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文创品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4 03:15
【摘要】:草木染,“出方有土,采以时月”。用从山野植物萃取出染料染就的产品质朴、纯净、美好,凝聚着独特的东方美和天人合一的中国古典哲思。它有着悠久发展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给服装着色的主要方法。在工业生产和化学染品充斥人们生活的今天却被逐渐边缘化了。文章第一章,笔者阐述了在当代研究此课题的缘由和必要性,提出新时代下唯有文化创新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的观点。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交叉学科研究法、归纳法和个人的创作实践,对为后续研究与设计进行了历史总述和现状归纳。第二章主要讲述草木染从古至今的具体发展,从社会地位的变化、工艺的演进、国家管理者针对草木染所在领域的决策调整、民众的视角的转移等方面,逐一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析后笔者的观点立于(一)草木染生产规模、工艺规制等是随需求关系的改变在不断变化的,当代对草木染的需求应该从审美需求往生活需求发展,通过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重获新生。(二)国家、政府对包括草木染在内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及在互联网+模式下进行文化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的响应和关注。从而提出观者的视线其实是可以被引导的。(三)草木染产品对于当代要求其实具有先天的优势,源头与整个生产线绿色无污染,对人的健康也相当有好处,除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外,环保价值、健康价值亦非常之高,是非常契合时代需求的。可惜当代年轻人甚至很多其他年龄段的非从业者,都对它感到陌生。另外草木染产品与现代人们的生产观、购买观之间仍有很大的认知空白。重新唤起草木染的设计工艺以实现当代的复兴进入了历史攻坚期,草木染在当代想要得到发展,与市场和消费者间建立新的联系方式成为必要,然而市面上草木染产品同质化严重,发展长期停留在低端重复阶段,急待内容创新和理念延展。第三章是笔者自己的设计过程,针对以上分析做出对于自己产品线做出文化性与经济性的双重思考,表达了设计目的意在用产品故事描述完整产业链来增强用户体验和传播设计理念。阶段性设计成果分为产品设计和推广设计两部分进行展示。在第四章,进一步思考了“天人合一”的现代意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从“金钱文化”向“人类文化”的转变,一方面技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看起来合乎情理的外衣下,映射出的是人们对细节的忽略和对既定规则的盲从。产品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可以发挥作用值得被更多的探讨。另一方面立意开展文化创新产业相关工作的设计师们在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之间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脑力做出有意义、有灵魂的设计。这样草木染及传统文化的复兴才会来日可期。
【图文】:
图1:传统草木染工艺染法,左至右分别为扎染、夹染、蜡染、形染逡逑
形染和蜡染能进行任意复杂图形的染成,蜡染中由于蜡性较脆,,处易裂缝,染色过程中染料渗入裂缝后会形成一丝丝细的冰裂纹为图案加入次的视觉观感。图1为日本草木染品牌西阵织设计的具象图形。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72
本文编号:2638461
【图文】:
图1:传统草木染工艺染法,左至右分别为扎染、夹染、蜡染、形染逡逑
形染和蜡染能进行任意复杂图形的染成,蜡染中由于蜡性较脆,,处易裂缝,染色过程中染料渗入裂缝后会形成一丝丝细的冰裂纹为图案加入次的视觉观感。图1为日本草木染品牌西阵织设计的具象图形。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B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砚祖;;社会转型下的工艺美术[J];装饰;2014年05期
2 徐艺乙;;手工艺的传统——对传统手工艺相关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识[J];装饰;2011年08期
3 杭间;;本土设计中的发现——从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展”说开去[J];装饰;2007年06期
4 龚建培;;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的蜕变与再生——兼论传统手工印染现状与发展的几个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年04期
5 邬烈炎;手工艺的现代演化与形态呈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2年03期
6 方李莉;论工艺美术的原生性与再生性[J];民族艺术;2002年01期
7 赵丰;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初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01期
本文编号:2638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38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