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地区强震滑坡特征及危险性评价研究
【图文】:
坡度大致呈上缓下陡的趋势,主滑方向为72°,滑坡造成109人失踪,毁坏居民房屋多达11户,52名村民与农家乐游客遇难(图1-1)。2017年6月24日,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滑坡体积达1800×104m3。滑体在3470m的高位骤然启动,高速运动2.7km,瞬间覆盖了坡脚村庄,,造成10人死亡,73人失踪(图1-2)。图 1-1 都江堰五里坡滑坡全貌
茂县新磨村滑坡全貌滑坡危险性是在诱发因素的触发下,滑坡发生滑动、影响范围以及转化为其它形式灾害的概率(乔建平等,2001)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晓一;冷晓玉;段晓冬;;坡脚型与偏转型地震滑坡运动距离及地形因素作用[J];岩土力学;2015年05期
2 王东辉;田凯;;鲜水河断裂带炉霍段地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4年02期
3 石文龙;范柱国;李国昌;杨立刚;;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03期
4 樊晓一;乔建平;韩萌;曾耀勋;;灾难性地震和降雨滑坡的体积与运动距离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10期
5 张克亮;张亚国;李同录;;二维滑坡滑距预测[J];工程地质学报;2012年03期
6 张龙;唐辉明;熊承仁;黄磊;邹宗兴;;鸡尾山高速远程滑坡运动过程PFC~(3D)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7 侯景瑞;袁中夏;;汶川地震滑坡与影响因素[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8 李为乐;黄润秋;唐川;许强;;汶川地震触发的绵远河流域崩塌滑坡的特征[J];山地学报;2011年04期
9 方华;裴来政;向灵芝;;汶川地震高速远程滑坡速度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10 黄润秋;;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吴钟腾;叶龙珍;郑之望;;基于运动学原理的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方法研究[A];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2 沈伟;李同录;;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学研究综述[A];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长春;三峡库区万州城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顾成壮;强降雨下二蛮山高速滑坡形成机制及运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吴俊峰;大渡河流域重大地震滑坡发育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4 张雪峰;区域性山地环境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志旺;基于GIS技术的区域滑坡分形特征分析与危险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6 许向宁;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基于GIS的雷波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樊金生;区域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技术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6年
3 贾杰;高烈度山区强震黄土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4 马国超;强震区汶川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韩蓓;基于GIS的岷江上游汶川—叠溪河段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磊;基于GIS的理县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多军;震裂山体滑坡启程失稳与运动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郝连成;山区城镇地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豆敬翔;基于GIS的平武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娟;小金县震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0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80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