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双软弱夹层顺层岩质滑坡的滑动模式及变形规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2
【图文】:
技术路线图
D.硅铝粘土型软弱夹层钻孔样 E.碎块型软弱夹层钻孔样图 2-1 软弱夹层Fig. 2-1 Weak interlayer2.1.2 影响软弱夹层软化因素软弱夹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具体表现在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压强度低、渗透性差等方面。但一般而言,软弱夹层的形成和赋存经历了漫长的地历史发展过程,其所处的应力环境与地质环境较为稳定,此时,软弱夹层已经达到应力平衡与稳定状态,对于人类活动的威胁并不是很大。当软弱夹层的赋存环境发改变时,如受到河流冲刷剥蚀、地壳运动、地震等非人为因素与道路开挖、基坑开挖爆破工程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时,软弱夹层所处的应力与地质平衡被打破,其物理力性质会进一步变差,即软弱夹层发生软化,导致各种工程地质问题层出不穷,大大响与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上述人为与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只是改变软弱夹层应与地质环境的外在途径,归根到底,导致软弱夹层软化的内在因素是地应力的改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海泽;;顺层岩质滑坡参数取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年03期
2 陈晓刚;余和广;;重庆万利高速公路某含煤顺层岩质滑坡机理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甘肃科技;2017年07期
3 魏海楠;;碎裂岩质滑坡形成机理分析[J];城市地理;2017年12期
4 曾宪斌;麦荣强;林思波;;锚索格构梁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9年04期
5 唐军;何云;;贵州省某顺层岩质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J];西南公路;2017年03期
6 罗锋;柴波;方恒;周爱国;;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6年03期
7 潘欢迎;柴波;李想;;不同结构顺层岩质滑坡运动过程风险性的实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年05期
8 马二龙;刘双;曹晨;石元帅;;奉节县9·1暴雨诱发岩质滑坡分布规律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9年01期
9 罗刚;胡卸文;付建康;马洪生;尹丕华;;高速岩质滑坡碰撞碎裂机理物理实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6期
10 谭维佳;代贞伟;陈云霞;覃雯;;三峡库区反倾岩质滑坡防治措施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启标;赵定成;;李家峡坝前岩质滑坡的特征与稳定性的研究[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2 曹树祥;白国安;;黄河上游岩质滑坡[A];中国典型滑坡[C];1986年
3 汪会帮;;破碎岩质滑坡防治对策[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云;陈永福;;滑坡三维稳定分析的一种近似方法及李家峡滑坡的三维稳定分析[A];滑坡监测技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88年
5 杨宗佶;乔建平;何思明;;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实例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黄一和;吴干城;王亚群;;杨大沟滑波的变形观测及地质分析[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边坡变形趋势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章毅;;江西省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A];中国减灾与新世纪发展战略——首届“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俞火明;何建友;;浙江省滑坡地质灾害发育规律研究[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勇;邵崇建;;活动构造区茂县震后滑坡的成因机制研究[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一)——专题22: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23:青藏高原周缘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C];2017年
10 沈伟;李同录;;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学研究综述[A];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盛利 谢宏;警报,能否在灾害到来前拉响[N];科技日报;2017年
2 记者 王成龙 唐宜贵 杨麟 通讯员 肖鹏程 吴_";强降雨引发秭归大面积山体滑坡[N];湖北日报;2014年
3 记者 郑广华 肖敏 通讯员 艾逸 郑家裕 肖鹏程;持续降雨致15万余人受灾[N];三峡日报;2014年
4 记者 严志亮 通讯员 蒋永生 何俊;44省道上松线武义段封道禁行[N];金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邹宗兴;顺层岩质滑坡演化动力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2 冯振;斜倾厚层岩质滑坡视向滑动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3 刘涌江;大型高速岩质滑坡流体化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4 彭令;三峡库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杰;含双软弱夹层顺层岩质滑坡的滑动模式及变形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张书岩;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8年
3 石广明;某近水平层状岩质滑坡的形成机理和演化机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张京伍;云南头寨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启程剧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尉壮岩;大巴山区缓倾顺层岩质滑坡成因机制及稳定性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6 李江;四川省南江县红层地区缓倾岩质滑坡成因机理与预警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7 石北啸;岩质滑坡滑动带细观结构分析与剪切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8 沈佳轶;抗滑桩在岩质滑坡治理中的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戚德强;杭金衢高速公路K103破碎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孙徐;降雨型岩质滑坡预警模型与判据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40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4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