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代际差异下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02 14:04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当今不断变化的社会背景下愈演愈烈的代际差异问题,和传统家电产品在科技化浪潮中寻求突破的市场背景,旨在通过总结社会学、心理学中关于代际问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分析新的代际关系特点,针对家电产品中的差异成因和表现提出设计方法,进而调节家电产品设计中的代际差异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当下新的代际关系和传统旧有代际关系之间的差别,分析代际关系变化对人和产品设计的影响。进而将代际概念引入产品,形成对其的系统理解。在以代际角度对家电产品研究的过程中,以产品目标用户所处世代和用户需求为维度对家电产品再分类,总结了易出现代际差异问题的产品共性,通过定性调研总结了家电产品中代际差异在生理和认知、生活方式、市场背景三个方面的成因和表现,得到初步的设计启发。进而在以通用设计和互动设计为基础、结合多学科中代际差异应对原则,对如何调节家电产品中的代际差异进行了设计策略上的探讨,提出了在功能设计、操作设计、代际互动设计三方面的具体设计方法。最后,本文以家庭固定电话为案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理论。本文的研究对于调节家电产品中的代际差异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at the growing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under the changing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market background of traditional household appliances seeking breakthrough in the ti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ummarize sociology,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intergenerational problems in psychology are analyz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w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to adjust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design of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the traditional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f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on people and product design. Then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cep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product to form 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i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on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from the angle of intergenerational, this paper re-classifies the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tion and demand of the product target users, and summariz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products which are prone to the problem of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Through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and manifestations of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physiology and cognition, life style and market background, and gets preliminary design inspiration. Then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design and interactive design, combined with the principle of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multi-disciplin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djust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nctional design, operational design, and so on. Intergenerational interaction design three specific design methods. Finally, this article takes the home fixed telephone as the case to carry on the design practice verification theory. Th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i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regulating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household appliance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B4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解永庆;缪杨兵;曹广忠;;农民工就业空间选择及留城意愿代际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們;王忠军;张红伟;曹淑芹;;工作伦理的代际差异研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2 马君;张昊民;;打破职业生涯的“玻璃天花板”:员工文化导向的代际差异及不同情境下的匹配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陈德光;;代际差异及其调适[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刘学华;王立静;吴洪宝;;中国近40年日平均气温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年代际差异[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杜书云;张广宇;;农民工代际差异比较分析及启示建议[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孟晓蕊;理解代际差异才能抹平沟通隔阂[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2 陈振烨;90后管理:代际差异引发管理变革[N];企业家日报;2014年

3 徐晨亮;游离或承担:代际差异还是伦理难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吕程平 编译;日本社会保障中的代际差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王悠然 编译;美国“千禧代”价值观代际差异明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周冲 姚芳;北京健康消费初具规模呈现四大差异[N];中国信息报;2014年

7 广发银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孙涛;我们为什么研究8090一代?[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箐;流动人口就业代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琦;代际差异下的家电产品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李静;农民工城乡观及代际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刘雅萍;农民工就业代际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舒丹;农民工就业状态代际差异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5 王法朋;中国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代际差异及地区差异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朱正觉;江苏省古柏镇方言代际差异考察[D];安徽大学;2013年

7 魏洪英;基于代际差异的吉林省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8 黄威;心理契约违背的代际差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唐婕;改革开放以来三代语文名师的代际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敬洋;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择业行为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3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433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e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