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物扫描模型的复材类产品修配方案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B472;TG95
【图文】:
图1.1本文的组织与框架逡逑1.4本章小结逡逑本章概述了实物扫描模型的特征分割方法、虚拟装配中的零件模型表徸、零逡逑件的定位方法、零件干涉检查方法和修配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本逡逑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最后阐述了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逡逑12逡逑
为了保留设计CAD模型的几何信息和工程设计信息,设计了一种基于中性逡逑文件的CAD模型数据转换方法,使用独立的中性文件作为CAD模型数据的转逡逑换接口,如图2.]所示:逡逑 ̄?面片模型信息一^逡逑设计CAD模型逦?几何特征信息逦?转换接口逦中性文件虚拟装配模型逡逑—?■工程设计信息一逡逑图2.1设计CAD模型数据转换流程图逡逑通过模型数据转换后得到的中性文件应当包括以下信息.?零件模型的面片模逡逑型描述信息、几何特征描述信息和工程设计信息。逡逑零件模型的面片模型描述信息,采用CAD软件系统支持的面片模型数据格逡逑式,记录每一个三角面片的索引ID、法向量的三个分量值和三个顶点坐标,此逡逑信息用于在虚拟装配系统中显示模型。逡逑14逡逑
差、设计约g?、装配关系等信息。逡逑2.2.2面向修配的实物扫描模型特征分割逡逑实物扫描模型的获取可以分为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如图2.2所示:接触方逡逑式的测量方法(如使用三坐标测量机),通常一次只能获得测量目标表面的一个逡逑点信息,需要依次对被测目标物体的不同位置进行测量,这种方法具备高精度、逡逑高灵敏、高重复精度等优点,但是由于单次测量获得数据点较少,面对要获得完逡逑整表面信息的被测目标物体来说操作困难、耗时较长。非接触测量的测量方法包逡逑括的声波、光学、电磁等方式,其中又以光学方式的测量方法居多且最为常用(例逡逑如激光扫描测量方式),能够全面并且快速扫描被测目标物体,获取物体表面信逡逑息,并且随着测量工具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减小了测量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的逡逑精度,现在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逆向测量之中。逡逑数据获取方式|逡逑逦邋I逦逦逡逑非接触方法逦接触方法逡逑逦I逦I逦I逦1逡逑声波逦光学逦电磁逦机器手逦CMM逡逑]逦I逦 ̄逦I逦I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火力支援型“瓦利”[J];模型世界;2017年08期
2 ;红色渐变喷涂体验分享[J];模型世界;2017年09期
3 横山智督;陈国镇;;橡胶模型污染的机理[J];橡胶技术与装备;1987年02期
4 顾惕人;;理想吸附混合物在二位不均匀模型表面上的活度系数[J];化学学报;1987年04期
5 张亚辉;张勤之;吴凌;;V 法造型[J];机车车辆工艺;1988年01期
6 陈国镇;;橡胶模型的清洗方法之二——喷砂法(干式)[J];橡胶技术与装备;1988年01期
7 ;老编答疑[J];模型世界;2002年12期
8 齐孟卜,任荣生;模型表面测压技术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8年02期
9 董绍俊;;模型表面凹坑与铸件尖砂[J];铸造技术;1985年04期
10 任志远;;模型表面处理密决[J];模型世界;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海涛;王晓丹;史朝晖;胡军红;;基于3DS文件的模型表面数据读取和分析[A];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第三届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方飞;黄小军;;β-环糊精修饰模型表面识别低密度脂蛋白作用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 生物大分子[C];2015年
3 顾明;周fE毅;;气压平均法及其应用[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大伟;涂梦蕾;彭鑫;陈德华;;基于光学视频测量的模型变形影响修正[A];中国力学大会-2017暨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60周年大会论文集(B)[C];2017年
5 陈雅丽;谢理哲;严斌;;探究提高3dMD面部扫描系统采集精确性的方法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数字化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6 丁良兵;陈博昊;马运生;黄伟新;;三甲基镓在Pd(111)表面的分解以及预吸附氢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张宏;王文毅;陈明树;;FeO_x/Rh(111)模型表面的制备与表征[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8 肖亚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度和光照测量[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9 董亦诗;王培锡;陆晓雯;武照强;陈红;;一种快速、高效构建抗菌聚合物涂层的方法[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2017年
10 赵石彬;丁友福;蒋淑芳;李艳红;霍燕;;红外热波无损检测中材料表面下识别的有限元模拟及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山东 牟晓东 牟奕炫;3D打印之Netfabb模型修复篇[N];电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皇甫中民;三维CAD模型检索中的快速过滤与聚类索引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张泳柔;单轴荷载下PVA水凝胶力学行为的实验表征与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3 王晨;Pt基双金属合金模型上H_2O与CO_2的吸附及分解DFT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4 兰庆国;可执行元模型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肖春霞;三维点采样模型的数字几何处理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苗兰芳;点模型的表面几何建模和绘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刘晶;叶片数字化检测中的模型配准技术及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缪永伟;点模型的几何处理和形状编辑[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仁芳;点模型数字几何处理若干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魏潇然;熔丝沉积成型几何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傲雪;基于实物扫描模型的复材类产品修配方案设计[D];浙江大学;2019年
2 袁宏宇;文物高度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9年
3 郭瑞阳;BIM模型和3D GIS的融合技术研究及其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8年
4 张白桦;人体肺部气道树中的空气流动仿真计算[D];东北大学;2016年
5 余凡;几何特征约束的网格文物模型修补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6 曾雯;高中生结构化学的模型应用能力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李鹤群;基于MRI和EMA的发音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8 付高财;基于特征信息的三维CAD模型检索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9 杭晟煜;面向广义设计的产品三维CAD模型检索方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年
10 林乐超;基于模型动作匹配的三维动画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6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