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双作用叶片泵的内部结构对流量脉动及其噪声的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17-03-29 07:07

  本文关键词:双作用叶片泵的内部结构对流量脉动及其噪声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高性能的双作用叶片泵之所以愈发受到车辆、工程机械以及机床等的中低压液压系统的青睐,进而成为核心液压动力元件之一,与其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运转平稳等优点密不可分。双作用叶片泵作为叶片泵的一种,随着高压高速化方向的发展,它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其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双作用叶片泵相比单作用叶片泵由于转子受力平衡,所以泵的输出压力更高,输出流量更大,但同样伴随着泄漏大,输出流量脉动大以及噪声和振动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并结合实例加以论证的研究,分别对双作用叶片泵内部流场和叶片与定子,转子间的受力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引起双作用叶片泵流量脉动和噪声的因素,并通过叶片泵的结构优化对其进行了分析。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表明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总结了双作用叶片泵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括。第二章,对影响双作用叶片泵性能的主要因素—定子曲线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常用的定子曲线特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介绍了保证叶片泵瞬时流量均匀时定子曲线的设计原理,并为降低叶片泵噪声对高次定子曲线和预压缩曲线的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为了对叶片泵内部结构流道进行更深入研究,引入了流体仿真软件PUMPLINX对双作用叶片泵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在不同工况下泵的输出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情况,并对不同叶片数,减震槽形状以及定子曲线对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四章,由于双作用叶片泵噪声和输出流量脉动与其内部结构受力有关系,本章在对叶片不脱空的条件,叶片最大压力角选取和叶片安放角确定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泵的不同内部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的结论和数据对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叶片泵 定子曲线 流量脉动 数值模拟 动力学仿真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37.5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
  • 1.2 叶片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3 研究的内容及工作16-17
  • 1.4 本章小结17-18
  • 第二章 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理论分析18-32
  • 2.1 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内表面曲线分析18-24
  • 2.1.1 定子曲线的组成和特点18-19
  • 2.1.2 常用定子过渡曲线的对比与分析19-24
  • 2.2 保证叶片泵瞬时流量均匀时叶片泵结构的设计原理24-26
  • 2.2.1 同心圆弧和偶数叶片24-25
  • 2.2.2 降低流量脉动的设计思路25-26
  • 2.3 定子曲线特性对噪声的影响26-31
  • 2.3.1 叶片泵噪声的产生机理26
  • 2.3.2 降低噪声的措施26-31
  • 2.4 本章小结31-32
  • 第三章 双作用叶片泵流场的数值模拟与特性分析32-45
  • 3.1 叶片泵内部流场的仿真分析32-37
  • 3.1.1 PUMPLINX软件简述32-33
  • 3.1.2 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概论33-34
  • 3.1.3 叶片泵内部流体三维建模34-35
  • 3.1.4 网格划分35
  • 3.1.5 边界条件设定35-37
  • 3.2 叶片泵结构对性能的影响与分析37-44
  • 3.2.1 不同叶片数对脉动影响38-39
  • 3.2.2 预压缩曲线对脉动影响39-40
  • 3.2.3 不同形状减震槽对脉动影响40-42
  • 3.2.4 复合减震槽形状对叶片泵性能影响42-43
  • 3.2.5 不同系统压力对脉动的影响43-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四章 叶片泵力学特性对性能的影响与分析45-55
  • 4.1 叶片的力学特性45-49
  • 4.1.1 叶片不脱空条件分析45-46
  • 4.1.2 叶片的受力分析46-48
  • 4.1.3 叶片安放角的确定48-49
  • 4.2 ADAMS动力学仿真49-52
  • 4.2.1 ADAMS软件概述49
  • 4.2.2 模型导入与约束关系49-50
  • 4.2.3 叶片泵的动态仿真50-52
  • 4.3 叶片泵结构优化52-54
  • 4.4 本章小结54-55
  • 总结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2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Eaton Hydraulics ,Brent beissler;叶片泵技术——工程机械行业的趋势[J];工程机械;2005年06期

2 张明;胡秋;;叶片泵常见故障分析[J];机械;2009年08期

3 张宏武;;叶片泵改进的研究[J];液压与气动;2010年08期

4 程旭辉;;叶片泵常见故障及分析[J];安徽冶金;2011年01期

5 李申岩;刘佳;;叶片泵各部件振动模态特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20期

6 张国贤;;开关叶片泵[J];流体传动与控制;2012年04期

7 李刚;;叶片泵正确使用与故障判定[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3年03期

8 ;国内外变量叶片泵简介[J];机床与液压;1976年05期

9 林逸;变量叶片泵叶片运动和稳定性的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1978年01期

10 山崎慎三,张或定;叶片泵发展的最新动向[J];组合机床通讯;197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叶;;从设计角度出发提高叶片泵的质量[A];风浪情况下的船舶安全与对策论文集[C];2001年

2 李少年;那焱青;王峥嵘;那成烈;;流体的可压缩性对高压子母叶片泵叶片受力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3 初晓旭;;双作用式叶片泵的故障分析[A];第八届全国设备与维修工程学术会议、第十三届全国设备监测与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峥嵘;李少年;张明霞;;子母叶片泵流量均匀性的提高方法[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立文;高殿荣;侯桂庆;郭明杰;;新型锥形螺旋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6 韩凤岐;闫庚力;孙洪芳;;新型叶片输料泵设计[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张人会;杨军虎;刘宜;;离心泵叶片反问题的新方法[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人会;杨军虎;刘宜;;离心泵叶片反问题的新方法[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孙继君;马云蛟;;丹尼逊T5系列双作用叶片泵的修复[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牛yN洁;那焱青;刘相波;韩寿松;;关于叶片泵定子过渡曲线辨识问题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朔;国内自主开发出小型车转向叶片泵[N];中国汽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磊;新型平衡式变量叶片泵节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2 曹国强;基于并行计算技术的离心式叶片泵流场数值模拟及三维设计软件开发[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武;对叶片泵改进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2 李小军;双作用叶片泵的内部结构对流量脉动及其噪声的影响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6年

3 王涛;叶片泵结构与声学一体化优化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4 李少年;可压缩流体工作介质双作用叶片泵力学特性的建模与仿真[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5 高金超;叶片泵的热润滑特性实验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年

6 高广青;工程机械用叶片泵噪声控制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7 祁琦;液压电机叶片泵能量转化效率的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罗亮;双作用水压叶片泵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兴坤;叶片泵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性能分析[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10 武俊合;液压电机叶片泵的振动模态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双作用叶片泵的内部结构对流量脉动及其噪声的影响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8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38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f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