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吕梁山区典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7:06
【摘要】:滑坡是山西吕梁地区的一种主要地质灾害,也造成过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但这种威胁并没消失,因此,为了能够查明对该区域的滑坡的规律特点,为滑坡的防治带来一定的指导,开展了本文的工作。通过历史滑坡的资料分析、现场的勘察以及室内的分析等手段,开展了三大部分内容:山西吕梁山区工程地质条件的了解、历史地质滑坡分析以及典型滑坡的数值验证。山西吕梁山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只是作为背景资料,用来确认滑坡的发生可能性。区域内主要三大地形地貌:平原盆地区,受制于平坦的地形,不论什么岩性难以形成滑坡;基岩山地区,出露的基岩多为稳定的岩性,也难以形成滑坡;黄土高原区受侵蚀形成的陡峭地貌,多覆盖黄土、第三系的红粘土等易滑岩性,是滑坡多发区域。根据历史地质滑坡的资料,根据诱发因素和一定的地层差异,并以此将其分为四大类型滑坡:侵蚀型滑坡、开挖型滑坡、降雨型滑坡、采空型滑坡,并分别研究了各类滑坡。侵蚀型滑坡主要发生于黄土层内,通常是由于坡脚的侵蚀破坏,利用Rapid landslide运动分析和Geo-studio的稳定分析了西合村的一个典型滑坡,发现滑坡启动前,被侵蚀的坡脚的最大剪应变显著增大,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坡脚的显著移动开始,直至最终停止;开挖型滑坡主要发生于黄土㧟红土层中,通常是由于坡脚的开挖,同样利用Rapid landslide运动分析和Geo-studio的稳定分析了贺西村的一个典型滑坡,发现滑坡启动前,坡体上部的黄土的最大剪应力显著增大,稳定性系数也降低,上部的黄土层会率先滑动,下部的红土层在上部黄土作用下慢慢失稳,一起滑动;降雨型滑坡主要发生于黄土㧟基岩中,通常是由于降雨引起的边坡失稳,利用Geo-studio的seep分析了禄聚峁村的一个典型滑坡,发现在降雨条件下,雨水迅速集中于其下伏地层为不透水层,当土体饱和时,水开始沿不透水的层面开始流动,土体就变得不稳定;采空型滑坡主要发生于黄土㧟冲洪积层中,通常是由于开采引起的地面变形造成的,利用MIDAS分析了曹家塔村的一个典型滑坡,在较稳定的边坡进行开挖后,由于应力集中,使得最大主应变开始出现在采空区的上部,采空区发生变形,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更大地下空间时,这时上部的边坡会在相对较为软弱的地层产生较大的剪应变,最终形成贯通的滑面,造成坡体失稳。综上可以看出,山西吕梁地区的黄土高原区因其陡峭的地貌和岩性,使的该区域成为滑坡的高发区。从诱发因素来看,这些滑坡主要有侵蚀型滑坡、开挖型滑坡、降雨型滑坡、采空型滑坡四种,每种滑坡根据不同的诱发因素,表现出不同的滑动机理:侵蚀型滑坡和开挖型滑坡破坏的起因都是在在坡体改变较大的部分,形成应力集中产生缓慢的滑动;降雨型滑坡主要是雨水沿基岩面渗流导致边坡失稳;采空型滑坡是采空区应力集中,不断变形,最终发育为滑坡。
【图文】:

吕梁山区典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吉县城南桥南村水洞沟自然村滑坡2009年11月16日10时40分,山西省中阳县张子山乡张家咀村茅火梁发生滑坡,

吕梁山区典型滑坡形成机理研究


山西省临县刘家会镇前柏塔村滑坡2018年4月30日4时57分,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枣林乡彩家庄南沟发生滑坡,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吕义清;张华伟;石雷;宋登艳;;采空滑坡成因机制分析[J];煤炭技术;2015年10期

2 董震;巨玉文;;山西黄土地质灾害的特性及治理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07期

3 罗渝;何思明;何尽川;;降雨类型对浅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4 肖先煊;许模;;水库滑坡变形特征的模型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年05期

5 刘传正;;关注冰雪冻融引发的崩塌滑坡灾害[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4年02期

6 卢坤林;朱大勇;;坡面形态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01期

7 王涛;吴树仁;石菊松;辛鹏;石玲;;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J];地质通报;2013年12期

8 张铎;吴中海;李家存;蒋瑶;;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综述[J];地质力学学报;2013年03期

9 张丽芳;;公路滑坡机理及防治措施探析[J];山西交通科技;2013年03期

10 张宏伟;;山西某地方铁路黄土滑坡发育区工程地质选线[J];山西建筑;2012年25期



本文编号:26951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6951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