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溶液絮凝-颗粒吸附-膜过滤去除水体中阴阳离子染料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3 00:32
【摘要】:大多数染料由于其结构中存在芳环而具有致畸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对人类健康和水体生物都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排放到天然水中之前从染料废水中去除各种染料对于环境安全和清洁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絮凝和吸附因为其成本低、操作简单和效果显著,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染料的方法。壳聚糖(CS)因其价格便宜、来源丰富,具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活性官能团等特点而被广泛研究。迄今为止,用于絮凝/吸附去除染料的CS有多种形式,如CS粉末、CS海绵、CS微球、CS膜及其它以CS为主体的杂化材料。这些形式的CS在使用时存在基团利用率较低和再生困难的缺点。本研究中,考虑到CS溶液与染料溶液的良好相容性,直接采用CS溶液絮凝阴离子染料,以充分利用CS分子链上的活性基团。还考察了特定条件下所形成CS-染料颗粒直接用于阳离子染料的再吸附作用,以减少再生过程、工艺污染和提高工艺效率。此外,探究了膜过滤对絮凝/吸附后的染料溶液的分离作用。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部分研究了 CS溶液对阴离子染料刚果红(CR)的絮凝分离作用及CS-CR颗粒的形成。还研究了 CS溶液用量、时间和初始染料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过程快速且高效。在30 mL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CR染料中使用0.1 g 1 wt%CS溶液,1 min内CR的去除率高达99.90%,吸附容量为14971.70 mg·g-1。并且在该条件下会形成表面具有大量负电荷的CS-CR颗粒,而在其它条件下生成凝胶状物质。当初始浓度为2000 mg·L-1时,CS的超高吸附容量达到44956.20 mg·g-1,远远高于目前报道的最高吸附容量。第二部分研究丫 CS-CR颗粒对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B)和罗丹明B(RhB)的吸附分离作用。考察了 CS-CR颗粒用量、时间和初始染料浓度等因素对染料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CS-CR颗粒对MB和RhB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457.10 mg·g-1和990.00 mg·g-1,优于其它的CS吸附剂。吸附过程可以通过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较好地描述。第三部分研究了膜过滤对溶液絮凝或颗粒吸附处理后的染料溶液的分离作用。结果表明膜过滤可实现对絮凝/吸附后的染料溶液的快速分离。膜分离过程中所形成的CS-CR颗粒滤饼层可进一步用于分离溶液中CR和MB,去除率分别达到69.87%和82.14%,实现了滤饼层的再利用。
【图文】:

甲壳素,壳聚糖,结构式


1.5.邋1壳聚糖的结构及性质逡逑壳聚糖(CS),学名聚-p邋(1—4)邋-2-氨基-2-脱氧-D-葡萄糖,是含氮(氨逡逑基)多糖的一种生物聚合物(图1-2(a)),其通过它的来源化合物甲壳素碱性逡逑脱乙酰化大量生成。最初,甲壳素在氢氧化钾中煮沸,产生一种叫做CS的酸逡逑溶性产品。甲壳素(聚-P邋(1—4)邋-N-乙酰基-D-葡萄糖胺)以被认为是最丰逡逑富的天然生物聚合物之一(图l-2(b))。逡逑CS大多呈白色或淡黄色,相对分子质量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CS不溶逡逑于水,碱溶液和有机溶剂,因为它们的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但是,它由于胺基逡逑质子化可溶于酸性的溶液,比如稀的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CS逡逑来源极其丰富,,每年的产量约有100亿吨:1"。逡逑6逡逑

过程图,微球,过程,交联


荆等:3U人通过乳液交联制备CS微球,之后用聚乙烯亚胺改性球体表面逡逑以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离子交换容量(IECs)的壳聚糖-聚乙烯亚胺(CS-PEI)逡逑微球,并用于染料废水中甲基橙的移除。CS-PEI微球的制备过程如图1-3所示。逡逑随着微球表面的IECs的增加,CS-PEI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容量增大。30邋°C时,逡逑当IECs值为1275时CS-PEI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达到最大。吸附过程符合准逡逑二级动力学。此外,制备得CS-PEI七次循环后仍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逡逑J逦PB逦,八v逡逑Swj逦1邋、N^S^"SsAH逦■'逦■邋"逦■邋*逡逑PH?0.9Q*C.逦pH邋8.0.30*0.逦30邋100邋?pw.邋4邋h邋H逡逑f00rpfl\2邋ti逦100邋ipm.邋48邋It逡逑^11%逦jpi"^逦^^^/WVW逡逑图1-3邋CS-PEI微球的制备过程[31:逡逑Fig邋1邋-3邋Preparation邋process邋of邋CS-PEI邋microspheres逡逑赵世鹏等[w]人制备了三种胺基化交联CS微球吸附剂,分别是乙二胺丙酰逡逑化交联CS微球、聚乙烯亚胺改性交联CS微球和超支化聚酰胺改性交联CS微逡逑球,并用来去除甲基橙和酸性铬兰K。通过研究发现这三种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逡逑附容量分别为邋545.40邋mg,g'邋622.27邋mg.g—1、和邋692.65邋mg*g'邋与邋CS邋微球逡逑(41】.31邋mgq-1)相比,均有所提高。此外,这三种微球对酸性铬兰K的吸附逡逑容量分别为邋439.18邋mg*g-1、509.76邋mg.g'邋和邋673.52邋rngf1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X703;TQ02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苏娟;;膜过滤装置在微检工作中的应用[J];啤酒科技;2004年06期

