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γ-射线辐照及掺杂对铋基铁电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7 13:22
【摘要】:铁电薄膜因存储密度大、读写速度快、能量消耗低、应用范围广而成为人们热衷研究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Bi_4Ti_3O_(12)(BTO)铁电薄膜和BiFeO3(BFO)多铁性薄膜因无铅及更优异的性能而格外引人注目。本文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衬底Pt/Ti/SiO_2/Si上制备Bi_(3.25)La_(0.75)Ti_3O_(12)(BLTO)、Bi_(3.96)Sb_(0.04)Ti_3O_(12)(BSTO)铁电薄膜、Bi_(1.7)Sb_(0.3_Ti_2O_7/BSTO复合薄膜和Bi_(1-x)Nd_xFeO_3、BiFe_(1-y)Co_yO_3、Bi_(0.85)Nd_(0.15)Fe_(0.85)Co_(0.15_O_3(BNFCO)多铁性薄膜,并对他们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铁电薄膜因具有抗辐射的特性而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太空环境复杂,各种射线不可避免地对铁电器件造成影响。为了研究辐射对铁电薄膜的影响,我们以BLTO铁电薄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对辐照前后薄膜的微结构和铁电等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的薄膜表面致密性、均匀性都有所下降,晶形变得不规整,晶粒变小;薄膜铁电性降低,剩余极化2Pr和矫顽场强2Ec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小,在测试电场为600kV/cm时,2Pr从51.1μC/cm~2下降到43.5μC/cm~2、37.4μC/cm~2、23.7μC/cm~2,2Ec也分别从178.3 kV/cm下降到165.1 kV/cm、163.5 kV/cm、149.2 kV/cm;薄膜的C-V曲线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且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不对称率有所增大;同辐照前相对比,辐照后的薄膜漏电现象得到明显缓解,最低漏电流密度降到1.7×10-7A/cm~2;疲劳测试表明,经历了γ-射线辐照的BLTO薄膜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抗疲劳性,在经历1010次开关极化循环后,薄膜的剩余极化几乎没有下降。制备和研究了Sb~(3+)掺杂的Bi_(1-x)Sb_xTi_3O_(12)铁电薄膜。对Bi_(1-x) Sb_xTi_3O_(12)和未掺杂的BTO铁电薄膜对比研究。Sb~(3+)的掺杂很好地改善了BTO铁电薄膜的性能,当Sb~(3+)含量为0.04时,薄膜Bi_(3.96)Sb_(0.04)Ti_3O_(12)(BSTO)在测试电压场为875kV/cm时,剩余极化高达87.6μC/cm~2;经历1010次开关极化循环后,该薄膜显示了无疲劳性;漏电流密度低至8.1×10-8A/cm~2。掺杂后的Bi_2Ti_2O_7具有相稳定,漏电流密度低和介电常数高等优良特性,是作为缓冲层的理想材料。本文制备了不同Sb~(3+)含量掺杂的Bi_(2-x) Sb_xTi_2O_7薄膜,并对薄膜进行C-V曲线和漏电流性能测试,当Sb3+含量x=0.3时,Bi_(1.7)Sb_(0.3)Ti_2O_7薄膜的最大电容值为3.8×10-9F;漏电流低至1.1×10-10A/cm~2。以此薄膜作为缓冲层,制成Bi_(1.7)Sb_(0.3)Ti_2O_7/BSTO复合薄膜。对其进行了铁电性,抗疲劳性及漏电流特性表征。结果表明添加了缓冲层的BSTO薄膜的电滞回线饱和性和矩形都得到改善,说明薄膜的铁电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在2Pr没有改变的情况下2Ec大幅度下降;漏电流密度同BSTO薄膜的漏电流密度8.1×10-8 A/cm~2相比大约下降了两个数量级;C-V曲线也发生了明显的改观。以BFO为基础,分别对其进行了A位Nd~(3+)掺杂,B位Co~(2+)掺杂和A、B位Nd~(3+)、Co~(2+)共掺杂,制得Bi_(1-x)Nd_xFeO_3、BiFe_(1-y)CoyO_3、BNFCO系列薄膜,其中x、y值分别为0.05、0.10、0.15和0.20。对所制备的铁电薄膜分别进行XRD、铁电性能和漏电流性能测试。无论对A位或B位掺杂都没改变BFO的晶体结构;对A进行Nd~(3+)掺杂时,在一定的掺杂范围内,铁电薄膜Bi_(1-x) Nd_xFeO_3的剩余极化2Pr随着Nd~(3+)含量的增加从7.2增长到14.0、26.2和19.1μc/cm~2,当Nd~(3+)含量为0.15时,2Pr值达到最大值26.2μc/cm~2;对B位进行Co2+掺杂时,对应于不同的Co2+含量,剩余极化2Pr分别为9.1、19.1、33.6和22.1μc/cm~2,当Co2+含量达到0.15时,2Pr值达到最大值33.6μc/cm~2;对A、B位进行Nd~(3+)、Co2+共掺杂,薄膜BNFCO的剩余极化2Pr达到了49.7μc/cm~2;无论是哪种方式掺杂,掺杂后的薄膜的漏电流密度同BFO相比,均明显下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221;TB3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定全;铁电薄膜,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J];材料导报;1993年05期

