;范文涛;;基于二阶锥最优化的强干扰抑制宽带波束形成器[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樊凌雁;何晨;车小林;;频选时变信道下的一种Pre-FFT自适应波束形成器[A];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新进展——2005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邵杰;叶宁;唐金华;;基于神经网络FIR滤波器的宽带波束形成器综合[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磊;非理想条件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2 唐建生;运动目标辐射噪声的宽带波束形成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星;医学超声成像中的特征空间最小方差波束形成算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天南;宽带波束形成器的抽头稀疏化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3 李雅梅;稳健的宽带波束形成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唐金华;宽带波束形成器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王慧;远场宽带波束形成器的稳健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6 张凯;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器的设计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菅立龙;基于稀疏信号的波束形成器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杨彦立;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9 杨丽丽;适于工程实现的广义旁瓣相消波束形成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金平;平面阵指向性改进与波束形成器性能测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22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32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