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论文 >

岩体滑坡失稳破坏过程声电效应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3:12
【摘要】:岩体滑坡以其规模大、机理复杂、危害性、灾难性等特点著称于世,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以达到防治减灾的目的已成为共识,岩体含有不同种类及大小的裂隙结构面,岩体破坏失稳是裂隙岩体裂纹扩展贯通的结果,同时含水率也是影响岩体破裂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研究了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砂岩和不同含水率泥岩单轴压缩破坏过程中电磁辐射、声发射信号,在裂纹压密、稳定扩展、失稳破坏、宏观断裂等各个阶段的分布特征。并对电磁辐射和声发射变化规律和岩石试样变形破坏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砂岩和不同含水率泥岩单轴压缩破坏产生的表面电位特征及其云图分布规律;分析裂纹倾角对砂岩和水中浸泡时间对泥岩表面电位的影响;并利用R/S分析原理,对其表面电位信号进行处理。论文得到了如下主要成果:(1)不同角度预制裂纹砂岩和不同浸泡时间泥岩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信号与裂纹扩展过程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分布特征。不同角度预制裂纹的最大破坏载荷不同。在裂纹压密阶段,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主要由原始裂隙和微小裂隙的闭合产生,信号波动增长;在裂纹稳定扩展阶段,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信号变化较小;进入裂纹失稳破坏阶段后,微裂纹不断扩展形成宏观裂纹,信号活跃,在载荷峰值附近信号波动极大;随后载荷下降,声发射和电磁辐射信号也随之下降。因此,岩石失稳破裂过程的声发射与电磁辐射信号变化规律,对预测岩体滑坡具有重要的意义。(2)不同倾角预制裂纹变形破坏过程中声发射与电磁辐射信号变化存在差异,主要与岩石试样的变形破坏特征有关。试样以预制裂纹两端为起裂点形成裂纹。当裂纹倾角为30°时,试样发生剪切破坏;此时,微裂纹壁面的挤压、摩擦、滑移是产生声发射和电磁辐射的主要原因。当预制裂纹倾角为60°时,试样以张拉破坏为主,信号主要由张拉破坏引起的能量释放产生的。当预制裂纹倾角为45°时,试样压裂过程中同时受到剪切破坏和张拉破坏,故45°预制裂纹砂岩试样电磁辐射和发射信号,在裂纹失稳破坏阶段,产生波动时间较早,增长相对较快。(3)分析不同浸泡时间泥岩变形破坏过程声发射与电磁辐射信号,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加长,声发射信号剧烈,持续时间变长。同时,泥岩的单轴抗压强度降低,更容易发生破裂。但随着浸泡时间的变长,电磁辐射信号反而波动较小,波动时间变短。可能是水使泥岩的力学性质弱化,并使泥岩试样构造更加紧密,导致电磁辐射信号产生较少。(4)表面电位信号与载荷呈现出很好的同步性,能够较好的反映试样内部的应力状态、变形破裂过程。预制裂纹对表面电位云图的分布和运移影响明显。电位变化幅度大小和电位通道到裂纹的距离相关,距离裂纹越近,电位变化幅度就越大。因此,通过观测电位变化可以对裂纹发展程度进行预测。(5)水对泥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极大,它使泥岩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塑性加大,最终使受载泥岩产生的电位幅值减小。在水中浸泡时间越长,电位变化幅度就越小。因此通过观测不同通道电位的变化幅度,预测泥岩的含水率变化。(6)利用R/S分析原理,对不同角度预制裂纹砂岩试样以及不同含水率泥岩试样加载破裂过程产生的电位信号进行处理,其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电位信号总体上呈现增加的趋势。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泥岩破裂过程产生的电位信号Hurst指数在不断减小。当岩体完全破坏时,其Hurst指数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可以将电位信号的Hurst指数快速增长至极大值作为岩石即将失稳的前兆,由此可以对岩体滑坡进行监测预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42.22;TU45
【图文】:

示意图,实验系统,实物,声电


进行调整和改进,建立了岩-石单轴压缩失稳统,系统示意图如图 2-1 所示,系统实物图如图 2-2 所示1-实验压力机;2-绝缘垫块;3-声电传感器;4-煤岩试样;5-前置放大器;6-电磁屏蔽网;7-声电数据采集系统;8-载荷控制系统;9-屏蔽室图 2-1 实验系统示意图Figure 2-1 Experimental system schematic

曲线,压力机,声电效应,系值


2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声电效应实验系统文中的加载系统主要由液压油泵与控 控制系统(硬件)与 PowerTest 控制程 0~3×103KN,并且通过计算机(Pow荷等相关曲线。而且在加载过程中该系值的相对误差仅为±1%,可以实现单实验方案。

声电,数据采集系统,岩石破裂,压力机


图 2-3 实验压力机Figure 2-3 Experimental press电数据采集系统辐射和声发射的数据采集是使用美国 Physical Aco统,实物如图 2-4 所示。可以采集到岩石破裂产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慎华;张志强;寇淑清;;连杆预制裂纹槽激光加工工艺参数[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张志强;郑祺峰;赵勇;杨慎华;;预制裂纹槽加工方法对连杆裂解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J];内燃机工程;2008年05期

3 李清;薛耀东;于强;徐文龙;钱路;李娜;;含预制裂纹的悬臂梁-柱试件冲击断裂实验[J];矿业科学学报;2018年02期

4 万玲,许江,尹光志,李贺;压应力作用下预制裂纹脆性材料的断裂特性[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5 赵勇;杨慎华;郑祺峰;金文明;;激光预制裂纹槽的断裂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4期

6 赵永;杨天鸿;于庆磊;张鹏海;;基于离散元方法的预制裂纹扩展过程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7期

7 杨慎华;张志强;寇淑清;;连杆预制裂纹槽几何参数对胀裂力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2期

8 申培文;赵伏军;赵延林;黄寿元;王宏宇;;单轴压缩条件下预制裂纹岩块破碎过程的数值模拟[J];矿业工程研究;2010年04期

9 李银平,王元汉,陈龙珠,余飞,李亮辉;含预制裂纹大理岩的压剪试验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10 岳中文;宋耀;王煦;李明洋;李明林;;不同倾角预制裂纹缺陷与运动裂纹的相互作用[J];爆炸与冲击;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霍喜伟;孙丽新;袁鹏举;张婕;李春传;;异型坯预制裂纹试验研究[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范亚楠;毛灵涛;周凯;;含预制裂纹岩石断裂的光弹性贴片法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杨福俊;卢位昌;姚亚卿;何小元;;电测与光测方法对于铝板预制裂纹尖端应变的测量与比较[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王晓;宋彦琦;沙宁;邱桂林;刘江;;基于ABAQUS扩展有限元的岩石裂隙扩展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造鼎;秦四清;;岩石中声发射波衰减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向欣;岩体滑坡失稳破坏过程声电效应实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2 郝大宽;单裂纹岩体冻胀开裂机理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3 郑喜;基于声发射的预制裂纹岩样细观破裂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刘文韬;预制裂纹类岩石材料单轴压缩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南华大学;2018年

5 许红磊;预制裂纹煤岩变形破坏声发射动态非线性特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7年

6 彭晨;带预制裂纹混凝土疲劳损伤研究及寿命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孙祥希;预制裂纹偏置角度对材料动态断裂韧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8 孙亚军;基于能量耗散原理的类岩石材料损伤演化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韩道平;工程材料阻裂行为的细观实验与计算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10 冷亚波;金属材料疲劳损伤的声发射特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7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gongchengguanli/2777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1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