2 张鲁殷,胡晓君;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器件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徐文彬;王德苗;董树荣;;铁电薄膜应用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10期

4 李俊峰;郑新芳;董春华;;铁电薄膜的制备工艺及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9年04期

5 李惠琴;刘敬松;;铁电薄膜及其在存储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6 张修丽;张燕妮;徐海生;刘长利;;有机铁电薄膜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21期

7 赵梅瑜;;铁电薄膜及其器件应用[J];无机材料学报;1973年04期

8 包定华;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制备铁电薄膜:工艺及进展[J];硅酸盐通报;1995年02期

9 沈效农,王弘;铁电薄膜导电过程与机理[J];功能材料;1996年04期

10 戴自璋;铁电薄膜材料的性能,应用和发展前景[J];化工新型材料;199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建国;肖定全;刘洪;朱基亮;;多层纳米铁电薄膜介电增强机理[A];TFC’09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周易春;;无铅铁电薄膜及其存储器的制备和失效行为[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3 周益春;;存储器用铁电薄膜:制备,力学性能和失效[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路晓艳;曹文武;;超薄铁电薄膜中临界厚度附近的压电效应及其稳定性[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王彪;;纳米铁电薄膜及其相关材料相变性能的尺寸效应研究[A];第二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06年

6 田雪雁;徐征;;铁电薄膜退火方法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7年

7 蒋丽梅;周益春;杨娇;;铁电薄膜漏电流应变调控的热力学模拟[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侯识华;宋世庚;郑应智;马远新;郑毓峰;;掺锰PLZ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质研究[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陈秀丽;刘来君;樊慧庆;;钛表面外延生长弛豫铁电薄膜水热工艺研究[A];第六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首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朱信华;洪建明;李爱东;朱健民;吴迪;周舜华;李齐;刘治国;闵乃本;;层状钙钛矿铁电薄膜的层错结构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丽梅;挠曲电耦合下铁电薄膜电畴演变及应变调控[D];湘潭大学;2014年

2 程小荣;基于铁电薄膜的光解水光阴极制备与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宋东坡;Bi_6Fe_2Ti_3O_(18)铁电薄膜溶液法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4 王趱;γ-射线辐照及掺杂对铋基铁电薄膜性能影响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辉;电极和结构过渡层对铁电薄膜介电及热释电性质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陈志辉;铁电薄膜制备及新型铁电存储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张芹;铁电薄膜极化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普男;铁电薄膜的静态特性及动态介电特性的结构过渡层效应[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贾建峰;多层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其电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陈宏伟;铁电薄膜材料及在介质移相器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宇宏;通过纳米颗粒掺杂及机械弯曲形变调控P(VDF-TrFE)铁电薄膜的电光性能[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雷洪;基于反铁电薄膜的双稳态MEMS面内驱动器集成技术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3 吕灵燕;稀土掺杂钛酸铋铁电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4 王祥宇;溶胶-凝胶PZT铁电薄膜在外场作用下的畴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郑林辉;ZnSnO_3铁电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陈丹;三元系PZT基铁电薄膜微观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祥东;锆酸铅薄膜电容器的储能行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崔莲;铁电薄膜物性尺寸效应机制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张现军;随层数改变的相互作用参量对铁电薄膜相变性质的影响[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闫丽莉;结构弛豫对铁电薄膜性质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67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367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f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