2 ;戈尔膜过滤系统在国内运行成功[J];氯碱工业;2000年09期

3 李平;;膜过滤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军队卫生杂志;1987年04期

4 周乙华;;膜过滤法测定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大小[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8年08期

5 Andrew Layson;;欧洲、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膜过滤水处理系统应用介绍[J];给水排水动态;2009年06期

6 ;ORELIS公司为全世界最大的氨基酸生产线提供膜过滤设备[J];食品科技;2005年01期

7 刘彬;;连续膜过滤系统在海水淡化深度处理中的应用[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谢广发,周建弟,孟中法,董海,谢海腾,吴奇彬;错流膜过滤提高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3年04期

9 华耀祖;膜过滤单元缺陷的检知[J];水处理技术;1998年05期

10 邬行彦,孙进;膜过滤法及其在抗生素工业中的应用(上)[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惠萍;盛孝红;;压力波动对无菌膜过滤除菌效果的影响以及改进[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卫江;张磊;郭志雄;付高辉;张玉华;田华明;高晓凡;曹咏军;何洪;;膜过滤操作条件对过滤阻力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传递过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荟钦;薛莲;李卫星;邢卫红;;陶瓷膜过滤海藻酸钠水溶液的研究[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张荟钦;顾俊杰;李卫星;邢卫红;;盐浓度对陶瓷膜过滤过程的影响[A];第三届膜分离技术在冶金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卫臣;贾玉玺;石彤非;;高分子膜过滤和污染过程的有限元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周宏兵;李崇志;陈加林;;小叶榕叶水提物超频震动膜过滤工艺的研究[A];第4届全国医药行业膜分离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匡新波;潘国庆;孙红梅;;高温覆膜过滤材料性能介绍兼谈滤料识别[A];中国硅酸盐学会环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统;王坤;侯瑞琴;孙高升;;CASS+膜过滤工艺处理中小城市污水与中水回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石宝强;张捍民;杨凤林;孟凡刚;张兴文;;人工神经网络在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预测中的应用前景[A];中国精细化工协会第二届水处理化学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贤辉;李建新;王虹;何本桥;王捷;张宏伟;;浸没式中空纤维膜过滤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建立[A];第二届膜法城镇新水源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教授 郭燕;无缝隙膜过滤瓶回收出现两种替代方案[N];中国纺织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杨博;德国化工巨头科德宝投资水过滤和膜过滤业务[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新华;低温陶瓷膜过滤有害菌高价奶“高”在新技术[N];中国包装报;2009年

4 萧理;膜专家:高众X&[N];湖北科技报;2001年

5 记者 邓海平 通讯员 李光;珠江啤酒成功启用错流膜过滤新技术[N];经济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冯国梧;做大做强中国膜产业[N];科技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刘永兰 周洪如;华湘化工前九个月生产创新高[N];郴州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云;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杨泽志;陶瓷动态膜在深度处理纺织印染废水中的研究应用[D];东华大学;2008年

3 朱建文;饮用水预处理工艺优化与膜过滤组合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欢欢;溶液絮凝-颗粒吸附-膜过滤去除水体中阴阳离子染料工艺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2 徐龙生;基于多级膜过滤的茶多酚提纯与浓缩工艺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3 张雪雨;用电凝聚改善膜生物反应器膜过滤性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4 张璐;二氧化锰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行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5 陈萍;水溶性亲和—膜过滤载体分离蛋白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晓yN;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阿衣满古力·哈力哈拜;新疆和田红葡萄汁膜过滤及真空浓缩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8 吴启龙;陶瓷膜对颗粒污染物去除的工艺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9 周文龙;错流膜过滤技术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本文编号:2637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37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